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所述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对地震波偏移成像质量的定量评估,提高了地震采集资料的保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所述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对地震波偏移成像质量的定量评估,提高了地震采集资料的保真度。【专利说明】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地震勘探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在平原地区资源日益减少的形势下,开发利用山地油气资源是解决能源接替的途径之一。西部复杂山地地区是勘探程度较低的油气富集地区,近20多年来,适应山地地震勘探的装备不断研制成功,地球物理技术和计算技术也不断进步,这推动了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西部山地地区的油气发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山地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均很复杂,对地震勘探设备和地震勘探技术的要求高,因此许多常规的地震勘探技术无法适用于山地地区。山地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基础,野外采集地震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勘探效果,而采集地震数据的准确设计是数据采集成功的关键。如今山地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设计方法正在飞速发展,现代地震勘探的震源和接收器数量在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山地地震勘探工作条件和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现有的山地地震勘探方法还存在许多理论方法和技术上的问题。即,由于山地起伏地形,地震勘探的震源和接收器具有明显的高程差异,进而影响地震观测系统的偏移成像效果。具体地说,起伏地表条件对地震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实质上为起伏地表所带来的偏移噪音。参照图1,图1是山地起伏地表的示意图。山地起伏地形往往会导致地震波传播能量的不均匀,进而影响目标点位置地震波成像效果。其通常的表现方式为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与信噪比质量的降低。因此,山地起伏地形是目前影响山地地震勘探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严重的山地起伏地形会严重干扰地震波成像效果,掩盖或削弱真正的反射信号,影响地震解释工作的准确性。然而,目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评价方法均无法实现山地起伏地表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评价。因为无法定量比较各种不同起伏地表对三维地震成像效果的影响,所以也无法直接从最终成像效果的角度指导起伏地表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评估方法无法适用于山地复杂地表条件的缺陷,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地起伏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快速定量评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地震观测系统数据可包括炮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检波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计算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的步骤可包括:根据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计算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其中,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公式为【权利要求】1.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 (2)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 (3)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 (4)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 (5)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震观测系统数据包括炮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检波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改进的克 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计算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 其中,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计算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的步骤包括: 将Ar取炮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设置为炮点传播算子,将取炮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的共轭设置为炮点聚焦算子,将Ar取检波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设置为检波点传播算子,并将取检波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的共轭设置为检波点聚焦算子; 通过将炮点传播算子与炮点聚焦算子相乘来获得炮点偏移成像系数; 通过将检波点传播算子与检波点聚焦算子相乘来获得检波点偏移成像系数; 通过将炮点偏移成像系数与检波点偏移成像系数相乘来获得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包括振幅和相位信息。6.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导入单元,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 排序单元,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 选择单元,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 计算单元,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单元,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地震观测系统数据包括炮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检波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计算单元根据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计算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 其中,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计算单元将Ar取炮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设置为炮点传播算子,将取炮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时的改进的克希霍夫波场延拓算子的共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评价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成像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导入地震观测系统数据;(2)根据面元位置,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炮检对进行重新排序;(3)设置目标区域并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多个目标点位置;(4)对选择的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每个目标点位置执行以下步骤: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每一组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并将地震观测系统数据中的所有炮检对在目标点位置的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相加,得到该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5)根据目标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置的最终地震波偏移成像系数,绘制目标区域地震波偏移成像分布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政,李亚林,王勤耕,何光明,陈爱萍,敬龙江,陈燕雄,童涛,邹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