用于加压流体的阀、对应的储器和充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3569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压流体、特别是用于加压气体储器的多次充填旋塞,包括具有意图被固定在加压储器的孔口处的基部(4)的主体(1),所述主体(1)限定在意图与储器的储存空间连接的上游端(2)与意图与接收或分配气体的用户部件连接的下游端(3)之间延伸的内部流体放出/充填回路(5)。所述旋塞包括串联配置在所述回路(5)中的残余压力阀(6)和与所述残余压力阀(6)分开的隔离阀(7),所述旋塞包括致动所述隔离阀(7)以便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回路(5)的闭塞与否的部件(8),所述致动部件(8)能够在所述隔离阀(7)闭塞所述回路(5)的第一所谓的关闭位置与所述隔离阀(7)不闭塞所述回路(5)的第二所谓的放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旋塞的特征在于,所述残余压力阀(6)位于所述隔离阀(7)的上游,所述致动部件(8)能够被移动到第三所谓的充填位置,在所述充填位置,所述致动部件(8)限制所述隔离阀(7)不闭塞所述回路(5)并且所述残余压力阀(6)被移动到不闭塞所述回路(5)的打开位置,不论所述残余压力阀(6)的任一侧的压力差如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压流体、特别是用于加压气体储器的多次充填旋塞,包括具有意图被固定在加压储器的孔口处的基部(4)的主体(1),所述主体(1)限定在意图与储器的储存空间连接的上游端(2)与意图与接收或分配气体的用户部件连接的下游端(3)之间延伸的内部流体放出/充填回路(5)。所述旋塞包括串联配置在所述回路(5)中的残余压力阀(6)和与所述残余压力阀(6)分开的隔离阀(7),所述旋塞包括致动所述隔离阀(7)以便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回路(5)的闭塞与否的部件(8),所述致动部件(8)能够在所述隔离阀(7)闭塞所述回路(5)的第一所谓的关闭位置与所述隔离阀(7)不闭塞所述回路(5)的第二所谓的放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旋塞的特征在于,所述残余压力阀(6)位于所述隔离阀(7)的上游,所述致动部件(8)能够被移动到第三所谓的充填位置,在所述充填位置,所述致动部件(8)限制所述隔离阀(7)不闭塞所述回路(5)并且所述残余压力阀(6)被移动到不闭塞所述回路(5)的打开位置,不论所述残余压力阀(6)的任一侧的压力差如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压流体旋塞,以及对应的储器和充填方法。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种填料、特别是用于加压气体储器的加压流体旋塞,所述加压流体旋塞包括具有意图被固定于加压储器的孔口处的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在意图与储器的储存空间连接的上游端与意图与接收或分配气体的用户部件连接的下游端之间延伸的用于放出/充填流体的内部回路,所述旋塞包括串联配置在所述回路中的残余压力阀和隔离阀,所述旋塞包括致动所述隔离阀的部件,所述致动部件能够在所述隔离阀闭塞所述回路的第一、所谓的“关闭”位置与所述隔离阀不闭塞所述回路的第二、所谓的“放出”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介绍
具有止回功能(止回阀=“NRV”)的气瓶的大部分旋塞(通过轮或杆件开启/关闭)可选地与维持残余压力(“RPV”=残余压力阀)的功能相关。这些系统已可以解决与易于与内含物和/或容器反应的外部介质(液体、气体)意外导入瓶内相关的瓶破裂的问题。当放出端口还用作充填端口时,需要使用特殊工具(例如打孔器(repoussoir))来强制打开止回/残余压力阀。这是因为,如果不能这样的话,充填气体的压力趋于关闭这些阀。特别是在用于氧气的储器的情形中的事故研究显示止回/残余压力阀和集成在充填联接器中的打孔器部件的该联接的极大敏感度。这引起高频率的事故:垫圈的挤出、垫圈和/或金属的点燃等。一种已知的方案包括增加位于旋塞的充填/放出孔口中的适当设计的活塞。通常称为“RPV/NRV阀”的该活塞通常可在充填储器的操作期间借助集成在充填工具中的打孔器机械地中立。各种相关尺寸仅被很少地标准化。这导致公差(阀深度、阀行程)的分散,其可能引起RPV/NRV阀与配备有其打孔器的充填工具之间的几何不兼容。这可引起部件的损坏和/或不受控的气体流速条件。文献EP220193描述了一种意图连接到待充填的储器的入口的充填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到加压气源的气体进口和经由相应的阀与进口并联连接的两个输出孔口。第一输出孔口设置用于连接到待充填的储器且第二孔口设置用于与大气相通。两个阀通过用于选择性地关闭两个阀或仅打开输出阀(以充填储器)或仅打开通气阀(以使装置的内部回路通气)的枢转杆的相应位置控制。该装置不适合用作储器旋塞。文献US5018552描述了一种仅用于一次性使用(不可能再充填)的旋塞。该旋塞包括上游残余压力阀和下游隔离阀。推杆可以选择性地打开下游隔离阀(在输出联接器侧)。残余压力阀被设计成防止储器的再充填。文献US3981328描述了一种用于多次充填的加压气体旋塞,其包括串联配置的隔离阀和残余压力阀。该隔离阀配置在上游(储器侧)并且残余压力阀配置在下游(充填/放出端口侧)。旋转轮控制隔离阀的打开/关闭。为了实现充填,需要特殊工具来致动与旋转轮的轴线同心的部分。该同心部分控制下游残余压力阀的打开。然而,该布置确实存在问题。这是因为该架构无法使用户能够了解残余压力阀是否打开或其是否正常工作。此外,下游残余压力阀在用户每次打开主隔离阀时承受猛烈的压力冲击,这首先导致明显的机械疲劳,且其次可证实为由于在氧气下的绝热压缩现象而成为有利于点燃的因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克服上文公开的现有技术的全部或一部分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根据由上述前序部分给出的一般定义的旋塞的主要特征在于残余压力阀位于隔离阀的上游,和致动部件可被移动到第三所谓的“充填”位置,在该充填位置,隔离阀不闭塞回路并且残余压力阀被移动到不闭塞回路的开启位置,不论残余压力阀的任一侧上的压力差如何。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以下特征:-回路的下游端在既用于充填又用于放出的充填/放出端口出现,也就是说,由旋塞放出的气体经由残余压力阀和隔离阀在回路中从上游循环到下游,而充填气体也经由隔离阀和残余压力阀在回路中从下游循环到上游,-致动隔离阀的部件包括接触部,视致动部件相对于主体的位置而定,该接触部直接或间接地致动隔离阀的一端,-在致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残余压力阀的作用不变,也就是说,残余压力阀在其上游和下游端之间的压力差低于给定阈值时封闭回路,而在其上游和下游端之间的压力差高于给定阈值时不封闭回路,-在致动部件的第三位置,致动部件借助隔离阀使残余压力阀移动到不闭塞回路的开启位置,-致动部件的第二放出位置位于第一关闭位置与第三充填位置之间,-致动部件的第一关闭位置位于第二放出位置与第三充填位置之间,-致动部件仅可在防止接近第三位置的螺栓释放之后到达第三充填位置,该螺栓(10)包括以下螺栓中的至少一个:机械螺栓、磁性螺栓,-残余压力阀包括止回机构(“NRV”),当阀承受上游和下游侧之间高于给定阈值的压力差时,该止回机构在阀上产生力,从而将其促向其闭塞回路的位置,-致动部件包括与旋塞主体中的内螺纹(taraudage)协作的带螺纹的主轴,该主轴被固定在可手动地致动的轮或手柄上,-致动部件包括相对于主体铰接的杆件,该杆件包括与能够在旋塞主体中平移的主轴协作的凸轮轮廓,-隔离阀包括能够相对于座移动并被复位部件促向所述座以闭塞回路的封闭器,-残余压力阀包括能够相对于座移动并被复位部件促向所述座以闭塞回路的封闭器,-残余压力阀的封闭器被复位部件朝其座从上游被促动到下游,-隔离阀的封闭器被复位部件朝其座从上游被促动到下游,-复位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簧,特别是压缩弹簧,-致动部件通过推向隔离阀的不闭塞回路的位置而选择性地致动隔离阀,-当隔离阀处于不闭塞回路的末端位置时,隔离阀通过推动到不闭塞回路的位置而致动残余压力阀,-回路的下游端形成用于充填和放出流体的单个孔口。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根据以上或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个的旋塞的加压气体储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充填包括具有以上或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个的旋塞的加压气体储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致动部件移动到其第三充填位置以便打开残余压力阀和隔离阀的步骤,以及然后经由回路将储器中的流体流从下游传送到上游的步骤。根据其它特征,该旋塞包括可分离的螺栓,该螺栓默认防止接近致动部件的第三位置,该方法在使致动部件移动到其第三充填位置的步骤前包括分离螺栓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可涉及包括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皮索D·穆勒JP·沙夫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