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785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使得生物质锅炉内部的烟气中的灰能够被快速分离,快速排出锅炉,确保锅炉的尾部畅通,无需停炉清灰,确保生物质锅炉产热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包括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组成,所述烟气顺次经过所述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结构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的下部,所述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出烟管、旋风筒、落灰管、灰斗、出烟室,所述出烟室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所述出烟管的上部出烟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使得生物质锅炉内部的烟气中的灰能够被快速分离,快速排出锅炉,确保锅炉的尾部畅通,无需停炉清灰,确保生物质锅炉产热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包括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组成,所述烟气顺次经过所述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结构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的下部,所述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出烟管、旋风筒、落灰管、灰斗、出烟室,所述出烟室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所述出烟管的上部出烟口。【专利说明】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的除灰结构
,具体为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主要是工业锅炉,锅炉容量一般在10t/h左右。工业锅炉是中国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使用面广,需求量大,近年来,生物质燃料的锅炉逐渐向大型化发展,伴随着大型化发展,现有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内部的除尘结构,达不到快速除灰,使得烟气中的尘会随着烟气一起进入到尾部,最终导致尾部被堵塞,不得不停炉清灰,其使得生物质锅炉的产热工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使得生物质锅炉内部的烟气中的灰能够被快速分离,快速排出锅炉,确保锅炉的尾部畅通,无需停炉清灰,确保生物质锅炉产热工作的正常进行。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组成,所述烟气顺次经过所述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结构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的下部,所述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出烟管、旋风筒、落灰管、灰斗、出烟室,所述出烟室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所述出烟管的上部出烟口,所述出烟管的下部进烟口深入对应的所述旋风筒的内部,所述出烟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旋风筒的内径,每个所述旋风筒的上端内部腔体安装有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所述出烟室位于所述进烟室的内部、并与所述进烟室隔离,所述进烟室布置于所述除尘器结构的顶部,所述锅炉中温受热面的出口连通所述进烟室的进口,所述进烟室下方分别连通所述旋风筒上端入口,所述旋风筒的下端出口设置有落灰管,每根所述落灰管分别通入所述灰斗,所述出烟室的一侧开有出口连通所述锅炉低温受热面的进口。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具体为利用旋风切向速度进行涡旋的叶片,其位于对应直径的旋风筒的内腔内; 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的外侧面具体为圆弧型结构; 所述落灰管为向下收口的圆锥台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后,烟气进入进烟室后被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分别导流进入对应的旋风筒内,在旋风筒内,烟气和灰尘在离心动力作用下完成分离,分离后的灰尘沿着旋风筒的内壁向下进入落灰管,最终从灰斗排出,同时净化后的烟气由下而上从出烟管引出,进入出烟室、最终从一侧出口进入到锅炉低温受热面的进口,即净化后的烟气进入到锅炉尾部,不会产生积灰现象;综上,其使得生物质锅炉内部的烟气中的灰能够被快速分离,快速排出锅炉,确保锅炉的尾部畅通,无需停炉清灰,确保生物质锅炉产热工作的正常进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分离导流叶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锅炉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其包括锅炉炉膛1、锅炉高温受热面2、锅炉中温受热面3、除尘器结构4、锅炉低温受热面5组成,烟气顺次经过锅炉炉膛1、锅炉高温受热面2、锅炉中温受热面3、除尘器结构4、锅炉低温受热面5,除尘器结构4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13的下部,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6、旋风分离导流叶片7、出烟管8、旋风筒9、落灰管10、灰斗11、出烟室12,出烟室12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出烟管8的上部出烟口,出烟管8的下部进烟口深入对应的旋风筒9的内部,出烟管8的外径小于旋风筒9的内径,每个旋风筒9的上端内部腔体安装有旋风分离导流叶片7,出烟室12位于进烟室6的内部、并与进烟室6隔离,进烟室6布置于除尘器结构4的顶部,锅炉中温受热面3的出口连通进烟室6的进口,进烟室6下方分别连通旋风筒9上端入口,旋风筒9的下端出口设置有落灰管10,每根落灰管10分别通入灰斗11,出烟室12的一侧开有出口连通锅炉低温受热面5的进口。旋风分离导流叶片7具体为利用旋风切向速度进行涡旋的叶片,其位于对应直径的旋风筒的内腔内;旋风分离导流叶片7的外侧面具体为圆弧型结构;落灰管10为向下收口的圆锥台结构。图中箭头为烟气的流动方向。【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包括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组成,所述烟气顺次经过所述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结构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的下部,所述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出烟管、旋风筒、落灰管、灰斗、出烟室,所述出烟室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所述出烟管的上部出烟口,所述出烟管的下部进烟口深入对应的所述旋风筒的内部,所述出烟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旋风筒的内径,每个所述旋风筒的上端内部腔体安装有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所述出烟室位于所述进烟室的内部、并与所述进烟室隔离,所述进烟室布置于所述除尘器结构的顶部,所述锅炉中温受热面的出口连通所述进烟室的进口,所述进烟室下方分别连通所述旋风筒上端入口,所述旋风筒的下端出口设置有落灰管,每根所述落灰管分别通入所述灰斗,所述出烟室的一侧开有出口连通所述锅炉低温受热面的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具体为利用旋风切向速度进行涡旋的叶片,其位于对应直径的旋风筒的内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的外侧面具体为圆弧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管为向下收口的圆锥台结构。【文档编号】F23J15/02GK103471122SQ201310386271【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顾浩东, 冯敏芹, 田忠权 申请人: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内部多管除尘装置,其包括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组成,所述烟气顺次经过所述锅炉炉膛、锅炉高温受热面、锅炉中温受热面、除尘器结构、锅炉低温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结构布置于锅炉的尾部竖井结构的下部,所述除尘器结构包括进烟室、旋风分离导流叶片、出烟管、旋风筒、落灰管、灰斗、出烟室,?所述出烟室的下方分别连通均布的所述出烟管的上部出烟口,所述出烟管的下部进烟口深入对应的所述旋风筒的内部,所述出烟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旋风筒的内径,每个所述旋风筒的上端内部腔体安装有所述旋风分离导流叶片,所述出烟室位于所述进烟室的内部、并与所述进烟室隔离,所述进烟室布置于所述除尘器结构的顶部,所述锅炉中温受热面的出口连通所述进烟室的进口,所述进烟室下方分别连通所述旋风筒上端入口,所述旋风筒的下端出口设置有落灰管,每根所述落灰管分别通入所述灰斗,所述出烟室的一侧开有出口连通所述锅炉低温受热面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浩东冯敏芹田忠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