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377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它包括:若干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由左/右侧杆,对拉螺杆及螺帽、限位套杆组成,所述左/右侧杆的一侧杆端设有坡口,左/右侧杆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所述左/右侧杆的坡口杆段贴合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上,左/右侧杆的中段及尾段对穿有对拉螺杆,尾段的对拉螺杆套有限位套杆,收紧左/右侧杆中段对拉螺杆的螺母,将左/右侧杆夹紧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产品取代了传统的在型钢梁腹板上开孔,穿对拉螺杆的加固方式,有效的避免由于梁两侧模板孔洞对位不准造成的施工困难和模板重复开孔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构件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逐步向超高层、大体量的方向发展,主体结构设计采用钢-混的结构形式也日益增多。在钢-混结构施工期间,一般采用对拉螺杆、钢管龙骨的方式进行型钢梁的加固。这种加固方式的不足之处是,需在型钢梁腹板上穿孔,经常会出现腹板孔洞与模板孔洞对位不准的情况,导制对拉螺杆无法成功对穿,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快施工进度、可反复使用的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由左/右侧杆,对拉螺杆及螺帽、限位套杆组成,所述左/右侧杆的一侧杆端设有坡口,左/右侧杆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所述左/右侧杆的坡口杆段贴合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上,左/右侧杆的中段及尾段对穿有对拉螺杆,尾段的对拉螺杆套有限位套杆,收紧左/右侧杆中段对拉螺杆的螺母,将左/右侧杆夹紧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所述限位套杆由左/右套杆、承插节组成,承插节由中部带孔的钢板及焊接在钢板两端面的短轴套组成,所述短轴套的外缘与左/右套杆的内腔相对应,左/右套杆套在承插节的短轴套上。所述左/右侧杆坡口的尖角部位设有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技术提出的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具有如下优点:1)本产品取代了传统的在型钢梁腹板上开孔,穿对拉螺杆的加固方式,有效的避免由于梁两侧模板孔洞与型钢梁腹板孔洞对位不准造成的施工困难和模板重复开孔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也杜绝了由于模板孔洞较多造成的漏浆、蜂窝等情况的发生。2)劲性混凝土梁成型后一次性到位,无需修补。同时,由于加固夹具的所有构件均不需要从混凝土中穿过,可重复利用率100%,且加固夹具的加工制作无难点,保证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夹具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调整的限位套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它包括:若干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由左侧杆1、右侧杆2,对拉螺杆3及螺帽4、限位套杆5组成。所述左侧杆1、右侧杆2的一侧杆端设有坡口 6,左侧杆1、右侧杆2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7,所述左侧杆1、右侧杆3的坡口杆段贴合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8上,左侦W干1、右侧杆2的中段及尾段各对穿有对拉螺杆3,尾段的对拉螺杆上套有限位套杆5,收紧左侧杆1、右侧杆2中段对拉螺杆的螺母,将左侧杆1、右侧杆2夹紧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8。本结构中,左侧杆、右侧杆采用方钢制作,它们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可以按需要调整左侧杆、右侧杆中段及尾段对穿的对拉螺杆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劲性混凝土梁。本技术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所述限位套杆由左套杆51、右套杆52、承插节53组成,承插节53由中部带孔的钢板54及焊接在钢板两端面的短轴套55组成,所述短轴套的外缘与左套杆1、右套杆2的内腔相对应,左套杆1、右套杆2套在承插节53的短轴套55上。更换不同长度的左套杆、右套杆可调整限位套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劲性混凝土梁。所述左侧杆1、右侧杆2坡口 6的尖角部位设有固定孔。坡口 6的尖角部位即贴合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的面,安装时可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将左侧杆1、右侧杆2固定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8上。在劲性混凝土梁施工时,将本技术的若干夹具单元按设计要求均布在劲性混凝土梁腹侧的模板上,分别夹紧这些若干夹具单元即完成对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的加固。本技术的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本技术的夹具单元所需钢材和加工工日为:钢材约18.5 Kg,加工需人工:0.03个计时工。本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在型钢梁腹板上开孔,穿对拉螺杆的加固方式,有效的避免由于梁两侧模板孔洞对位不准造成的施工困难和模板重复开孔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也杜绝了由于模板孔洞较多造成的漏浆、蜂窝等情况的发生。结构构件成型后一次性到位,无需修补。同时,由于加固夹具的所有构件均不需要从混凝土中穿过,可重复利用率100%,且加固夹具的加工制作易于操作,保证率较高。社会效益分析: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现场不仅要求整洁、美观,更要求在“标准化、工厂化、定型化、绿色施工”等各方面做到统一标准,本技术的夹具单元不仅可以实现标准化、工厂化、集约化、及绿色施工的目标,更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型钢梁加固的施工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成型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本技术解决了劲性混凝土梁结构施工阶段由于型钢梁螺杆预留孔洞与模板螺杆空洞对位不准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取得了积极的进步,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由左/右侧杆,对拉螺杆及螺帽、限位套杆组成,所述左/右侧杆的一侧杆端设有坡口,左/右侧杆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所述左/右侧杆的坡口杆段贴合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上,左/右侧杆的中段及尾段对穿有对拉螺杆,尾段的对拉螺杆套有限位套杆,收紧左/右侧杆中段对拉螺杆的螺母,将左/右侧杆夹紧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劲性混凝土梁腹侧模板加固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由左/右侧杆,对拉螺杆及螺帽、限位套杆组成,所述左/右侧杆的一侧杆端设有坡口,左/右侧杆的中段至另一侧的杆段开有若干等间距的供对拉螺杆对穿的孔,所述左/右侧杆的坡口杆段贴合在劲性混凝土梁的腹侧模板上,左/右侧杆的中段及尾段对穿有对拉螺杆,尾段的对拉螺杆套有限位套杆,收紧左/右侧杆中段对拉螺杆的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波吉明军朱宏昌朱明浩辛建珍陈本全龚亮何锁岩徐叶春姜建磊邓理刚石磊王庆卫柴龙权牛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