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芯结构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9140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6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芯结构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制得碳毡;(2)对上述碳毡进行不完全石墨化制得石墨毡;(3)再对石墨毡的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皮芯结构的石墨毡电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既保证了石墨毡的强度,避免了掉渣现象的发生,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大大提高了石墨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含量,提高了石墨毡的活性和润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制得碳毡;(2)对上述碳毡进行不完全石墨化制得石墨毡;(3)再对石墨毡的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皮芯结构的石墨毡电极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既保证了石墨毡的强度,避免了掉渣现象的发生,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大大提高了石墨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含量,提高了石墨毡的活性和润湿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规模高效蓄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成为国际热点。在强大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的推动下,大规模、高效率、长寿命、低成本、无污染的液流电池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分别存储在两个储液罐中,储液罐分别与电池和泵相连,工作时通过泵把电解液打入电池使电解液循环流动。电极材料是决定液流电池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是目前液流电池研究的一个重点及热点。曾用作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主要有:金属(金、铅、钛、钛基钼和钛基氧化铱)电极、碳素(石墨板、石墨租、玻碳、碳布和碳纤维)电极和一体化复合电极(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作为基体树脂,掺杂炭黑、碳纤维等导电介质制备而成的聚合物导电板与石墨毡制成的电极)。从性能和成本两方面考虑,金属类电极不适合大规模应用于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PAN基石墨毡电极及一体化复合电极成为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石墨毡在液流电池中主要起提供电化学反应场所的作用,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一定的强度,而预氧毡经完全碳化、石墨化后,石墨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含量减少,并且强度明显降低,掉渣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利用此方法制备出石墨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含量增加、强度升高、避免掉渣现象发生的电极材料。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I)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制得碳毡;(2)对上述碳毡进行不完全石墨化制得石墨毡;(3)再对石墨毡的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皮芯结构的石墨毡电极材料。步骤(I)是对纤维进行不完全碳化的过程,其条件优选如下:在真空、N2或者Ar气氛下进行,碳化温度为800-1400°C,碳化时间为l-240h。步骤(2)是对纤维进行不完全石墨化的过程,其条件优选如下:在真空、N2或者Ar气氛下进行,石墨化温度为1600-2300°C,石墨化时间为l-240h。步骤(3)是对表面纤维进行表面修饰的过程,优选接枝法或氧化法。所述接枝法的条件优选如下:将步骤(2)得到的未完全石墨化的石墨毡浸泡在浓度为0.1?lOmol/L的异丙醇溶液、乙酸溶液或两者以摩尔比1:10?10:1的混合溶液中,或者在石墨毡表面喷洒上述溶液,之后对上述浸润后的石墨毡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异丙醇中的羟基、乙酸中的羧基嫁接到石墨毡的纤维表面。所述氧化法的条件优选如下:将步骤(2)得到的未完全石墨化的石墨毡置于空气气氛下,于350-700°C对其氧化0.5_8h,使石墨租纤维表面的氢基转化成轻基、羧基。此外,步骤(I)使用的预氧毡厚度一般为3-10mm。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石墨化处理,最终实现纤维中出现皮芯结构,其实现的原理在于预氧毡进行碳化、石墨化的过程中,预氧丝表面与芯部所处环境不同,表面的温度较芯部高,表面较芯部易碳化、石墨化,因此通过调整碳化、石墨化的工艺过程,便可得到皮芯结构的石墨纤维,再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得到所要求的石墨毡电极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碳化、石墨化工艺,升高碳化、石墨化温度并相应降低碳化、石墨化时间,对预氧丝进行不完全碳化、石墨化,使纤维出现皮芯结构,既保证了石墨毡的强度,避免了掉渣现象的发生,又由于不完全碳化、石墨化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对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大大提高了石墨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含量,在石墨纤维表面保留了更多的活性基团,提高了石墨毡的活性和润湿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综上,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石墨租电极材料性能大幅提闻,市场如景广阔。【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皮芯结构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制备皮芯结构石墨毡电极材料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1将3mm厚的预氧毡在真空中800°C下碳化200h,对纤维进行不完全碳化。之后进行石墨化,这一过程在真空中1800°C下进行,石墨化时间保持在240h,实现不完全石墨化,这样便使纤维出现皮芯结构。将得到的不完全石墨化的石墨毡置于空气气氛中,于400°C氧化8h,得到所要求的石墨毡电极材料。实施例2将6mm厚的预氧租在N2中1000°C下碳化IOOh,对纤维进行不完全碳化。之后进行石墨化,这一过程在N2中2000°C下进行,石墨化时间保持在120h,实现不完全石墨化,这样便使纤维出现皮芯结构。将上述石墨毡浸泡在浓度为2mol/L的异丙醇溶液中,之后对其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异丙醇中的羟基嫁接到石墨毡的纤维表面,最终得到所要求的石墨毡电极材料。实施例3将IOmm厚的预氧租在Ar中1300°C下碳化30h,对纤维进行不完全碳化。之后进行石墨化,这一过程在Ar中2300°C下进行,石墨化时间保持在60h,实现不完全石墨化,这样便使纤维出现皮芯结构。将上述石墨租置于空气气氛中,于600°C氧化5h,待其冷却后,将其浸泡在2mol/L异丙醇与lmol/L乙酸的混合溶液中,之后对上述浸润后的石墨毡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异丙醇中的羟基、乙酸中的羧基嫁接到石墨毡的纤维表面,最终得到所要求的石墨租电极材料。经过测试发现,上述制得的石墨毡掉渣现象明显改善,纤维表面含氧活性基团含量明显增加。将制得的石墨毡组装成电极,结果发现,电池的能量效率、电压效率、电流效率明显提高,使用寿命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制得碳毡; (2)对上述碳毡进行不完全石墨化制得石墨毡; (3)再对石墨毡的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皮芯结构的石墨毡电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的不完全碳化过程在真空、N2或者Ar气氛下进行,碳化温度为800?1400°C,碳化时间为I?240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的不完全石墨化过程在真空、N2或者Ar气氛下进行,石墨化温度为1600?2300°C,石墨化时间为I?240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的表面修饰方法为接枝法和/或氧化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接枝法为将步骤(2)得到的未完全石墨化的石墨毡浸泡在浓度为0.1?10mol/L的异丙醇溶液、乙酸溶液或两者以摩尔比1:10?10:1的混合溶液中,或者在石墨毡表面喷洒上述溶液,之后对上述浸润后的石墨毡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异丙醇中的羟基、乙酸中的羧基嫁接到石墨毡的纤维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氧化法为将步骤(2)得到的未完全石墨化的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芯结构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预氧毡进行不完全碳化制得碳毡;(2)对上述碳毡进行不完全石墨化制得石墨毡;(3)再对石墨毡的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皮芯结构的石墨毡电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毅李倩施伟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