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224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0:38
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包括若干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包括一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侧壁设置有面向所述反射单元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上设置有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个反射单元对应一个大功率LED颗粒,反射单元将LED发出的光按需要反射,集中于需要的区域,无浪费,区域照明均匀度高;采用反射层和反射点的反射结构,即采用漫反射而非镜面反射,防眩光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包括若干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包括一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侧壁设置有面向所述反射单元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上设置有反射层。本技术每个反射单元对应一个大功率LED颗粒,反射单元将LED发出的光按需要反射,集中于需要的区域,无浪费,区域照明均匀度高;采用反射层和反射点的反射结构,即采用漫反射而非镜面反射,防眩光效果好。【专利说明】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属于灯具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高杆灯一般指15米以上钢制柱型灯杆和大功率组合式灯架构成的新型照明装置。它由灯头、内部灯具电气、杆体及基础部分组成。传统的高杆灯的灯头多由泛光灯和投光灯组成,光源采用高压钠灯,照明半径一般可达60米。目前LED光源技术日渐成熟,而LED光源以其发光效率高,节能的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高杆灯的光源也正向LED光源发展。由于LED光源作为点光源的特性,其光学设计必然较传统的高压钠灯更复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以LED为光源的高杆灯大多由LED加透镜组成,但这种结构透光率低,无法完全体现LED光效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效高、无眩光的高杆灯反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包括若干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包括一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侧壁设置有面向所述反射单元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上设置有反射层。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支撑面呈弧形,该弧形的曲面中心与所述光源腔的中心相重口 ο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由若干一侧面设置有大量反射点。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一点,且该点与所述光源腔的中心点重合。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单元为圆台形。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单元通过固定板相互固定连接,该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每个反射单元对应一个大功率LED颗粒,反射单元将LED发出的光按需要反射,集中于需要的区域,无浪费,区域照明均匀度高;2、采用反射层和反射点的反射结构,即采用漫反射而非镜面反射,防眩光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射单元,11、光源腔,12、倾斜支撑面,2、固定板,21、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包括6个圆台形的反射单元I,每个反射单元I包括一光源腔11,光源腔11的侧壁设置有面向反射单元I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12,倾斜支撑面12呈弧形,该弧形的曲面中心与光源腔11的中心相重合。倾斜支撑面12上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由若干一侧面设置有大量反射点,反射层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一点,且该点与光源腔11的中心点重合。反射单元I通过固定板2相互固定连接,该固定板2上设置有4个限位孔21。【权利要求】1.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射单元(1),每个反射单元(I)包括一光源腔(11),所述光源腔(11)的侧壁设置有面向所述反射单元(I)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12),所述倾斜支撑面(12)上设置有反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面(12)呈弧形,该弧形的曲面中心与所述光源腔(11)的中心相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由若干一侧面设置有大量反射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一点,且该点与所述光源腔(11)的中心点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I)为圆台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I)通过固定板(2)相互固定连接,该固定板(2)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21)。【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375351SQ201320466869【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专利技术者】冯荣峰, 汪卫国, 孙赟, 许剑, 张琦 申请人:浙江求是信息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杆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射单元(1),每个反射单元(1)包括一光源腔(11),所述光源腔(11)的侧壁设置有面向所述反射单元(1)反射面的倾斜支撑面(12),所述倾斜支撑面(12)上设置有反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荣峰汪卫国孙赟许剑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求是信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