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060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管,包括:管体,具有入口、出口、靠近入口的第一弯曲段、靠近出口的第二弯曲段、连接于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连接段,其中,管体的内壁各处的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和/或下部轮廓根据管体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地形成变半径的曲线以使曲线所处的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降低,恒定半径为沿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S管,将管体各处的内壁的横截面的上、下部轮廓根据管体内积料或磨损的情况有选择地设计为变半径的曲线,能够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或提高流过管体内的混凝土流速,降低该处的积料或磨损情况,保证S管各处等寿命状态,减少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管,包括:管体,具有入口、出口、靠近入口的第一弯曲段、靠近出口的第二弯曲段、连接于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连接段,其中,管体的内壁各处的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和/或下部轮廓根据管体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地形成变半径的曲线以使曲线所处的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降低,恒定半径为沿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管,将管体各处的内壁的横截面的上、下部轮廓根据管体内积料或磨损的情况有选择地设计为变半径的曲线,能够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或提高流过管体内的混凝土流速,降低该处的积料或磨损情况,保证S管各处等寿命状态,减少材料浪费。【专利说明】S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S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泵送设备中分配机构有多种方式,S管形式的分配机构应用最广。S管分配机构是一种往复摆动的机构,担负着将两砼缸内带压力的混凝土料通过间歇摆动的S管输送给同一出口的作用,该机构在泵送设备中为关键部件。S管为分配机构中的最重要的部件和易损件。由于流经S管的混凝土带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容易在S管内造成磨损或堆积。根据不同型号的分配机构,需要对S管的长度、高度等参数进行变化,变化后的S管的磨损和堆积位置各部相同,但总结发现,磨损和堆积严重的位置主要集中在S管出口处的弯曲部分(如图1中的A区域)和入口处的弯曲部分(如图1中的B区域),导致S管的平均寿命缩短,无法满足等寿命使用的要求,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 因此,S管一方面要降低磨损提高寿命,另一方面也需要使混凝土流动顺畅,减小泵送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管,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泵送机构中的S管易磨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入口、出口、靠近入口的第一弯曲段、靠近出口的第二弯曲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连接段,其中,管体的内壁各处的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和/或下部轮廓根据管体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地形成变半径的曲线以使曲线所处的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减少磨损或积料区域,恒定半径为沿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曲线所处的内壁的横截面的面积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变大或变小,以使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内壁的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减少磨损或积料区域。进一步地,第二弯曲段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第一横截面,第一横截面的下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一横截面的第一恒定半径以使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横截面为半径等于第一恒定半径的圆时的面积,第一恒定半径为沿第一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第一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为半径等于第一恒定半径的半圆形曲线。进一步地,第一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一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一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小于第一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二弯曲段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第一横截面,第一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一横截面的第一恒定半径以使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横截面为半径等于第一恒定半径的圆时的面积,第一恒定半径为沿第一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第二弯曲段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第一横截面,第一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小于第一横截面的第一恒定半径以使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一横截面为半径等于第一恒定半径的圆时的面积,第一恒定半径为沿第一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第一弯曲段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第二横截面,第二横截面的下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以使第二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横截面为半径等于第二恒定半径的圆时的面积,第二恒定半径为沿第二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等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小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一弯曲段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第二横截面,第二横截面的下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小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以使第二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横截面为半径等于第二恒定半径的圆时的面积,第二恒定半径为沿第二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等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第二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小于第二横截面的第二恒定半径。进一步地,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从上部轮廓的两端点向中点逐渐地变化;横截面的下部轮廓形成的曲线的半径从下部轮廓的两端点向中点逐渐地变化。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管,包括:管体,具有入口、出口、靠近入口的第一弯曲段、靠近出口的第二弯曲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连接段,其中,管体的内壁各处的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和/或下部轮廓根据管体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地形成变半径的曲线以使曲线所处的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降低,恒定半径为沿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管,将管体各处的内壁的横截面的上、下部轮廓根据管体内积料或磨损的情况有选择地设计为变半径的曲线,能够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或提高流过管体内某处的混凝土的流速,进而降低该处的积料或磨损情况,保证S管各处等寿命状态,减少材料浪费。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S管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S管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S管的第二弯曲段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S管的第一弯曲段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管,该S管包括管体10,该管体10,具有入口 11、出口 13、靠近入口 11的第一弯曲段12、靠近出口 13的第二弯曲段14、以及连接于第一弯曲段12和第二弯曲段14之间的连接段15。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弯曲段12呈向下弯曲的状态,第二弯曲段14呈向上弯曲的状态,泵送的混凝土在经过S管的过程中,容易在两个弯曲部分发生磨损内壁或积料的情况,例如,第一弯曲段12的下部和第二弯曲段14的上部,既容易发生积料的情况,又容易发生内壁磨损的情况;而第二弯曲段的下部则更容易发生磨损的情况。为了延长S管的使用寿命,可以通过改变流经第一弯曲段12和第二弯曲段14的混凝土的流速的方式减轻第一弯曲段12和第二弯曲段14的相应部分的磨损和积料情况。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管体10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管,包括管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具有入口(11)、出口(13)、靠近所述入口(11)的第一弯曲段(12)、靠近所述出口(13)的第二弯曲段(14)、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段(12)和所述第二弯曲段(14)之间的连接段(15),其中,所述管体(10)的内壁各处的横截面的上部轮廓和/或下部轮廓根据所述管体(10)的内壁各处的磨损或积料情况有选择地形成变半径的曲线以使所述曲线所处的内壁的磨损或积料与该横截面的半径等于恒定半径时相比减少磨损或积料区域,所述恒定半径为沿所述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鹏朱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