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7202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膜,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刮伤层、第一基材层、金属层、合成胶层、第二基材层、粘胶层和保护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金属层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基材层,既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阳光线和可见光的红外线,隔热效果显著,又能更好的保护镀膜层,防止其氧化,提高了产品的寿命,从而可适用于要求更高的场所;粘胶层使得隔热膜与玻璃表面结合更加牢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膜。
技术介绍
隔热膜的主要用途是在阻碍热能的流动。隔热膜不仅广泛使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上,也大量使用在建筑物上。据统计,在一般的商业大楼中,和空调相关的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47%。因此,降低空调的用电需求,对于节省大楼运作成本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太阳光中的红外线部分是自然界最主要的热原。太阳光(特别是其中的红外线部分)进入商业大楼内部后,会使得室内温度提高。因此,需要空调来降低温度。为降低进入建物内的太阳辐射,一般会在商业大楼的窗户贴上隔热膜。然而,隔热膜除了能够阻挡太阳光中的红外线部分,也会阻挡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而导致商业大楼内部空间的亮度降低。聚四氟乙烯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有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热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膜,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刮伤层、第一基材层、金属层、合成胶层、第二基材层、粘胶层和保护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进一步地,金属层为镍、金、钛、银、铝及其合金镀层。进一步地,粘胶层为丙烯酸类、硅胶类、热熔胶类或环氧树脂类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金属层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基材层,既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阳光线和可见光的红外线,隔热效果显著,又能更好的保护镀膜层,防止其氧化,提高了产品的寿命,从而可适用于要求更高的场所;粘胶层使得隔热膜与玻璃表面结合更加牢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刮伤层,2.第一基材层,3.金属层,4.合成胶层,5.第二基材层,6.粘胶层,7.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隔热膜,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刮伤层1、第一基材层2、金属层3、合成胶层4、第二基材层5、粘胶层6和保护膜7,第一基材层2和第二基材层5为聚四氟乙烯薄膜。金属层3为镍、金、钛、银、铝及其合金镀层,粘胶层6为丙烯酸类、硅胶类、热熔胶类或环氧树脂类胶层。聚四氟乙烯薄膜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撕裂性,能阻止外力冲击、具有很好的防爆效果。金属层3主要起反射红外线和一定的可见光的作用,即主要起隔热和窗外不易透视的作用。金属层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2和第二基材层5之间,无论是贴合时,还是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刮伤或磨损金属层3;第一基材层2外设置一层防刮伤层1,避免因意外对第一基材层2的刮伤,从而引起金属层3的氧化。粘胶层6为与玻璃等材料贴合之用,揭开保护膜7即可直接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膜,其特征是: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刮伤层、第一基材层、金属层、合成胶层、第二基材层、粘胶层和保护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膜,其特征是: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刮伤层、第一基材层、
金属层、合成胶层、第二基材层、粘胶层和保护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
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林刘鲸朱加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