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9089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6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在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包覆导体屏蔽层,然后在导体屏蔽层的外周均匀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在乙丙橡胶绝缘层外周挤包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外护套的原料重量含量如下,LEVAPREN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BIPB:0.6~1份;TAC:0.2~0.4份;A-172:0.2~0.5份;硬脂酸:0.5~1份;氢氧化铝:30~35份;气相法白炭黑:6~10份;N550炭黑:0.6~1份;聚乙烯蜡:1.5~2.5份;DDA:0.2~0.4份;硼酸锌:2~5份。该电缆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电缆护套表面的温升低,载流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包覆导体屏蔽层,然后在导体屏蔽层的外周均匀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在乙丙橡胶绝缘层外周挤包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外护套的原料重量含量如下,LEVAPREN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BIPB:0.6~1份;TAC:0.2~0.4份;A-172:0.2~0.5份;硬脂酸:0.5~1份;氢氧化铝:30~35份;气相法白炭黑:6~10份;N550炭黑:0.6~1份;聚乙烯蜡:1.5~2.5份;DDA:0.2~0.4份;硼酸锌:2~5份。该电缆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电缆护套表面的温升低,载流量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接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加大对海洋石油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大批新的船舰和石化装备被建造。舰船和石化装备除了正常电气设备外均配有应急电力设施或移动电站,以便在特殊情况下备用。此时需要通过跨接电缆将终端负载和移动电站迅速连接,从而要求跨接电缆必须具备重量轻、载流量大、表面温升小的性能。电缆的重量对船舶的负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电缆的重量与导体截面积有关,导体截面积则主要是由载流量决定,而影响载流量的因素除了导体材料和截面积外,还有所用绝缘、护套材料和电缆结构等。由于船用电缆导体均为绞合铜导体,故船用电缆载流量主要是由绝缘、护套材料和电缆结构决定 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绝缘和护套材料的额定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电缆的载流量,但由于现有材料的热阻系数较小使得电缆的表面温度很高,可达110°c,而电缆在狭小的船舶空间内散热不畅,造成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又会更加降低电缆的载流量,并且影响周围其他设施的安全,造成恶性循环。现有低烟无卤护套材料的热阻系数为3.5 K*m/W,不足以降低电缆表面温升。同时根据功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电压就可以降低电流,减小发热量。通过降低电缆表面温升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导体载流量,减轻电缆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外护套热阻系数高,在导体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载流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包覆有导体屏蔽层,导体屏蔽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周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缆芯的外壁采用的是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可以降低电缆外壁的温度,在导体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载流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LEVAPREN 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0.6^1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0.2^0.4份;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0.2~0.5份;硬脂酸:0.5~I份;氢氧化铝:30~35份;气相法白炭黑:6~10份;N550炭黑:0.6^1份;聚乙烯蜡:1.5^2.5份;烷基化二苯胺:0.2^0.4份;硼酸锌:2飞份。该护套取得如下有益效果:(1) LEVAPREN 500HV橡胶随着其中醋酸乙烯含量的增加,胶料的可交联度、耐油性、断裂伸长率会大幅增加,但醋酸乙烯含量大于55%时LEVAPREN 500HV橡胶的耐高温性和弹性会下降,影响柔软性;本专利技术基于硫化胶料需要具备耐高温保证电缆的高载流量而选择LEVAPREN 500HV橡胶;同时LEVAPREN 500HV橡胶的分子结构是饱和的次甲基主链,并含有极性侧基、非极性次甲基基团和适当的活性,具有高阻燃、耐热老化、耐油性能,并且可以通过价格低廉的过氧化物进行硫化交联,但LEVAPREN 500HV橡胶的价格较高。⑵三元乙丙橡胶4045M属于饱和共聚物,不含有不饱和双键,可用过氧化物硫化,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老化、耐热耐气候性能、加工工艺性能、价格低廉,但耐油性和粘合性差。采用乙华平橡胶LEVAPREN 500HV和三元乙丙橡胶4045M共用可以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提高胶料的整体性能,降低成本。⑶采用氢氧化铝(即水合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其含有3个水分子,在250°C开始分解,释放出水分子而吸收热量降低了周围温度,释放出的水蒸气又起到了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浓度的作用,生成的三氧化二铝和燃烧聚合物表面的炭化物结合,形成保护膜,切断了热能和氧气的侵入,起到了阻燃作用。同时水合氧化铝具有低烟和减少一氧化碳发生的效果,环保清洁。⑷硼酸锌作为氢氧化铝的协同阻燃剂即销烟剂,受热后不但会释放结晶水吸收大量热,限制材料温度上升,降低护套表面温度,还能形成氯化硼、氯化锌覆盖在材料表面,起到隔热、隔氧,防止烟气逸出。(5)采用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即硫化剂BIPB代替传统的DCP具有明显的优点:DCP在交联时产生难闻的气味,而且留在制品中;BIPB无此缺点;BIPB耐温等级高,可在比DCP高10°C下进行混炼;BIPB含有两个过氧键,活性氧含量高,用量比DCP少30% ;同时BIPB挥发性低,可以避免由甲烷引起的水泡;但BIPB在橡胶混合物中受热分解产生游离基,引起交联反应,同时还发生橡胶主链上丙烯链节的切断,可以提高硫化橡胶的耐热性、改善压缩变形,降低脆化温度,改善低温曲挠性能,但BIPB在硫化橡胶时,发生的离子型分解会降低BIPB的利用效率,交联密度低、机械性能差,老化性差;(6)采用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即TAC作为共硫化剂,利用TAC共硫化剂存在的不饱和活性基团,迅速与BIPB分解出的游离基反应,形成结构稳定的新的游离基,并继续参与交联反应,从而提高BIPB的利用率和交联效率,提高胶料的硫化速度、交联密度和拉伸强度,保证硫化胶的综合性能。⑴烷基化二苯胺即防老剂DDA高效无毒、挥发性小、对热、光、臭氧所引起的老化有特别的防护作用和抗疲劳作用,尤其对要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的防老化效果和抗疲劳效果为突出,且与乙华平橡胶LEVAPREN 500HV和三元乙丙橡胶4045M和有着良好的形容性。(8)硬脂酸作为润滑剂可以起到活性剂和润滑剂的双重作用,使硫化剂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大的活性,对炭黑N550在胶料中的分散性更好,同时具有脱模剂的作用,利于胶料与模具不粘连;也可改进绝缘料的加工工艺性能,提高加工速率,同时可提高胶料的质量,防止胶料加工时与设备和其他接触材料表面的粘附,使加工过程中的胶料具有良好的离辊性和脱模性,保证胶料表面光洁,降低胶料内部摩擦和熔融时的流动粘度,防止因内部摩擦而导致胶料过热影响使用性能。⑶N550炭黑作为着色剂可以提高胶料的耐紫外线老化性能,同时对胶料具有补强作用。(1Φ气相法白炭黑作为补强剂,为白色无定形絮状半透明固体胶状纳米粒子,由硅的卤化物在氢氧火焰中高温水解生成的纳米级白色粉末,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以使得胶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工艺性能好,拉伸强度高,但气相法白炭黑粒子表面基团酸性的影响,会延迟硫化,胶料粘性大、混炼易粘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舰船石化用5000到15000伏跨接电缆,其特征在于: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包覆有导体屏蔽层,导体屏蔽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周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