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7200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包括本体,本体为层次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所述的表处层上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的纹路凸出于表处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观新颖,采用特殊工艺生产,专用于半挂车/卡车顶篷、顶帘或帐篷的PVC篷布。其特殊在于不仅经向、纬向抗拉强度高,而且斜面0-90度之间任何角度抗拉强度和延伸性都相当稳定,比一般的单层基布增强的篷布尺寸稳定。有效防止卡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转弯时所产生的拉伸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制造成的半挂车/卡车顶篷专用增强材料,有效填补国内外空白,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门针对国外半挂车XL测试设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特殊结构的工艺生产,设有经向纬向斜方向尺寸稳定增强的,专用于半挂车/卡车顶篷、顶帘或帐篷的PVC篷布。
技术介绍
现有半挂车、卡车顶篷篷布产品斜向本身没有增强,仅靠外加织带式钢丝增强,卡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转弯时易产生拉伸变形,造成交通事故。本技术专门针对国外相关专利而设计的,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制造成的半挂车/卡车顶篷专用增强材料,有别于现有国外专利的产品,有效避免专利侵权,填补国内外空白,此专利专门针对国外半挂车XL测试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卡车顶篷布。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半挂车、卡车篷布产品斜向本身没有增强,仅靠外加织带式钢丝增强,卡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转弯时易产生拉伸变形,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层次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所述的表处层上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的纹路凸出于表处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依次通过贴合式涂层工艺贴合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经向、纬向抗拉强度高,而且斜面0-90度之间任何角度抗拉强度和延伸性都相当稳定,比一般的单层基布增强的篷布尺寸稳定。外观新颖,有效防止卡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转弯时所产生的拉伸变形。本技术专门针对国外相关专利而设计的,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制造成的半挂车/卡车顶篷专用增强材料,有别于现有国外专利的产品,有效避免专利侵权,填补国内外空白,此专利专门针对国外半挂车XL测试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普通PVC篷布与本例PVC篷布抗拉强度稳定方向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为层次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下表面层9、下基布层8、中间层7、上基布层6、上表面层5和表处层4,所述的表处层4上表面设有纹路2,所述的纹路2凸出于表处层4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层9、下基布层8、中间层7、上基布层6、上表面层5和表处层4依次通过贴合式涂层工艺贴合为一体。所述的表处层4为亚克力或PVDF材质制成,所述的上表面层5表面为平面,即为镜面/消光,所述的下表面层9表面为平面,即为镜面/消光,所述的上基布层6为涤纶或尼龙纤维基布或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基布材质制成,所述的下基布层8为涤纶或尼龙纤维基布或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基布材质制成,所述的上表面层5、下表面层9和中间层7为PVC材质制成。所述的纹路2凸出于表处层的上表面,使其表处层的上表面形成凹凸结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层次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所述的表处层上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的纹路凸出于表处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依次通过贴合式涂层工艺贴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卡车顶篷布,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层次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所述的表处层上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的纹路凸出于表处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层、下基布层、中间层、上基布层、上表面层和表处层依次通过贴合式涂层工艺贴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处层为亚克力或PVDF材质制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逸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宏远产业用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