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及其料流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94728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挤出成型设备中的挤出机头技术领域,尤旨一种主要应用于增强层的钢塑复合管材挤出机头装置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及其料流分配方法。该装置至少包括:口模、分流器、隔流板、内层分流套和浮动型芯等,各部件组合为双腔室串列结构的一对称型分配流道整体机头,该方法通过机头中的分流道、中央分流环、出料口和卸力槽等部件,来实现机头的料流分配;主要解决机头内部如何采用双腔室串列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机头内部为两腔室设计,保证内层物料密实连续;具有两组流量可调的分流道;保证料流环向压力均匀,达到料流分配的均衡性;具有使用方便、可以连续生产、经济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成型设备中的挤出机头领域,尤旨一种主要应 用于增强层的钢塑复合管材挤出机头装置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 机头及其料流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与塑料的复合技术可有效结合二者优势,产生较高的经济 效益。例如目前在塑料管道增强研究开发方面,已出现了铝塑复合 管,敷铜管等一批新型管材。钢塑复合管是近期出现的新型金属增 强型复合管道,其结构为管壁内外层均为塑料,中间夹有一钢衬的 三明治结构。钢衬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管材的承压能力和刚性,可 顶替钢管作建筑承压立管使用,同时因与水接触的内层为塑料材料, 具有普通塑料管材无毒、无污染、耐腐蚀等常规优点。当前这类管 道多采用两步甚至三步法成型工艺成型内层塑料型坯后包敷金属 层及外层,或在金属层内外壁成型塑料层;工艺较复杂,且无法连 续生产。专利02117105. X为钢塑管的连续生产提供了一较好的思路,但 并未给出有效的机头设计。专利02112575. 9给出了一种结构较简单 的机头设计,经分析认为,其直角机头结构环形分流道部分设计加 工难度较高,易导致料流环向分布不均;此外,内层料须通过"穿孔钢管"上的孔进入钢管内部,阻力较大,而内外层料流量无法控 制,致使内外层料流动不同步,无法保证内层物料密实、连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以孔 网钢衬(钢网管)为增强层的钢塑复合管材挤出机头,其中孔网钢 衬位于管壁中部,成型管材内外表面均为塑料层,并通过设计一套 分流道系统的料流分配方法,既具有两组流量可调的分流道,又保 证了料流分配均衡性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及其料流分配 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机头内部如何采用双腔 室串列结构问题;要解决如何具有两组流量可调的分流道问题;要解决如何保证芯模与钢网管的同心度问题;要解决如何保证料流环 向压力均匀,使之达到料流分配的均衡性等有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至少包括 口模、口模压盖、共挤压板、共挤法兰、分流套、分流器、隔流板、 隔流内套、内层分流套、后压盖、浮动型芯和延长套,各部件组合 为双腔室串列结构的一对称型分配流道整体机头,其中一口模由口模压盖固定,共挤压板上设有螺钉调整口模同心度, 共挤法兰由共挤压板固定;一隔流板中心镶嵌有隔流内套,隔流内套支撑钢网管,并与钢 网管之间为同心圆结构,钢网管套在浮动型芯上;外层分流套及内 层分流套分别位于隔流板的两侧,外层分流套及内层分流套上的分 流道形状、尺寸及分布结构完全一致,流道出口分别朝向两个腔室, 两流道入口接入分流器;在内层分流套的尾端装有后压盖,其上孔 径与钢网管外径相匹配,浮动型芯尾部外径与钢网管内径相匹配;浮动型芯末端安装延长套,浮动型芯的轴向位置始终位于机头 中,后压盖中心孔边缘与浮动型芯的尾端倒角为朝向内腔结构。所述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分流套包括料流入口、 分流道、中央分流环、出料口和卸力槽,其中料流入口、分流道、中央分流环、出料口和卸力槽设置在外层 分流套上,料流入口的一端与分流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 接,分流道末端与中央分流环相连接,中央分流环与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分流器有两支管,两支 管中的一支上设有流量调节机构,并设有一旋塞调节其中一路的流 量大小,分为两路的料流因分流器为对称设计的连接结构,为调换 安装方向,流量调节的一路支管接入内层分流套或外层分流套的分 流道中。所述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钢网管为增强层的钢塑 复合管材挤出机头,其中孔网钢衬位于成型管材管壁中部,成型管 材内外表面均为塑料层。所述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分流道对称设有一半圆 弧型的主分流道和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型的二级分流道,料流由入口 至出口距离相等;料流入口与分流道的联通位置,位于主分流道半 圆弧型的弧顶,二级分流道与主分流道同心对置,且半径小于主分 流道的半径,其弧顶分别与主分流道端点对齐;主分流道与两个二 级分流道间通过两段长度相同的直流道联通, 一端联通主分流道路 径端点,另一端联通二级分流道路径弧的弧顶;二级分流道同心置有一中央分流环,其路径形状为圆型,半径 小于二级分流道的半径,分流环与二级分流道通过四个长度相同的 直流道联通,其路径分别延分流环半径方向并通过二级分流道端 点,料流分四路均匀充满中央分流环。所述的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出料口均匀分布在中央 分流环圆周上,数量至少为8个, 一端与中央分流环联通,另一端 分别与各腔室相连接。一种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的料流分配方法,该方法通 过机头中的口模、口模压盖、共挤压板、共挤法兰、外层分流套、 分流器、隔流板、隔流内套、内层分流套、后压盖、浮动型芯、延 长套、钢网管、料流入口、分流道、中央分流环、出料口和卸力槽, 来实现机头的料流分配,该料流分配的具体工作步骤是步骤l.供料钢网管由孔网钢带在钢网管成型焊机上巻制并焊接,成型好 的钢网管由机头一端进入,挤出机由侧面向机头供料;由挤出机送入机头的料流由分配器分别进入外层分流套及内 层分流套的分流道系统;步骤2.固定在巻管机上芯模尾部装有一导向套筒,为保持芯模在机头中的水平位置, 导向套筒由牵引杆牵拉,该牵引杆穿过焊接好的钢网管,从钢网管尚未闭合焊接的部分穿出,固定在巻管机上; 步骤3.进入分流道系统在分流道中,料流先在主分流道中被平均分为两路进入二级 分流道;料流在二级分流道中,被均分为四路进入中央分流环; 步骤4.进入各腔室经2次平均分配后,通过均布置在中央分流环周向的8个出 料口,经第3次平均分配后,进入各腔室; 步骤5.内层进料钢网管穿入机头后,延其运动方向的第一腔主要针对内层进 料,料流经由钢网管上的孔进入其内部充填密实; 步骤6.补料保压形成外层随钢网管向前运动,进入第二腔对内层补料保压并形成外层; 步骤7.复合成型在机头中钢网管与进入各腔室的塑料复合后,经机头口模、 浮动型芯成型后进入冷却定型箱;步骤8.料流分配的均衡性分配器可调节两腔料流的流量比例,流道入口至各出口的距 离完全一致,完成料流分配的均衡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机头内部为两腔室设计,两腔分 别形成钢塑管内层及外层;中间隔断既可对孔网钢衬有定位作用, 又可增加内层供料腔室的料流压力,保证内层物料密实连续;具有 两组流量可调的分流道,分别对两腔进行供料;机头进料口处设置 分配器,使两组流道的流量分配可调,易于保证内外层料流的压力 一致与流动的同步性;各流道由料流入口至机头内各腔室出口处距 离一致,且环向均匀分布,保证料流环向压力均匀;具有一浮动芯 模,尾部牵拉固定。芯模上设有流线型定位销,可保证芯模与钢网 管的同心度;具有使用方便、可以连续生产、经济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流套的结构示意附图中标号说明 卜口模;2— 口模压盖;3— 共挤压板; 4一共挤法兰;5— 分流套;6— 分流器;7— 隔流板;8—隔流内套; 9一内层分流套;10— 后压盖;11— 浮动型芯;13—钢网管; 14一料流入口;15— 分流道;16— 中央分流环;17— 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步挤出成型钢塑复合管机头,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括:口模(1)、口模压盖(2)、共挤压板(3)、共挤法兰(4)、分流套(5)、分流器(6)、隔流板(7)、隔流内套(8)、内层分流套(9)、后压盖(10)、浮动型芯(11)和延长套(12),各部件组合为双腔室串列结构的一对称型分配流道整体机头,其中:一口模(1)由口模压盖(2)固定,共挤压板(3)上设有螺钉调整口模同心度,共挤法兰(4)由共挤压板(3)固定;一隔流板(7)中心镶嵌有隔流内套(8),隔流内套(8)支撑钢网管(13),并与钢网管(13)之间为同心圆结构,钢网管(13)套在浮动型芯(11)上;外层分流套(5)及内层分流套(9)分别位于隔流板(7)的两侧,外层分流套(5)及内层分流套(9)上的分流道形状、尺寸及分布结构完全一致,流道出口分别朝向两个腔室,两流道入口接入分流器(6);在内层分流套(9)的尾端装有后压盖(10),其上孔径与钢网管(13)外径相匹配,浮动型芯(11)尾部外径与钢网管(13)内径相匹配;浮动型芯(11)末端安装延长套(12),浮动型芯(11)的轴向位置始终位于机头中,后压盖(10)中心孔边缘与浮动型芯(11)的尾端倒角为朝向内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脱振军倪锦平柴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