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有机菌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490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复合肥料和混合微生物菌剂组成,所述复合肥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肥:腐殖酸14.5%~25.2%、生物炭33.5%~45.1%、化学肥料22.5%~35.5%、膨润土10.2%~15.4%;另外,每1kg复合肥料中添加10mL~20mL混合微生物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作为辅助肥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又可单独使用,能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本专利技术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复合肥料和混合微生物菌剂组成,所述复合肥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肥:腐殖酸14.5%~25.2%、生物炭33.5%~45.1%、化学肥料22.5%~35.5%、膨润土10.2%~15.4%;另外,每1kg复合肥料中添加10mL~20mL混合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既可作为辅助肥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又可单独使用,能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专利说明】生物复合有机菌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不能合理利用作物秸杆,就地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残留;连作带来的病害重茬问题;施肥与农药分开进行造成的劳动力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增产造成了严重障碍。而随着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许多功能菌也广泛应用于农药和肥料领域,为实现环保、无污染和高效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解决途径,因此,许多功能菌参与的生物肥料应运而生了,但目前的生物肥料只能作为辅助性肥料,使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用量降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和作物秸杆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作为辅助肥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又可单独使用的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所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复合肥料和混合微生物菌剂组成,所述复合肥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肥:腐殖酸14.5%~25.2%、生物炭33.5%~45.1%、化学肥料22.5%~35.5%、膨润土 10.2%~15.4% ;另外,每Ikg复合肥料中添加IOmL~20mL混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化学肥料成分为尿素、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其重量比为尿素:磷酸氢钙:硫酸钾=(40~45): (35~45):(10~20);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三种微生物菌液,其体积比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30~40): (35~45): (25~35)。根据上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1.2~2.0) X IO8个/mL,枯草芽孢杆菌(2.0~2.5) X IO8个/mL,木霉菌(2.5~3.0) X IO8个/mL。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O混合微生物菌剂的配制: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三种微生物菌液按所述体积比混合均匀; 2)化学肥料的配制:按所述重量比配备尿素、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并混合均匀; 3)生物炭的制备:将农作物秸杆粉碎后投入生物炭高温裂解炉中,在缺氧条件下300°C~500°C处理生成生物炭,然后粉碎、过200~300目筛处理,待用; 4)复合肥料的配制:将配备好的腐植酸、生物炭、化学肥料、膨润土按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5)按比例在所述复合肥料中喷洒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混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抑制和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重茬危害的作用;高温缺氧条件下生成的作物秸杆生物炭具有活化土壤P素和K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土壤板结;腐植酸具有调节土壤PH值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所用菌种来源于农田土壤,菌种来源方便,易于培养,制备过程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即可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本专利技术产品为粉状,技术指标为:含水量(12%,总菌数 2.5X IO6个/g,总养分 13%,总有机质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例I菌液的制备过程 (I)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过程 ①一级试管斜面培养:NYDA培养基:牛肉膏8g,蛋白胨8g,葡萄糖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到试管NYDA培养基上,28°C下活化培养24h获得试管菌种。 二级种子培养:NYD培养基:牛肉膏8g,蛋白胨8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将上述试管菌种接入NYD培养基中,摇床培养24h (28°C,130转/分)制成一级种子液,然后将一级种子液以1:100比例接种于IOOmL NYD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28°C,130转/分)24h,获得二级种子液。@液体发酵培养: 采用BPY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IOg,NaCl 5g,酵母膏5g,葡萄糖5g,琼脂,1%-2%,蒸馏水 1000ml ; pH=7 ; 对发酵设备及培养基灭菌后,将二级种子液按1:25的体积比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在28°C下发酵60h,将发酵液过滤,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灭菌:管道、空气过滤器、发酵罐、培养基的灭菌按生产工艺标准进行。发酵条件:温度28°C,以自来水循环冷却方法进行温度调节,罐压0.05MPa ;通气量6slpm ;搅拌速度140rpm ;每IOh取样I次,测定pH值、观察有无杂菌等,以培养基平板法检测发酵活菌数达到(1.2~2.0) X IO8个/mL,发酵培养时间为60h。(2)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过程 ①一级试管斜面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试管NYDA培养基上,28°C下活化培养24h获得试管菌种。? 二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试管菌种接入NYD培养基中,摇床培养24h(28°C,130转/分)制成一级种子液,然后将一级种子液以1:100比例接种于IOOmL NYD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28°C,130转/分)24h,获得二级种子液。?液体发酵培养: 对发酵设备及培养基灭菌后,将二级种子液按1:25的体积比接种于BPY发酵培养液中,在30°C下发酵60h,将发酵液过滤,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灭菌:管道、空气过滤器、发酵罐、培养基的灭菌按生产工艺标准进行。发酵条件:温度30°C,以自来水循环冷却方法进行温度调节,罐压0.05MPa ;通气量6slpm ;搅拌速度140rpm ;每IOh取样I次,测定pH值、观察有无杂菌等,以培养基平板法检测发酵活菌数(2.0~2.5) X IO8个/mL,发酵培养时间为60h。(3)木霉菌的培养过程 ①一级试管斜面培养: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将木霉菌接种到试管PDA培养基上,28°C下活化培养4天获得试管菌种。@ 二级种子培养:PDB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蒸馏水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所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复合肥料和混合微生物菌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肥:腐殖酸14.5%~25.2%、生物炭33.5%~45.1%、化学肥料22.5%~35.5%、膨润土10.2%~15.4%;另外,每1kg复合肥料中添加10mL~20mL混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化学肥料成分为尿素、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其重量比为尿素:磷酸氢钙:硫酸钾=(40~45):(35~45):(10~20);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三种微生物菌液,其体积比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30~40):(35~45):(25~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刘红彦鲁传涛刘玉霞杨修身倪云霞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