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和具有它的发热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50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管和具有它的发热管装置,所述发热管包括:螺旋段;以及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另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具有整体外径小、适用性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管和具有它的发热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管和具有它的发热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洗碗机整机低能耗低水耗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加热管的整体布局及占据空间体积也越来越小,采用管体浸没式加热的加热管由于成本较低,热效率高,已被普遍采用。但为达到一定的表面热负荷,加热管的长度设计一般较长,因而所占据的空间往往较大,螺旋状设计的加热管是一种较好的减小加热管所占据空间大小的方法。但现有的螺旋式加热管,其整体外直径仍然较大,对于一些布局空间高度较小的洗碗机仍然不适用,例如无法适用于布局空间高度小于50mm的洗碗机,并且加热管的生产工艺复杂,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整体外径小、适用性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发热管。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发热管的发热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包括:螺旋段;以及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另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发热管,通过使所述第一直线段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且使所述第二直线段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不仅能够保证所述发热管的加热效果,而且相比现有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外径更小、结构更简单,由此可以使所述发热管适用于布局空间高度较小的洗碗机上,例如对于布局空间高度小于50_的洗碗机,所述发热管仍然适用。此外,由于在生产所述发热管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对所述发热管进行回折等处理,生产工艺更加简单,从而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发热管具有整体外径小、适用性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发热管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螺旋段以及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所述发热管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进一步简化所述发热管的生产工艺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发热管的外径为6. 5毫米-8. 5毫米。这样可以使所述发热管极大地满足小空间的洗碗机的安装及使用。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端子,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端部设有第二插接端子。由此可以便于所述发热管与电源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发热管装置,所述发热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加热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水管接口、出水管接口、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第一直线段伸出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直线段伸出所述第二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发热管装置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发热管,具有体积小、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所述发热管装置还包括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接口,所述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设在所述接口处。由此可以提高所述发热管装置的安全性。所述发热管装置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在所述加热腔内且紧贴在所述加热腔的壁上,所述保护罩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的避让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利用所述保护罩保护所述发热管。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直线段上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法兰盘止挡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之间,所述第二直线段上设有第二法兰盘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法兰盘止挡在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发热管的定位,而且可以提高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分别具有预定间隙,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外径预定数值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外径所述预定数值。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述发热管在加热膨胀后不会对所述壳体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限定出所述加热腔,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端盖上且所述第二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上。这样可以使所述发热管装置的装配和维修更加方便。所述本体和所述端盖之间设有壳体密封圈。由此可以使所述发热管装置的性能更加可靠。所述第一直线段高于所述第二直线段,且所述第一直线段内设有高温熔断保护器。这样可以使所述发热管装置更加安全,性能更加可靠。所述进水管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表面上且与水平方向呈O度-45度角,所述出水管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且与水平方向呈90度角。由此可以提高所述发热管装置的加热效率。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伸出所述加热腔的部分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地线的卡圈。由此可以便于所述发热管与地线连接以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是现有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壳体及保护罩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壳体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管装置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发热管装置I、发热管10、螺旋段110、第一直线段120、第二直线段130、第一插接端子11、第二插接端子12、壳体20、进水管接口 21、出水管接口 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加热腔29、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210、接口 25、保护罩220、避让口 221、第一限位凸台26、第二限位凸台27、第一法兰盘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法兰盘15、第二密封圈16、本体230、端盖240、壳体密封圈250、高温熔断保护器17、卡圈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包括:螺旋段;以及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另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包括: 螺旋段;以及 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螺旋段的另一端相连且沿所述螺旋段的轴向朝远离所述螺旋段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段以及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外径为6.5毫米-8. 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端子,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端部设有第二插接端子。5.一种发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加热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水管接口、出水管接口、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和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为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第一直线段伸出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直线段伸出所述第二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接口,所述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设在所述接口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在所述加热腔内且紧贴在所述加热腔的壁上,所述保护罩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无水保护压力开关组件的避让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