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26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待观测地区进行地震实验,获取地震资料数据,提取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及原始资料信噪比;根据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和地质任务频率确定面元大小和最大炮检距;根据叠加剖面信噪比和原始资料信噪比确定有效覆盖次数;根据有效覆盖次数、面元大小确定实验覆盖密度;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有效覆盖密度及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覆盖密度;根据新三维观测系统覆盖密度、面元大小、炮检距及以往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分布进行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勘探成本,实施高密度地震勘探,满足对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有效利用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构造相对简单的油藏已经通过常规地震勘探技术得到发现、落实和开发。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一些油田已经进入高精度地震勘探阶段,要求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落实高陡构造、复杂断块、低幅度构造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及隐蔽岩性油藏识别、油气储层预测及裂隙发育带识别等。要解决这些地震勘探难题,需要发展应用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核心是按照充分、均匀和对称的空间采样原则,保证地震信号和噪声波场的原始性。具体做法是通过密集空间采样,尽可能地提高叠前成像空间数据的充分性、均匀性和对称性,从而为获取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成果数据奠定资料基础,为叠前偏移成像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实施提供充分必要条件。但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实施势必会造成高成本投入,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发展为高密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经济可行性,但却受限于地形条件。针对地形复杂的山地、沼泽等区域,设计常规的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现有的投资根本无法实现,从而也制约了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地上、地下双复杂区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不考虑与以往三维地震的结合,根据地震成像需要,设计相应的覆盖密度。这样的高密度观测系统一是成本很高,二是在处理阶段结合以往地震资料处理时,可能面临面元属性的不一致性造成地震数据体的不均性问题,使得不能充分发挥以往地震资料对成像的有益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老资料相结合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以新老三维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和对称性为基础,进行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包括:对待观测地区进行地震实验,获取地震资料数据;根据地震资料数据提取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及原始资料信噪比;根据所述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和地质任务的频率确定面元大小和最大炮检距;根据叠加剖面信噪比和所述原始资料信噪比确定有效覆盖次数;根据所述有效覆盖次数、面元大小确定实验覆盖密度;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根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实验覆盖密度和下式(1)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Dn=D-DO其中,Dn为确定的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D为所述实验覆盖密度,DO为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包括:根据所述面元大小和部署边界坐标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的原点坐标;根据所述原点坐标、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和炮检距对新三维观测系统和以往三维观测系统进行统一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原点坐标、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和炮检距对新三维观测系统和以往三维观测系统进行统一线束划分包括:通过所述原点坐标或离原点最近的满覆盖坐标错动新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的整数倍与以往三维观测系统面元重合;通过炮点错动新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的整数倍实现以往三维炮点与新三维炮点的不重合,以实现新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装置,包括:资料获取模块,用于对待观测地区进行地震实验,获取地震资料数据;资料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地震资料数据提取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及原始资料信噪比;面元大小和最大炮检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和地质任务的频率确定面元大小和最大炮检距;有效覆盖次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叠加剖面信噪比和所述原始资料信噪比确定有效覆盖次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覆盖次数和面元大小确定实验覆盖密度;观测系统覆盖密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观测系统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密度确定模块根据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实验覆盖密度和下式(1)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Dn=D-DO其中,Dn为确定的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D为所述实验覆盖密度,DO为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观测系统建立模块包括:原点坐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面元大小和部署边界坐标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的的原点坐标;观测系统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点坐标、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和炮检距对新三维观测系统和以往三维观测系统进行统一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观测系统建立单元包括:原点错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原点坐标或离原点最近的满覆盖坐标错动新三维观测系统面元的整数倍与以往三维观测系统面元重合;炮点错动单元,用于通过炮点错动三维面元的整数倍实现以往三维炮点与新三维炮点的不重合,以实现新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有效利用以往三维地震资料,降低勘探成本,实施高密度地震勘探,满足低信噪比复杂构造高精度地震勘探对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需要。本专利技术针对地质任务对地震数据覆盖密度的需求,通过采用新老三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在不提高勘探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增加覆盖密度,满足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需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对待观测地区进行地震实验,获取地震资料数据;根据地震资料数据提取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及原始资料信噪比;根据所述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和地质任务的频率确定面元大小和最大炮检距;根据叠加剖面信噪比和所述原始资料信噪比确定有效覆盖次数;根据所述有效覆盖次数、面元大小确定实验覆盖密度;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根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对待观测地区进行地震实验,获取地震资料数据;
根据地震资料数据提取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及原始资
料信噪比;
根据所述双程反射时间、地层倾角时差、叠加速度和地质任务的频率确定面元大
小和最大炮检距;
根据叠加剖面信噪比和所述原始资料信噪比确定有效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有效覆盖次数、面元大小确定实验覆盖密度;
根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
统的覆盖密度;
根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
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
据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及所述实验覆盖密度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
盖密度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实验覆盖密度和下式(1)
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
Dn=D-DO其中,Dn为确定的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D为所述实验覆盖密度,DO为
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密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
据所述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所述面元大小、炮检距及预先获取的以往三维观
测系统的面元分布进行三维观测系统的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包括:
根据所述面元大小和部署边界坐标确定新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的原点坐
标;
根据所述原点坐标、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和炮检距对新三维观测系统和以
往三维观测系统进行统一线束划分,建立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
据所述原点坐标、新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密度和炮检距对新三维观测系统和以往三维
观测系统进行统一线束划分包括:
通过所述原点坐标或离原点最近的满覆盖坐标错动新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的整
数倍与以往三维观测系统面元重合;
通过炮点错动新三维观测系统的面元的整数倍实现以往三维炮点与新三维炮点
的不重合,以实现新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宏晓章多荣吴永国王海立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