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446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每条支架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弹性管套,每个底座上均可放置一个扭力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一次抛丸过程就能处理大量扭力杆工件;套管的长度等于底座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高度之和,以保证扭力杆下光滑部定位的精确性;采用硅胶软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铁管保护扭力杆不需抛丸部分,硅胶软管能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具有占用位置小,定位精确,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抛丸部分保护到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每条支架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弹性管套,每个底座上均可放置一个扭力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一次抛丸过程就能处理大量扭力杆工件;套管的长度等于底座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高度之和,以保证扭力杆下光滑部定位的精确性;采用硅胶软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铁管保护扭力杆不需抛丸部分,硅胶软管能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具有占用位置小,定位精确,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抛丸部分保护到位的优点。【专利说明】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扭力杆的抛丸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扭力杆工件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抛丸处理。抛丸处理是通过抛丸机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扭力杆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能较好的除去扭力杆表面的锈蚀及飞溅,并增大扭力杆表面的摩擦系数。如图4所示,扭力杆抛丸部6位于扭力杆的中间段,不需抛丸部为扭力杆光滑部,包括下光滑部8和上光滑部9,分别位于扭力杆的两端。扭力杆光滑部在抛丸过程中需进行隔离保护。现有技术中在对扭力杆进行抛丸处理中,往往采用在扭力杆光滑部套上铁套或包裹塑料,然后将扭力杆放入抛丸机内进行抛丸处理。现有技术并不能有效的避免扭力杆在抛丸过程中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不能对扭力杆光滑部进行精确定位,在进行抛丸处理的过程不能有效的利用空间位置,不能一次大量对扭力杆进行抛丸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抛丸过程中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扭力杆抛丸处理过程中空间位置利用率低、扭力杆光滑部定位不精确、不能一次大量对扭力杆抛丸处理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每条支架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弹性管套,弹性管套长度等于底座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高度之和。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及以上,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位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轴的上端设有挂钩,下端设有挂环,位于下方的支撑架支撑轴上的挂钩与上方支撑架支撑轴的挂环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地对上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架进行连接和更换。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光滑圆柱型,便于套上弹性管套。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头部设有凹槽,便于插上扭力杆时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端部吻合。优选地,所述弹性管套为硅胶软管,正好可以套入扭力杆光滑部,且硅胶软管能更好的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每条支架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弹性管套,每个底座上均可放置一个扭力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一次抛丸过程就能处理大量扭力杆工件;套管的长度等于底座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高度之和,以保证扭力杆下光滑部定位的精确性;采用硅胶软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铁管保护扭力杆不需抛丸部分,硅胶软管能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具有占用位置小,定位精确,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抛丸部分保护到位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的单个支撑架主视图。图3为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的单个支撑架俯视图。图4为扭力杆光滑部和抛丸部位示意图。图5为扭力杆安装在底座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包括支撑轴1、挂环2、支架3、底座4、挂钩5、抛丸部6、弹性管套7、下光滑部8、上光滑部9。所述扭力杆定位装置包括上下连接的3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包括支撑轴1、支架3,所述支架3有10条,呈放射状分布分布在支撑轴I上。每条支架3上均固定有5个底座4,每个底座4为光滑圆柱型并端部设有凹槽,每个底座4上均套有弹性管套7,每个弹性管套7长度等于底座4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8的高度之和。所述弹性管套7为硅胶软管,其大小正好可以套入下光滑部8和上光滑部9,由于硅胶软管弹性管套能更好的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将全部扭力杆工件下光滑部8及上光滑部9套入硅胶软管后,将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送入抛丸机机箱内,即可对抛丸部6进行抛丸处理。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每条支架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弹性管套,每个底座上均可放置一个扭力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一次抛丸过程就能处理大量扭力杆工件;套管的长度等于底座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的高度之和,以保证扭力杆下光滑部定位的精确性;采用硅胶软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铁管保护扭力杆不需抛丸部分,硅胶软管能与扭力杆光滑部紧密贴合,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具有占用位置小,定位精确,避免丸料进入扭力杆光滑部,抛丸部分保护到位的优点。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I ),所述支撑轴(I)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3),每条支架(3 )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4),每个底座(4)上均设有弹性管套(7 ),弹性管套(7 )长度等于底座(4)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8)的高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及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I)的上端设有挂钩(5),下端设有挂环(2),位于下方支撑架的支撑轴(I)上的挂钩(5)与上方支撑架的支撑轴(I)的挂环(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抛丸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轴(1),所述支撑轴(1)上固定有数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架(3),每条支架(3)上均固定有数个底座(4),每个底座(4)上均设有弹性管套(7),弹性管套(7)长度等于底座(4)的高度与扭力杆下光滑部(8)的高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董钢涛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