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源及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浦源及激光器,其中泵浦源包括底座、用于发射第一激光束的第一激光发生模块、用于发射第二激光束的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过渡跳线、第一聚焦透镜以及第二聚焦透镜,底座上设有封装槽,底座的侧壁上穿设有光输出跳线,光输出跳线具有用于接收激光束的第一接收端,过渡跳线包括第二接收端以及与第二接收端连接且正对第一接收端的输出端,第一聚焦透镜正对第一接收端,第二聚焦透镜正对第二接收端,第二激光束耦合至第二接收端内后从输出端射出,第一聚焦透镜用于将第一激光束与第二激光束聚焦耦合至第一接收端内。第一激光束通过过渡跳线以点光源的形式输出,可以有效降低激光束偏移或部分偏移光输出跳线的纤芯的可能性。可能性。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浦源及激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浦源,以及具有该泵浦源的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2.0μm波段激光器(1904~2040nm)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激光医疗、聚合物激光焊接和处理、有机物微量测量等领域,且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激光光源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种激光器的工作过程一般是首先通过几个到几百个COS (ChiponSubmount,激光芯片)产生激光,之后经过光学整形和合束,然后通过聚焦透镜会聚成很细的斑状光束,以光纤能接收的角度直接投射到光纤一端的纤芯上,在光纤中传输并从光纤的另一端输出。
[0003]但是,在现有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光纤的纤芯直径本身比较小,一般为几百微米或者更小,导致投射光束难以对准纤芯的入射端,容易出现投射光束偏移纤芯的情况,因此,在利用细小光纤对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做光纤耦合时,投射光束容易偏移或部分偏移纤芯的入射端。
[0004]对于目前常用的2.0μm波段激光器而言,其泵浦源为工作波长一般为793nm 的泵浦源,制作该泵浦源的COS的发光区很大,发散角也很大,要想将此激光耦合进芯径很小的光纤,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浦源及激光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COS发射的激光耦合进芯径很小的光纤时,激光容易偏移或部分偏移纤芯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泵浦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封装槽;
[0008]光输出跳线,设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光输出跳线具有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且用于接收激光束的第一接收端;
[0009]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设于所述封装槽内,用于发射第一激光束;
[0010]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设于所述封装槽内,用于发射第二激光束;
[0011]过渡跳线,设于所述封装槽内,所述过渡跳线包括第二接收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接收端连接且正对所述第一接收端的输出端;
[0012]第一聚焦透镜,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一激光束的光路上且正对所述第一接收端;
[0013]第二聚焦透镜,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二激光束的光路上且正对所述第二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激光束并将所述第二激光束耦合至第二接收端内;
[0014]其中,所述第二激光束耦合至所述第二接收端内后从所述输出端射出,并射入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内,所述第一聚焦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束聚焦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端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激光发生模块发射第二激光束,第二激光束经过第二聚焦透镜耦合至过渡跳线的第二接收端,由于输出端的截面尺寸较小,其截面大小相当于肉眼可见的一个点,因此第二激光束经过过渡跳线后会以点光源的形式从输出端处输出,然后与第一激光发生模块发射的第一激光束汇聚,第一聚焦透镜将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耦合至第一接收端内,最终耦合后的激光束通过光输出跳线输出;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直接通过透镜将两束状激光耦合的方式,相关技术中的束状激光的光斑面积较大,而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激光束通过过渡跳线以点光源的形式输出,该点光源射出的激光束的光斑面积小于束状激光的光斑面积,便于其与第二激光束汇聚耦合至第一接收端内,可以有效降低激光束偏移或部分偏移光输出跳线的纤芯的可能性。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浦源还包括第一反射组件,所述第一反射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一聚焦透镜之间的光路上,所述第一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束偏转射入至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反射组件可以将第一激光发生模块发射的第一激光束的光路偏转一定角度,实现对第一激光束的光路进行改变,以便于泵浦源可以基于不同的光路进行光学结构设计。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浦源还包括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束偏转射入至所述第二聚焦透镜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反射组件可以将第二激光发生模块发射的第二激光束的光路偏转一定角度,实现对第二激光束的光路进行改变,以便于泵浦源可以基于不同的光路进行光学结构设计。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封装槽槽底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包括多个激光发光单元、多个快轴准直镜、多个慢轴准直镜、多个布拉格光栅以及多个反射镜;各所述激光发光单元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快轴准直镜、一个所述慢轴准直镜、一个布拉格光栅以及一个反射镜位于X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快轴准直镜的光轴、所述慢轴准直镜的光轴以及所述布拉格光栅的光轴重合,且对准相应的所述激光发光单元的发光面,所有的所述激光发光单元在Z轴方向上高度错落,所有的所述反射镜在Y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在Z轴方向上高度错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激光发生模块发射的第二激光束经过快轴准直镜实现其在快轴方向上准直,然后经过慢轴准直镜实现其在慢轴方向上准直,接下来经过布拉格光栅实现其波长的锁定,最后被反射镜反射至第二聚焦透镜处进行耦合;各快轴准直镜、各慢轴准直镜、各布拉格光栅以及各反射镜的型号规格以及位置关系可根据不同的激光输出要求进行定制,以实现输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激光。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浦源还包括偏振合束器,所述偏振合束器设于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的光路上,所述偏振合束器用于将多个所述激光发光单元发出的经准直的多个平行光束合为一束准直平行光。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振合束器可以将多个激光发光单元发出的经准直的多个平行光束合为一束准直平行光,以便于将多束平行光束转化为一束准直平行光再经过第二聚焦透镜耦合至第二接收端内。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封装槽槽底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所述第一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以与Y轴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收端、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所述第二接收端以及所述输出端位于X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接收端的光轴、所述第一聚焦透镜的光轴、所述第二聚焦透镜的光轴、所述第二接收端的光轴以及所述输出端的光轴重合。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激光发生模块与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以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第一接收端、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第二接收端以及输出端位于X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使得第一激光发生模块与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与X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布置的其余光学元器件可以紧挨着,不会因为以一定夹角布置而形成空余间隙,使得泵浦源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减小泵浦源的设计尺寸。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浦源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穿设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器与第一激光发生模块和第二激光发生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将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浦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封装槽;光输出跳线,设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光输出跳线具有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且用于接收激光束的第一接收端;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设于所述封装槽内,用于发射第一激光束;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设于所述封装槽内,用于发射第二激光束;过渡跳线,设于所述封装槽内,所述过渡跳线包括第二接收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接收端连接且正对所述第一接收端的输出端;第一聚焦透镜,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一激光束的光路上且正对所述第一接收端;第二聚焦透镜,设于所述封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二激光束的光路上且正对所述第二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激光束并将所述第二激光束耦合至第二接收端内;其中,所述第二激光束耦合至所述第二接收端内后从所述输出端射出,并射入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内,所述第一聚焦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束聚焦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端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还包括第一反射组件,所述第一反射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一聚焦透镜之间的光路上,所述第一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束偏转射入至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还包括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束偏转射入至所述第二聚焦透镜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源,其特征在于,以封装槽槽底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所述第二激光发生模块包括多个激光发光单元、多个快轴准直镜、多个慢轴准直镜、多个布拉格光栅以及多个反射镜;各所述激光发光单元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快轴准直镜、一个所述慢轴准直镜、一个布拉格光栅以及一个反射镜位于X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快轴准直镜的光轴、所述慢轴准直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