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无锡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泵浦铌酸锂波导光子集成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79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子集成与光波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泵浦铌酸锂波导光子集成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光子集成器件中的边发射激光器泵浦LNOI光波导激光器中的铌酸锂波导能自发振荡激光输出,在铌酸锂波导两端刻蚀光栅形成谐振腔,能诱导光学波导内的稀土离子实现能级跃迁,输出对应波长的激光,从而达到耦合效率高的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泵浦铌酸锂波导光子集成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子集成与光波导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泵浦铌酸锂波导光子集成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铌酸锂(LN)晶体具有宽的透射窗口(0.35~5μm)、高的非线性系数(30pm/V)、高的折射率(~2.2)和大的电光系数(30.8
×
1012m/V),是光子集成器件衬底材料的重要候选者,被誉为“光子学中的硅”。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铌酸锂衬底的光子结构一直非常难以制备,这主要是由于铌酸锂晶体具有稳定的物理与化学特性,无法像类似半导体光刻技术那样对其进行精密刻蚀,且铌酸锂晶体属于间接带隙材料,要实现电泵浦发光很困难。因此一般通过在铌酸锂薄膜(LNOI)上掺杂稀土离子的方式实现光致发光。然而传统的掺杂稀土LNOI激光器都是基于微盘腔开展的,微盘腔主要通过锥形光纤耦合的方式进行泵浦和信号的提取,这存在耦合的不确定性、后期与其他功能器件无法集成到同一片上的局限性。此外,通过光纤或者光芯片与LNOI基光波导的光互连,也会存在耦合困难、耦合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泵浦铌酸锂波导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由p型衬底(4)、边发射激光器(22)、LNOI光波导激光器(21)、p面电极(20)和n面电极(19)组成,其中,p型衬底(4)上方从左到右依次溅射p面电极(20)、键合边发射激光器(22)和LNOI光波导激光器(21),n面电极(19)溅射在边发射激光器(22)表面;所述LNOI光波导激光器(21)从上到下依次为光刻胶、铌酸锂衬底(1)和SiO2层(2),在铌酸锂衬底(1)内注入一层离子注入损伤层(3),条形波导结构图案(25)通过光刻胶刻蚀在铌酸锂衬底(1)表面,所述条形波导结构图案(25)中含有铌酸锂波导(7),后向光栅(10)和前向光栅(11)透过条形波导结构图案(25)两端刻蚀在铌酸锂衬底(1)内,在铌酸锂衬底(1)中注入稀土离子使稀土离子分散在铌酸锂衬底(1)中,并在左侧设有端面(24);所述边发射激光器(22)在右侧设有出光口(23),出光口(23)对着LNOI光波导激光器(21)中的端面(24),使边发射激光器(22)出射的激光泵浦稀土离子能级跃迁发出的光子在前后光栅(10、11)内发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波导结构图案(25)从左到右依次为铌酸锂波导输入端(9),第二锥形过渡波导(8),铌酸锂波导(7),第一锥形过渡波导(6),铌酸锂波导输出端(5);其中后向光栅(10)刻蚀在第一锥形过渡波导(6)左侧,前向光栅(11)刻蚀在第二锥形过渡波导(8)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铌酸锂波导(7)和铌酸锂波导输入端(9)的长度L2为≥20μm,宽度w为200nm~1000nm,第一锥形过渡波导(6)和第二锥形过渡波导(8)的长度L1为≥20μm,宽度M为0.5μm~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发射激光器(22)从上到下依次溅射n面电极(19),沉积n型衬底(4

)、n型缓冲层(12)、n型限制层(13)、n型波导层(14)、量子阱有源区(15)、p型波导层(16)、p型限制层(17)和p型接触层(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离子为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或钇离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子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衬底(4)和n型衬底(4

)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王青赵东于庆南张黎可李晓东胡长雨曹燚任乐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