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准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205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纤准直器,包括相互对接的光纤和石英透镜,其中光纤的表面设有涂覆层,还设有无涂覆层的对接端;石英透镜设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输入端与光纤的对接端平整熔接为一体,输出端则为一聚焦透镜,通过对聚焦透镜曲率半径的调整,从而实现对光纤准直器各参数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简单,结构紧凑,可以适用于大功率的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纤准直器,包括相互对接的光纤和石英透镜,其中光纤的表面设有涂覆层,还设有无涂覆层的对接端;石英透镜设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输入端与光纤的对接端平整熔接为一体,输出端则为一聚焦透镜,通过对聚焦透镜曲率半径的调整,从而实现对光纤准直器各参数的调整。本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简单,结构紧凑,可以适用于大功率的激光输出。【专利说明】一种光纤准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准直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光纤准直器。
技术介绍
光纤准直器是光无源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同时也是制作其他多种微型光无源器件的基础,如起偏振器、隔离器、分光器、滤波器、光开关及波分复用器等。目前采用的光纤准直器结构是将光纤置于透镜(常见的透镜有GRIN Iens和C-1ens)的焦平面上,通过空间耦合的方式,实现将光纤端面出射的发散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或者将平行光束会聚焦耦合到光纤中。常用的光纤准直器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01为光纤,102为光纤101与光纤毛细管构成的光纤头,103为光学准直透镜,104为固定光纤头102和准直透镜103的套管,105为光纤头和准直透镜之间的空气隙,106为固定光纤的环氧树脂胶,通过调整光纤头的位置,使其置于光学准直透镜103的焦点处,即可制得光纤准直器。由于采用空间耦合的结构,光纤和透镜间存在空气间隙,因此对制作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光纤端面和透镜焦平面对不准,以及光纤轴与透镜光轴失配的现象,从而影响准直器的输出耦合效率和光束质量。另外,在激光输出时,特别是大功率激光输出,光纤输出端面往往由于点功率密度过高而产生损伤和形变,限制了这种结构的准直器在激光器,特别是大功率激光器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制作简单、结构紧凑、耦合效率高、可承受大功率激光传输的光纤准直器对于光通信系统性能的提升、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不仅能够应用于低功率的激光输出,也能应用于大功率激光输出,耦合效率高的新型的光纤准直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纤准直器,包括光纤和透镜。其中,光纤的表面设有涂覆层,其一端为无涂覆层的对接端;透镜可以采用石英透镜,该石英透镜呈圆柱状体,且圆柱直径大于光纤直径,透镜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光纤的对接端熔接为一整体,且光纤的纤芯与透镜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输出端为聚焦透镜。所述石英透镜的表面可以镀一层低反射率膜也可以不镀膜。其输出端的端面需要抛磨平整,该端面可以是锥形面,也可以是平面。所述输出端的聚焦透镜可以是球面透镜,也可以是非球面透镜。所述石英透镜的直径、球面透镜或非球面的曲率半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所述石英透镜。其输入端的端面需要抛磨平整,该端面可以是锥形面,也可以是平面。所述输出端的聚焦透镜可以是球面透镜,也可以是非球面透镜,表面可以镀一层增透膜也可以不镀膜。所述石英透镜的直径、球面透镜或非球面的曲率半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所述光纤与石英透镜的熔接可以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如激光焊接,也可以采用电弧放电方式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使得光纤准直器的制作工艺简单易行,并且结构紧凑,通过石英透镜和光纤直接熔接的方式,光纤输出端面和透镜之间不存在空气间隙,当传输大功率激光时,光纤端面输出的光束可以直接经过石英透镜扩束,降低了光束的点功率密度,光纤端面与透镜端面不容易产生形变和损伤,保护了光纤与透镜的端面,因此使得光纤准直器不仅仅可以适用于低功率的光纤激光器输出,还可以适用于大功率光纤激光器输出,应用范围广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光纤准直器,包括位于左侧的输出光纤301和位于右侧的透镜201。本实施例中,输出光纤301采用了双包层光纤,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纤芯304、包层303、涂覆层302。透镜201采用圆柱形的石英透镜,其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且石英透镜的直径大于光纤的直径,石英透镜具体直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输出的光斑直径来选择。输入端的端面可以为锥形面,还可以为平面,输出端202可以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石英透镜的表面可以镀一层低反射率膜,低反射率膜的反射率小于0.3%,镀低反射率膜可以提高光的传输效率,使准直器的光传输效率更高,从而达到的效果更好。对接时,由于涂覆层采用聚合物材料制成,承受不了熔接的高温,因此输出光纤的一端需要剥去涂覆层302,形成无涂覆层的对接端305,并且对接端305的端面要切割平整,便于熔接。相对应的,石英透镜201的输入端也抛磨平整,然后与光纤的对接端直接熔接成一个整体,并且熔接后的整体中光纤纤芯304和石英透镜201中心是对准的,这样光纤输出的高斯光束才能经过石英透镜的变换,对石英透镜输出的光束进行准直。石英透镜的输入端可以是由透镜截面形成的一个光滑平面,但是对于不同的准直器,石英透镜的直径可能会很大,使得纤芯与石英透镜的中心很难对准,制作难度很高,因此,石英透镜的输入端还可以做成一个锥形,减少熔接平面的直径,大大降低制作的难度。在上述对接过程中,将输出光纤与透镜中心对齐地熔接为一个整体,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点,这样光纤和空气没有直接分界面,不会因光功率太大而损坏光纤和透镜的端面,因此,可以应用在大功率激光输出中,并且,还提高了准直器的输出耦合效率和光束质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与透镜对接时,不容易对准,且光纤周与透镜轴失配的缺点。在本实施例中,该双包层光纤的纤芯直径为25 um,包层直径为250 um,石英透镜的直径为4 mm,其总体长度为15mm。通过调整石英透镜输出端202的曲率半径,可以获得该光纤准直器的束腰光斑直径为0.7 mm,工作距离为150 mm,发散角为2.0 mrad。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纤,其表面设有涂覆层,其一端为无涂覆层的对接端; 一圆柱形透镜,其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所述透镜的输入端与光纤的对接端熔接为一整体,且光纤的纤芯与透镜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透镜的输出端为聚焦透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直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输入端的端面为锥形面或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直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输出端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直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表面镀有反射膜,反射膜的反射比率小于0.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直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双包层光纤,其纤芯直径为25um,包层直径为250um ;所述透镜为石英透镜,其直径为3mm,长度为15mm。【文档编号】G02B6/255GK103454730SQ201310442191【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纤,其表面设有涂覆层,其一端为无涂覆层的对接端;一圆柱形透镜,其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所述透镜的输入端与光纤的对接端熔接为一整体,且光纤的纤芯与透镜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透镜的输出端为聚焦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典郑家容叶铭森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