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及其组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1865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包括:用来分别夹在电流互感器的每个端子上的多个线夹,每个线夹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焊接并进行塑封,多根导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组合,多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接头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测试时候,只要留出待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将夹子逐个夹在电流互感器的其他端子上即可;在更换欲测试的绕组时,只需要将欲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的夹子卸下,分别夹在上次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即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包括:用来分别夹在电流互感器的每个端子上的多个线夹,每个线夹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焊接并进行塑封,多根导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组合,多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接头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测试时候,只要留出待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将夹子逐个夹在电流互感器的其他端子上即可;在更换欲测试的绕组时,只需要将欲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的夹子卸下,分别夹在上次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即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专利说明】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及其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的基建施工和需要更换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现场,二次检修班组需要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测试。如图7所示,电流互感器100上设有多个端子101,其中三个端子对应一个绕组,因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可以开路,在测试其中的一个绕组(对应图中空闲的三个端子)时,需要将电流互感器的其他绕组(除了待测试的之外)的端子101用封线102 (软铜线)短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使用封线102缠绕端子101使所有绕组短接,费时又费力,而且在测试完其中一个绕组后,还需要将封线102拆除后再重新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包括:用来分别夹在电流互感器的每个端子上的多个线夹,每个所述线夹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焊接并进行塑封,多根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根试验线,所述试验线的一端设有接头,所述试验线的另一端与多根所述导线相连接的一端连接。作为优选,多根所述导线相连接处塑封。作为优选,所述线夹的数量为三的倍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组合,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多个所述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接头相互连接。作为优选之一,每个所述接头分别包括与试验线电连接的插头和插孔,其中一个接头的插头与另一个接头的插孔插接。作为优选之一,还包括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接头;每个所述接头分别包括与试验线电连接的插头和插孔;所述连接杆包括导电杆和包裹在所述导电杆外的绝缘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接头的插头插入与所述导电杆电连接的开孔。本专利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及其组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电流互感器上的端子较少时,使用一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即可,在测试时候,只要留出待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将夹子逐个夹在电流互感器的其他端子上即可;在更换欲测试的绕组时,只需要将欲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的夹子卸下,分别夹在上次测试的绕组的三个端子上即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在电流互感器上的端子较多时,选用多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组合进行短接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通过连接杆将两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接头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通过连接杆将三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的试验线的接头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头,另一个接头与连接在连接杆上的一个接头插接;图6为图4和图5中的连接杆的剖视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使用封线将电流互感器的一部分端子短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7中所示出的电流互感器100的端子101的设置情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的结构和用法。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包括:一根试验线3,试验线3的一端设有接头4 ;分别用来夹在电流互感器100的每个端子101上的六个线夹I ;六根导线2,每个线夹I与一根导线2的一端焊接并进行塑封,六根导线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与试验线3的另一端焊接后塑封。在图1中的虚线框所示的A区域,六根导线2的端头相互连接并与试验线3的端头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如将其绞缠在一起,但这种连接方式不够可靠,作为优选方案,还是将六根导线2的端头及试验线3的端头一起焊接,其连接的机械强度以及电连接的可靠性比较好。为了安全起见,虽然图1未示出,可在图1所示的区域进行连接后进行塑封。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中的线夹I的数量为六个,实际上只要是三的倍数均可。之所以设置为三的倍数,是因为电力系统包括三相电,因此电流互感器上的端子数量为三的倍数,所需要的线夹I的数量自然也就是三的倍数。当然如果不设置为三的倍数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在使用时会有多余的空闲的线夹I。线夹I的数量可根据要测试的电流互感器100上的端子101的数量进行确定,如图7所示的电流互感器100上的端子101数为24个,如果使用一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进行测量,则其线夹I的数量应为21个。另外,线夹I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形式,而不必如本实施例一样,只要能实现与端子的夹持并电连接即可。在图1-图3所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中,线夹I为6个,之所以设置为6个而没有设置为21个是考虑到线夹I数量太多,导线2相互连接的一端就会比较大,其连接难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可想而知,21根导线的导体焊接在一起,将形成一个很大的金属块,因此为制作方便以及使用的可靠性方面考虑,线夹I的数量可为图1所示的为6个,或者为9个或12个,虽然理论上可设置为三的任意倍数,但从制作方面考虑,不宜过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本实施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中的线夹I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套11和第二夹套12,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并且第二夹套12的尾端开设有供导线2通过的孔,导线2与线夹I焊接后使用第二夹套12塑封。当然,线夹I为良好的导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中的接头4,分别包括与试验线3电连接的插头41和插孔42,插头41和插孔42在接头4内部与试验线3电连接。接头4的插头41的尺寸与插孔42尺寸相配合,由于是标准件,在此不赘述。如果有两个接头4,可将其中一个接头4的插头41插入另一个接头4的插孔42中,并实现两者的电连接。需要指出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包括一根试验线3,实际上,在线夹I的数量满足测试需要的情况下(一个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上的线夹I数量最少为端子101的数量减三个,当然更多个线夹I也是可以的),可将试验线3去掉,也一样能实现与线夹I连接的端子之间的短接。或者将多个如图1所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组合在一起使用,其导线2相互连接的一端电连接(图1中的A区域)也能实现测试的目的,只是增加了连接导线2相互连接的一端进行电连接的步骤。承上所述,为了制作方便考虑,在图1所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10中,线夹I只有六个,那么在测试如图7所示的设有24个端子101的电流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流互感器二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分别夹在电流互感器的每个端子上的多个线夹,每个所述线夹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焊接并进行塑封,多根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李延龙李强刘俊靓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