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包括蒸发器与载冷剂箱,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的中间设有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主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主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换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出口端通过喷射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水水换热器、发生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连接。利用压缩机排气热量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驱动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并在水水换热器中置换出冷量,与压缩机的制冷量叠加,提高了冷液机总效能,实现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包括蒸发器与载冷剂箱,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的中间设有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主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主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换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出口端通过喷射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水水换热器、发生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连接。利用压缩机排气热量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驱动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并在水水换热器中置换出冷量,与压缩机的制冷量叠加,提高了冷液机总效能,实现高效节能。【专利说明】ー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液机,具体涉及ー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
技术介绍
冷液机(或称冷水机)是ー种通过蒸汽压缩或吸收式循环制冷剂流过热交換器达到对空气或设备降温的目的。主要是由蒸发器一压缩机一单向阀一冷凝器一干燥过滤器一储液器一电子膨胀阀一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即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并汽化成蒸汽,压缩机不断地将产生的蒸汽从蒸发器中抽出,并进行压缩,经压缩后的高温、高压蒸汽被送到冷凝器后向冷却介质(如水、空气等)放热冷凝成高压液体,在经节流机构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再次汽化,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实现制冷。目前中大型冷液机主要利用压缩机制冷循环和载冷剂循环来实现降温目的。这类机组在热区、エ业或军事领域使用时,压缩机往往因蒸发温度较高而带来排气过热问题,过热的排气需要占用大量冷凝器面积,从而影响冷液机组的制冷能力和换热效率,并带来增大机组的体积而增加成本与占地的问题。同时,压缩机排气过热还会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ー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改善エ业级或特殊用途的中大型冷液机的运行效能,实现高效、节能。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包括蒸发器与载冷剂箱,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的中间设有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主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主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换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出口端通过喷射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水水换热器、发生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连接。为了增加发生器内的温度,所述发生器内设有辅助换热管,所述辅助换热管位于主换热管的上方。辅助换热管是作为主换热管散热的热补偿。更进一歩,所述辅助换热管为电加热管。进ー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ロ端通过水膨胀阀与所述水水换热器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ロ端通过水泵与所述发生器的入口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水水换热器内部设有用于流通载冷剂的盘管,所述盘管出口与载冷剂箱连通,盘管入口通过调节阀与用于输送载冷剂的主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盘管里走载冷剂,盘管外走喷射循环水,实现载冷剂与喷射循环水的热交換。载冷剂可通过冷液机中増加分支来实现,而换出的冷量,可直接送回载冷剂箱,或用于其它用途。所述喷射器包括吸气段、混合室与扩压段,所述吸气段内设有喷ロ,所述喷ロ小端设有喷嘴;所述吸气段设有两个入ロ,吸气段经混合室与扩压段连通,所述扩压段的另一端设有出口。进ー步,所述发生器与冷凝器的中间设有单向阀。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使发生器上部更容易产生水蒸气。所述主换热管纵向设置在发生器的底部,其入口在上、出口在下。即压缩机的排气是从主换热管的上入口进入,从下出口流出,经单向阀流入冷凝器中再进行放热。本专利技术中的发生器其内部设有主换热管与辅助换热管,辅助换热管在主换热管上方。其中主换热管通过螺旋盘管由上而下,压缩机的排气是从主换热管的上入口进入,从下出口流出。其盘管长度、尺寸依据压缩机的过热和系统换热要求而定;辅助换热管为电加热管直接通电来实现辅助加热蒸汽。其发生器一般为圆筒结构,竖直摆放,为承压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是在普通冷液机基础上,特增设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系统。这种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系统不直接消耗机械能,除水泵外无转动部件,不用润滑油,运行费用低。高温水蒸气喷射循环系统的主要动カ来自冷液机的压缩机排气热,利用压缩机排气热量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驱动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并在水水换热器中置换出冷量,与压缩机制冷量叠加,形成冷液机总制冷量,从而提高了冷液机总效能。压缩机将蒸发器产生的蒸汽进行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发生器内的主换热管进行换热,降低压缩机排气热,从而減少冷凝器的冷凝面积;并同时将发生器内循环水加热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经其上端ロ流出,通过喷射器中的喷嘴膨胀并以高速喷出,在喷ロ处造成很低的压力,吸引水水换热器内低压水蒸气进入吸气段,在混合室混合,再一起进入喷射器扩压段,并在扩压段中流速降低,压カ升高后,从其出ロ进入水冷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水,井分成两路,一路经水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水水换热器,另一路经水泵驱动进入发生器,从而完成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在正常运行吋,从水水换热器中取出的冷量与喷射循环水吸收热量达到平衡。为了让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正常工作,最重要的是解决热源。当压缩机组エ作时,一般压缩机排气温度在80°C?120°C之间。特别在热区运行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一般为90°C以上。所以,就是要将该温度直接导入发生器内,使发生器内的水产生水蒸气,并集聚压力。当热量不足时,可用辅助换热管加热补偿。一般在发生器内部,水蒸气温度可控制在100°C左右,若増加至120°C对性能影响不大,所以在设计流量下,发生器大小需要合理设计,不必过于追求过高的水蒸气温度。水水换热器中喷射循环水的蒸发温度一般控制在5?12°C之间,满足载冷剂与喷射循水间的传热温差。在使用中,随着喷射器的引射率00.4)的增加,也可提高机组能效。所以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现有冷液机的基础上增设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利用压缩机排气热量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驱动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并在水水换热器中置換出冷量,与压缩机制冷量叠加,形成冷液机总制冷量,从而提高了冷液机总效能,实现高效节能。2、充分利用压缩机排气过热,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驱动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即減少冷凝器的面积与占地面积,并提高了冷液机的制冷效果。3、高温水蒸气喷射循环是利用压缩机排气热量在发生器内产生动力源,不直接消耗机械能,不用润滑油,其运行费用低。4、由于发生器内的主换热管上方设有电加热器作为辅助换热管,增加发生器内的蒸汽的温度,保证高温水蒸气喷射制冷循环的运行。同时主换热管为纵向设置,其压缩机排汽入口在上,出ロ在下,可使发生器上部更容易产生水蒸气。【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喷射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发器,2-电子膨胀阀,3-储液器,4-干燥过滤器,5-冷凝器,6_单向阀,7-压缩机,8-水泵,9-发生器,10-喷射器,11-水冷冷凝器,12-水水换热器,13-水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蒸气喷射制冷的冷液机,包括蒸发器与载冷剂箱,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的中间设有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主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主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换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出口端通过喷射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水水换热器、发生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黄平,邓长权,许永峰,赵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