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2035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故障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其中,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配电故障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故障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其中,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配电故障监测。【专利说明】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故障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配电故障的监测主要是依托配电故障监测网络来实现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配电故障监测网络由于自身结构所限,普遍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均采用单一类型的传输介质(如光纤),导致其存在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的问题。其二,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均缺少统一的网络拓扑结构,导致其存在运行不稳定、可靠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配电故障监测网络,以解决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其中,每个TTU组均包括若干个TTU ;各个配电变压器与各个TTU——对应连接;各个TTU组通过zigbee信道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且各个TTU组通过双绞线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且各个集中器通过双绞线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其中一个集中器通过光纤与监控主站连接。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各个TTU实时采集各个配电变压器的故障信号,并通过zigbee信道或双绞线将采集到的故障信号实时发送至集中器。集中器对接收到的故障信号进行实时集中,并通过光纤将集中后的故障信号实时转发至监控主站。监控主站根据接收到的故障信号实现对各个配电变压器的实时监控。在此过程中,zigbee信道与双绞线之间能够实现自动切换。具体而言,当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过大时,信号自动通过zigbee信道进行传输。而当信号传输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信号自动通过双绞线进行传输。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采用了多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包括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并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传输介质的优点(zigbee信道具有自组织、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优点。双绞线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布线方便、线缆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取材方便的优点。光纤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性能可靠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的问题。其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采用若干个TTU和若干个集中器构成了树型拓扑结构,并通过利用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充、故障隔离较容易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传输介质的优点和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配电故障监测网络布线困难、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受损、不可移动、运行不稳定、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适用于配电故障监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 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 其中,每个TTU组均包括若干个TTU ;各个配电变压器与各个TTU —一对应连接;各个TTU组通过zigbee信道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且各个TTU组通过双绞线与各个集中 器--对应连接;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且各个集中器通过双绞线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其中一个集中器通过光纤与监控主站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TTU为roc-8000型TTU。所述集中器为DJGJ23-TT003型集中器。所述双绞线为屏蔽双绞线。所述光纤为多模光纤。【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 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其中,每个TTU组均包括若干个TTU ;各个配电变压器与各个TTU —一对应连接;各个TTU组通过zigbee信道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且各个TTU组通过双绞线与各个集中器--对应连接;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且各个集中器通过双绞线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其中一个集中器通过光纤与监控主站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TU为 PDC-8000 型 TT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器为DJGJ23-TT003型集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绞线为屏蔽双绞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多模光纤。【文档编号】H02J13/00GK103490517SQ201310480342【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专利技术者】王启银, 周国华, 白洁, 顾涛, 侯新杰, 陈运蓬, 赵培峰, 赵锐, 梁俊媛 申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层、采集层、汇聚层;所述用户层包括若干个配电变压器;所述采集层包括若干个TTU组、若干个集中器、zigbee信道、双绞线、光纤;所述汇聚层包括监控主站;其中,每个TTU组均包括若干个TTU;各个配电变压器与各个TTU一一对应连接;各个TTU组通过zigbee信道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且各个TTU组通过双绞线与各个集中器一一对应连接;各个TTU组分别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分支;各个集中器通过zigbee信道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且各个集中器通过双绞线首尾连接构成树型拓扑结构的主干;其中一个集中器通过光纤与监控主站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银周国华白洁顾涛侯新杰陈运蓬赵培峰赵锐梁俊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