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232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包括外节臂和套设在外节臂内的内节臂,以及套设在外节臂和内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外节臂的臂头设置有第一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尾均设置有第二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头均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一卷扬筒;伸臂绳;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卷扬筒;缩臂绳;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卷扬筒做收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放缩臂绳的转动;第一卷扬筒做放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收缩臂绳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减轻了伸缩臂自重,可以提高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包括外节臂和套设在外节臂内的内节臂,以及套设在外节臂和内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外节臂的臂头设置有第一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尾均设置有第二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头均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一卷扬筒;伸臂绳;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卷扬筒;缩臂绳;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卷扬筒做收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放缩臂绳的转动;第一卷扬筒做放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收缩臂绳的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减轻了伸缩臂自重,可以提高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专利说明】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伸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
技术介绍
伸缩臂是汽车起重机的核心部件,也是汽车起重机在吊载作业中最重要的承重结构件,伸缩臂的重量、强度、刚度将直接影响汽车起重机的使用性能。伸缩臂主要有油缸绳排式和单缸插销式两种形式,考虑到成本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目前中小吨位的汽车起重机大多采用油缸绳排式伸缩机构。采用油缸绳排式伸缩机构的伸缩臂至少需要一个设置在臂筒内部、可沿臂筒延伸方向伸缩的伸缩油缸,节臂多的伸缩臂甚至需要两个设置在臂筒内部、可沿臂筒延伸方向伸缩的伸缩油缸,以目前50吨及其以上吨位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来说,所用到的每根伸缩油缸的质量甚至超过一吨,因此使得汽车起重机伸缩臂的重量和成本居高不下,影响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伸缩机构,该同步伸缩机构可以使伸缩臂具有较轻的自重,降低伸缩臂的生产成本,能够提高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伸缩机构,包括外节臂和套设在外节臂内的内节臂,以及套设在外节臂和内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外节臂的臂头设置有第一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尾均设置有第二滑轮,各中间臂的臂头均设置有第三滑轮;该同步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卷扬筒;伸臂绳,伸臂绳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卷扬筒上;伸臂绳的第二端绕设过第一滑轮后,沿由外节臂至内节臂的方向依次绕设过各中间臂的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后,与内节臂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卷扬筒转动;第二卷扬筒;缩臂绳,缩臂绳的第一端与内节臂连接,缩臂绳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卷扬筒上;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卷扬筒转动;第一卷扬筒做收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放缩臂绳的转动;第一卷扬筒做放伸臂绳的转动时,第二卷扬筒做收缩臂绳的转动。进一步地,伸臂绳的第二端和缩臂绳的第一端均与内节臂的臂尾连接。进一步地,外节臂和内节臂之间依次套设有两节、三节或四节中间臂。进一步地,第一卷扬筒和第二卷扬筒均位于外节臂的外部;伸臂绳的第一端由外节臂的臂尾穿出后缠绕在第一卷扬筒上,缩臂绳的第二端由外节臂的臂尾穿出后缠绕在第二卷扬筒上。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电机。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液压马达。进一步地,第一卷扬筒和第二卷扬筒同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装置;伸臂绳在第一卷扬筒上的缠绕方向与缩臂绳在第二卷扬筒上的缠绕方向相反。进一步地,第一卷扬筒和第二卷扬筒为同一卷扬筒,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装置;伸臂绳在同一卷扬筒上的缠绕方向与缩臂绳在同一卷扬筒上的缠绕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在第一卷扬筒的中部设置有档架,档架两侧的凹槽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伸臂绳缠绕在第一区域,缩臂绳缠绕在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上述的同步伸缩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中,外节臂、中间臂和内节臂相当于形成一多节伸缩臂,因该多节伸缩臂的同步伸缩通过第一卷扬筒、第二卷扬筒带动伸臂绳和缩臂绳的收绳、放绳动作实现,而不必在伸缩臂内设置可沿臂筒延伸方向伸缩的伸缩油缸,减少了伸缩臂的自重,且由于伸缩臂内无需设置伸缩油缸,各节臂的体积得以减少,进一步减少了伸缩臂的自重,这样有效降低了伸缩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应用有该同步伸缩机构的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而且,该同步伸缩机构结构简单,各节臂和各卷扬筒等其他部件容易安装,也便于拆卸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步伸缩机构包括基本臂(相当于外节臂1,以下即称为外节臂I)、套设在外节臂I内的末节臂(相当于内节臂4,以下即称为内节臂4),以及依次套设在外节臂I和内节臂4之间的两节中间臂2和3,外节臂1、中间臂2、中间臂3和内节臂4形成一个四节伸缩臂。在外节臂I的臂头设置有第一滑轮51,在中间臂2和中间臂3的臂尾均设置有第二滑轮52,在中间臂2和中间臂3的臂头均设置有第三滑轮53。该同步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卷扬筒71、第二卷扬筒72、伸臂绳61、缩臂绳62、第一驱动装置81和第二驱动装置82。伸臂绳61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卷扬筒71上。伸臂绳61的第二端绕设过第一滑轮51后,沿由外节臂I至内节臂4的方向依次绕设过两节中间臂的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 (即首先绕设过外侧的中间臂2的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后,再绕设过内侧的中间臂3的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后,与内节臂4连接。第一驱动装置81用于驱动第一卷扬筒71转动,在第一驱动装置81的作用下,第一卷扬筒71可以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以对伸臂绳61做收放绳动作。缩臂绳62的第一端与内节臂4连接。缩臂绳62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卷扬筒72上。第二驱动装置82用于驱动第二卷扬筒72转动,在第二驱动装置82的作用下,第二卷扬筒72可以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以对缩臂绳62做收放绳动作。上述的伸臂绳61和缩臂绳62可以采用易于购买的钢丝绳。该同步伸缩机构的节臂的同步伸出是这样实现的:第一驱动装置81驱动第一卷扬筒71做收伸臂绳61的转动,第二驱动装置82驱动第二卷扬筒72做放缩臂绳62的转动,在伸臂绳61、缩臂绳62、第一滑轮51、各第二滑轮52和各第三滑轮53的作用下,中间臂2、中间臂3和内节臂4同步稳定伸出。该同步伸缩机构的同步缩回是这样实现的:第一驱动装置81驱动第一卷扬筒71做放伸臂绳61的转动,第二驱动装置82驱动第二卷扬筒72做收缩臂绳62的转动,在伸臂绳61、缩臂绳62、第一滑轮51、各第二滑轮52和各第三滑轮53的作用下,中间臂2、中间臂3和内节臂4同步稳定缩回。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伸缩机构中,外节臂1、中间臂2和3、内节臂4相当于形成一多节伸缩臂,通过卷扬系统、伸缩臂绳和滑轮的组合实现多节伸缩臂的同步伸缩动作,而不必在伸缩臂内设置可沿臂筒延伸方向伸缩的伸缩油缸,减少了伸缩臂的自重,且由于伸缩臂内无需设置伸缩油缸,各节臂的体积得以减少,进一步减少了伸缩臂的自重,这样有效降低了伸缩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应用有该同步伸缩机构的汽车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伸缩机构,包括外节臂(1)和套设在所述外节臂(1)内的内节臂(4),以及套设在所述外节臂(1)和所述内节臂(4)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节臂(1)的臂头设置有第一滑轮(51),各所述中间臂的臂尾均设置有第二滑轮(52),各所述中间臂的臂头均设置有第三滑轮(53);该同步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卷扬筒(71);伸臂绳(61),所述伸臂绳(61)的第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扬筒(71)上;所述伸臂绳(61)的第二端绕设过所述第一滑轮(51)后,沿由所述外节臂(1)至所述内节臂(4)的方向依次绕设过各所述中间臂的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后,与所述内节臂(4)连接;第一驱动装置(8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扬筒(71)转动;第二卷扬筒(72);缩臂绳(62),所述缩臂绳(62)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节臂(4)连接,所述缩臂绳(62)的第二端缠绕在所述第二卷扬筒(72)上;第二驱动装置(8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卷扬筒(72)转动;所述第一卷扬筒(71)做收所述伸臂绳(61)的转动时,所述第二卷扬筒(72)做放所述缩臂绳(62)的转动;所述第一卷扬筒(71)做放所述伸臂绳(61)的转动时,所述第二卷扬筒(72)做收所述缩臂绳(62)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王春艳胡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