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30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关键性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包括本体、上压盖和电控装置,本体一端与上压盖一端相铰接,本体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线束槽内沿线束槽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线束槽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线束槽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上压盖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相匹配的凹槽,线束槽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本体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接触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智能自动装置取代人工方式,避免人工操作中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关键性线束
,特别涉及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包括本体、上压盖和电控装置,本体一端与上压盖一端相铰接,本体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线束槽内沿线束槽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线束槽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线束槽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上压盖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相匹配的凹槽,线束槽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本体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接触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智能自动装置取代人工方式,避免人工操作中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关键性线束
,特别涉及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关键性线束,如ABS线束、安全气囊线束、天线等,在加工时如发现电气不良,是禁止返工的,因为返工会使端子变形、连接器损坏等风险,直接导致线束使用性能,影响汽车安全。为了更好的控制不良品返工和流出,这就要求在电气测试时,能够有防错的自动装置对不良品进行现场处理。目前普通的测试机台只能识别电气不良,但需操作者自行处理不良品,一般会贴红色标签以示区别,对于不良品,只能用人工方法进行现场标识,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操作人员的注意力、疲劳程度、情绪好坏、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程度等。基于上述不确定因素,该方法存在遗漏风险较高,过程中也不易被控制,操作时往往会被员工忽视或遗漏导致不良品的返工和流出,造成整车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防错自动切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包括本体、上压盖和电控装置,所述本体一端与上压盖一端相铰接,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所述线束槽内沿线束槽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线束槽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线束槽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所述上压盖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相匹配的凹槽,线束槽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所述本体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接触开关,电控装置分别与感应触点一、感应触点二、气动锁、气动刀具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盖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动刀具相匹配的可移动辅助滑块。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球手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包括本体、上压盖和电控装置,所述本体一端与上压盖一端相铰接,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所述线束槽内沿线束槽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线束槽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线束槽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所述上压盖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相匹配的凹槽,线束槽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所述本体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相匹配的接触开关,电控装置分别与感应触点一、感应触点二、气动锁、气动刀具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以智能自动装置取代人工方式,避免人工操作中诸多的不确定因素。2、不会因人为因素将不良品流入客户端导致客户抱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3、生产效率提高8_10%,节约人工标识时间,操作更稳定。4、程序可存储在电脑中,下次使用直接打开使用即可。5、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6、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线束槽;2、上压盖;2-1、凹槽;3、圆球手柄;4、感应触点一 ; 5、感应触点二 ; 6、气动锁; 7、气动刀具;8、接触开关; 9、可移动辅助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包括本体1、上压盖2和电控装置,所述本体I 一端与上压盖2 —端相铰接,所述本体I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1-1,所述线束槽1-1内沿线束槽1-1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7,线束槽1-1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 4 ;线束槽1-1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6,所述上压盖2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6相匹配的凹槽2-1,线束槽1-1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 5,所述本体I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接触开关8,电控装置分别与感应触点一 4、感应触点二 5、气动锁6、气动刀具7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压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动刀具7相匹配的可移动辅助滑块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压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球手柄3。本技术的工作步骤为:第一步,用圆球手柄3将上压盖2打开,将线束放置于线束槽1-1中;第二步,感应触点一 4感应到线束时,电控装置的PLC控制单元将上压盖2关闭;第三步,感应触点二 5感应到上压盖2关闭到位,气动锁6自动锁死上压盖2 ;第四步,电控装置的测试机构对线束进行电气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传给PLC控制单元;第五步,PLC控制单元将“0K”或“NG”传送到自动切断模块;第六步,自动切断模块的气动刀具7工作将NG产品切断,气动锁6打开并由接触开关8将上压盖2弹开;同时发出“滴-滴-滴”报警声,打印机不工作。反之,气动锁6打开并由接触开关8将上压盖2弹开,取出合格产品,同时打印机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以智能自动装置取代人工方式,避免人工操作中诸多的不确定因素。2、不会因人为因素将不良品流入客户端导致客户抱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3、生产效率提高8-10%,节约人工标识时间,操作更稳定。4、程序可存储在电脑中,下次使用直接打开使用即可。5、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6、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I)、上压盖(2)和电控装置,所述本体(I) 一端与上压盖(2 ) —端相铰接,所述本体(I)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1-1),所述线束槽(1-1)内沿线束槽(1-1)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7),线束槽(1-1)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4);线束槽(1-1)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6),所述上压盖(2)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6)相匹配的凹槽(2-1),线束槽(1-1)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5),所述本体(I)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接触开关(8),电控装置分别与感应触点一(4)、感应触点二( 5 )、气动锁(6 )、气动刀具(7 )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动刀具(7)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错自动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上压盖(2)和电控装置,所述本体(1)一端与上压盖(2)一端相铰接,所述本体(1)上表面的横向设置有线束槽(1?1),所述线束槽(1?1)内沿线束槽(1?1)的纵向设置有气动刀具(7),线束槽(1?1)的左端两侧壁均设置有感应触点一(4);线束槽(1?1)的上外侧设置有气动锁(6),所述上压盖(2)另一端设置有与气动锁(6)相匹配的凹槽(2?1),线束槽(1?1)的上外侧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感应触点二(5),所述本体(1)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压盖(2)相匹配的接触开关(8),电控装置分别与感应触点一(4)、感应触点二(5)、气动锁(6)、气动刀具(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科络普线束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