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废水(AMD)从废水池流入主反应池,二池的液位差使其以一定流速从主反应池底部进入;反应产生的CO2和AMD使碳酸盐岩颗粒始终处于悬浮扰动状态,经反应后的浑浊液以跌水方式流经跌水挡板进入澄清池,上清液由出水管排出,沉积物经排泥管从澄清池底部排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使反应原材料碳酸盐岩能充分被消耗,延长了系统寿命且能稳定运行,日处理污水总量可观,能承受水质变化冲击,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开采,然而对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drainage,以下简称AMD)的处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大量硫化物矿石在分离矿产有效价值成份后,被弃至于废石堆、尾矿库、洗矿槽等处,在地表与大气和雨水接触逐渐氧化产生了大量硫酸类的酸性废水,同时溶解有毒理性较高的重金属离子,影响水环境,污染生活生产用水。AMD的处理主要分为主动处理、被动(间接)处理及生物生态处理。主动处理主要是直接加药中和,存在消耗大量药剂且沉积物过多的问题;生物生态处理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碳酸盐岩酸中和潜力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建造一个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进水管、碳酸盐岩、主反应池、跌水挡板、澄清池、出水管和排泥管;废水池通过进水管与主反应池相连,废水池位置高于主反应池;主反应池底部为倒圆锥体设计,静止时,内部加入粒径小于或等于3.0cm的碳酸盐岩到锥体高度的,主反应池通过跌水挡板与澄清池相连;澄清池为倒锥体形的池体设计,澄清池顶部连接出水管,底部连接排泥管;?废水池底部与主反应池液面液位差大于或等于4.6m,满足其在主反应池底部产生6m/s的上升流速,该流速能使主反应池厚度1.5?2.5m的碳酸盐岩颗粒进入悬浮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长春,刘友亮,程杰,宁诗婷,曲旦泰来,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