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126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包括:出膜仔鱼的暂养管理、下塘前期微肥水式的流水培育、鱼苗的人工驯食、中后期日常管理及鱼病害防治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鱼苗培育前期采取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联动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云南光唇鱼即需要水质清洁又需丰富天然饵料度过开口摄食难关的矛盾,省去人工收集投喂天然饵料的麻烦。2、鱼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方法简便,易于推广。3、能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鱼类养殖
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包括:出膜仔鱼的暂养管理、下塘前期微肥水式的流水培育、鱼苗的人工驯食、中后期日常管理及鱼病害防治步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鱼苗培育前期采取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联动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云南光唇鱼即需要水质清洁又需丰富天然饵料度过开口摄食难关的矛盾,省去人工收集投喂天然饵料的麻烦。2、鱼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方法简便,易于推广。3、能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专利说明】一种1S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鱼类养殖

技术介绍
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属鲤形目,鲤科,把亚科,光唇鱼属。是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的中小型鱼类。分布于珠江水系、长江水系上游及其支流,为我国特有鱼类,模式产地在云南,具有适应高原冷水环境,个体较大(常见个体达20~30cm)的特点。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河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量急剧减少,云南多地已难觅踪迹,云南滇中地区只在滇池周边个别冷水龙潭中有少量天然种群。恢复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已成为云南省渔业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保护利用好这一珍稀鱼类资源,从2010年起,本专利技术单位坚持收集云南光唇鱼野生种质,并开展驯养培育、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方面研究。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繁殖的云南光唇鱼进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经过文件检索,在国内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繁育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顺利将出膜仔鱼营内源性营养状态过度至外源性营养状态,实现人为可控的摄食和生长过程,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以便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本专利技术的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1出膜仔鱼暂养`出膜仔鱼需暂养度过内源性营养状态,选用室内面积为2~6m2内壁贴瓷砖的水泥池作为暂养池;暂养鱼苗密度为0.3~0.4万尾/m2 ;水温14~18°C,日温差不超过2°C,暂养池保持微流水,水位高度为0.3~0.5m,日交换3~4次;在池面铺盖遮阳网,创造阴暗安静的水体环境;1.2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联动结合a.鱼苗平游及下塘:当2/3的鱼苗平游后,及时投放于室外鱼苗培育池开口培育;鱼苗下塘时间为早上8-9点钟,每亩投放鱼苗2~3万尾;b.鱼苗开口饵料的培养及利用:在云南光唇鱼平游前12天,在鱼苗培育池上水口处的生物饵料培育池中培养生物饵料,即:在培育池底铺底泥15cm以上,将经过发酵且用生石灰消毒后的鸡粪,按每亩200kg堆放于池底,注入池水80cm深,水温15°C时经过10~12天培育,池水变绿,池水中出现大量的藻类和轮虫,即直接将饵料生物培养池中的营养肥水抽注于鱼苗培育池,供刚下塘的鱼苗摄取单胞藻类和轮虫;同时鱼苗培育池仍保持微流水状态,不断缓缓注入清洁水源,控制鱼苗培育池透明度在50~60cm ;1.3鱼苗的人工驯食微肥水流水培育8~10天,云南光唇鱼全长达到13~15mm,进行人工驯食,选用蛋白质量百分比为40%的鳗鱼粉料加水搅拌乳化后沿池边泼洒训练鱼苗由摄食天然饵料向人工配饲料过渡,日投喂3次,每亩每次投喂30g ;鱼体全长达到18~20mm后,逐渐减少抽注天然饵料培育池的肥水,加大注入洁净水源,控制鱼苗培育池水体透明度为80~90cm ;将鳗鱼粉料与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粉料按质量比1:1混合后和水搅拌成糊状,投于食台上供云南光唇鱼啄食,日投喂3次,单次投喂量以I~2小时内吃完为佳;40日龄鱼苗全长达30±5mm,改投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破碎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 ~6% ;1.4中后期鱼苗的饲养管理鱼苗全长达50mm以后改投粒径为Imm的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苗种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4% ;控制鱼苗培育池水体3~4日交换一次,保持鱼苗培育池水体透明度达90~IOOcm ;让池壁及池底着生适量丝状藻类供云南光唇鱼刮食;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和清理栏鱼栅;及时清理池塘残饵和杂物,保证进出水口水流通畅;鱼苗100日龄后全长达75 ± 5mm,进入鱼种培育阶段。1.5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苗种培育实行单养,不与其他鱼类混合养殖,以防止带入性鱼病感染;主要病症及防治方法如下:a.细菌性烂鳃:主要症状为鱼体发黑、消瘦,常集聚于进水口或鱼池角落,鳃上粘液增多,常粘着污物,鳃丝肿胀或部分发黑坏死;防治方法:每15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全池遍撒二溴海因片剂,预防剂量为50ml/亩,治疗剂量为80ml/亩,用药后停止进水12h ;b.水霉病:主要表现为为鱼体损伤部位附着白色絮状物,影响鱼体生长,严重时造成消耗性死亡;防治方法:苗种培育过程中科学操作,减少鱼体受伤,及时进行鱼体和水体消毒,加强日常管护,增强体质;c.车轮虫病:主要危 害鱼苗鱼种阶段的云南光唇鱼,会造成爆发性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发黑,消瘦,常聚集于进水口或小群分布于鱼池角落,浮于水体上层,或静止呆滞,或狂躁窜游;防治方法:施用成份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的车轮一次净,预防剂量50ml/亩,每15天全池遍洒一次;治疗剂量80ml/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鱼苗培育前期采取的微肥水式的流水培育方法,解决了云南光唇鱼即需要水质清洁又需丰富天然饵料度过开口摄食难关的矛盾,省去人工收集投喂天然饵料的麻烦。2、鱼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方法简便,易于推广。3、能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光唇鱼种质资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中,除生物饵料需要培养外,其余饲料均为市场购买。病害防治用药均为市场购买。专利技术人于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在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下属的冷水鱼类养殖试验基地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开展云南光唇鱼人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用来培育的鱼苗是由由本专利技术单位开展云南光唇鱼人工繁殖孵出的18.7万尾仔鱼,养至7~8cm时鱼苗成活率达71.6%。【具体实施方式】如下:a.出膜仔鱼暂养出膜仔鱼卵黄囊较大,身体柔弱,容易受机械损伤,需进行暂养以平稳度过内源性营养状态,选用繁殖大棚内面积为6m2内壁贴瓷砖的光滑水泥池作为暂养池。暂养池需用浓度为1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清洗。暂养鱼苗密度为0.3~0.4万尾/m2,水温控制在14°C~18°C,日温差不超过2°C,暂养池水位高度控制为0.3~0.5m,保持微流水,日交换3~4次。在池面铺盖遮阳网,创造阴暗安静的水体环境。及时用虹吸法将卵膜、碎屑、死鱼等吸出,保证池水清洁,为仔鱼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暂养6~8天云南光唇鱼仔全长达9~10cm,卵黄基本消耗待尽,开始平游,准备等待下塘进行鱼苗培育。b.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联动结合鱼苗平游后及时下塘,采取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连动结合。(I)鱼苗平游及下塘:当鱼苗鳔形成后,开始游动或悬浮于水体中上层,说明鱼苗已开始平游。当2/3的鱼苗平游后,投放于室外鱼苗培育池进行开口培育。鱼苗培育池面积I亩,鱼苗下塘选择早上八、九点钟,此时室内暂养池与室外鱼苗培育池塘温差不大。每亩投放鱼苗3万尾。(2)鱼苗开口饵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苗种培育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1出膜仔鱼暂养出膜仔鱼需暂养度过内源性营养状态,选用室内面积为2~6m2内壁贴瓷砖的水泥池作为暂养池;暂养鱼苗密度为0.3~0.4万尾/m2;水温14~18℃,日温差不超过2℃,暂养池保持微流水,水位高度为0.3~0.5m,日交换3~4次;在池面铺盖遮阳网,创造阴暗安静的水体环境;1.2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联动结合a.鱼苗平游及下塘:当2/3的鱼苗平游后,及时投放于室外鱼苗培育池开口培育;鱼苗下塘时间为早上8?9点钟,每亩投放鱼苗2~3万尾;b.鱼苗开口饵料的培养及利用:在云南光唇鱼平游前12天,在鱼苗培育池上水口处的生物饵料培育池中培养生物饵料,即:在培育池底铺底泥15cm以上,将经过发酵且用生石灰消毒后的鸡粪,按每亩200kg堆放于池底,注入池水80cm深,水温15℃时经过10~12天培育,池水变绿,池水中出现大量的藻类和轮虫,即直接将饵料生物培养池中的营养肥水抽注于鱼苗培育池,供刚下塘的鱼苗摄取单胞藻类和轮虫;同时鱼苗培育池仍保持微流水状态,不断缓缓注入清洁水源,控制鱼苗培育池透明度在50~60cm;1.3鱼苗的人工驯食微肥水流水培育8~10天,云南光唇鱼全长达到13~15mm,进行人工驯食,选用蛋白质量百分比为40%的鳗鱼粉料加水搅拌乳化后沿池边泼洒训练鱼苗由摄食天然饵料向人工配饲料过渡,日投喂3次,每亩每次投喂30g;鱼体全长达到18~20mm后,逐渐减少抽注天然饵料培育池的肥水,加大注入洁净水源,控制鱼苗培育池水体透明度为80~90cm;将鳗鱼粉料与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粉料按质量比1:1混合后和水搅拌成糊状,投于食台上供云南光唇鱼啄食,日投喂3次,单次投喂量以1~2小时内吃完为佳;40日龄鱼苗全长达30±5mm,改投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破碎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6%;1.4中后期鱼苗的饲养管理鱼苗全长达50mm以后改投粒径为1mm的蛋白质量百分比为37%的鲤鱼苗种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4%;控制鱼苗培育池水体3~4日交换一次,保持 鱼苗培育池水体透明度达90~100cm;让池壁及池底着生适量丝状藻类供云南光唇鱼刮食;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和清理栏鱼栅;及时清理池塘残饵和杂物,保证进出水口水流通畅;鱼苗100日龄后全长达75±5mm,成活率达71.6%,进入鱼种培育阶段;1.5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苗种培育实行单养,不与其他鱼类混合养殖,以防止带入性鱼病感染;主要病症及防治方法如下:a.细菌性烂鳃:主要症状为鱼体发黑、消瘦,常集聚于进水口或鱼池角落,鳃上粘液增多,常粘着污物,鳃丝肿胀或部分发黑坏死;防治方法:每15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全池遍撒二溴海因片剂,预防剂量为50ml/亩,治疗剂量为80ml/亩,用药后停止进水12h;b.水霉病:主要表现为为鱼体损伤部位附着白色絮状物,影响鱼体生长,严重时造成消耗性死亡;防治方法:苗种培育过程中科学操作,减少鱼体受伤,及时进行鱼体和水体消毒,加强日常管护,增强体质;c.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阶段的云南光唇鱼,会造成爆发性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发黑,消瘦,常聚集于进水口或小群分布于鱼池角落,浮于水体上层,或静止呆滞,或狂躁窜游;防治方法:施用成份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的车轮一次净,预防剂量50ml/亩,每15天全池遍洒一次;治疗剂量80ml/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伦华泽祥陈俊田树魁郑泽芳杨辉明陈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