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方法为:1)建立一事件多模响应模型,将事件划分为多个级别;2)当一节点采集数据位于某级别事件对应的采样值区间时,构造一事件消息并将其广播到物联网中;3)其他节点接收到该事件消息后,判断本地是否已缓存在该事件消息;如果是,则忽略该消息,否则将其缓存在本地并确定自己的响应级别及上报频率,同时将本节点标识与地址添加到消息路径列表后继续广播;4)根据节点的级别构建层化多叉树结构,对该事件构建一完整链路;5)完整链路中的节点根据其响应级别对应的数据上报频率将该事件的数据向上一级节点发送,直到sink节点。本专利技术实现节点的多模响应和网络的快速组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网、物联网
,涉及一种随态自适应的传感器网自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在环境监测、消防、安全监控等领域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技术介绍
“感知世界”是当前物联网核心应用价值之一。结合海量先进传感器、新一代高速网络等手段,物联网在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物联网背景下组织海量异构传感器实现有效的态势感知成为当前跨传感器与物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事件驱动的随态自适应的传感器组织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一事件多模响应模型,该事件多模响应模型中将事件划分为多个级别,每一级别对应一采样取值区间和一数据上报频率;2)物联网各传感器节点按照该事件多模响应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当一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位于某级别事件对应的采样值区间时,该传感器节点构造一事件消息并将其广播到物联网中;该传感器节点称为该事件的初始节点,其响应级别为该事件的级别;3)物联网中其他传感器节点接收到该事件消息后,判断本地是否已缓存在该事件消息;如果是,则忽略该事件消息,否则将该事件消息缓存在本地并根据当前采集数据确定自己的响应级别及对应的数据上报频率,同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晧明,丁治明,张天为,徐怀野,刘奎恩,许佳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