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净化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7130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苯、氨、醛等有害气体并能杀菌、去除异杂味气体的环境净化材料及制备方法。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2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600目;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1毫米的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4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到1260℃;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苯、氨、醛等有害气体并能杀菌、去除异杂味气体的环境净化材料及制备方法。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2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600目;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1毫米的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4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到1260℃;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净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苯、氨、醛等有害气体且能杀菌、去除异杂味气体的环境净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对人们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还有室内污染,如家具材料中的或装修中产生的二甲苯、甲醛、氨等的浓度严重超标,都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现有的空气过滤材料大多为非织造布或膜过滤,其功能仅为除尘。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数的利用活性炭、纤维网相结合的空气过滤材料,使其具有杀菌和吸附的功能。但这样的过滤材料要进行针刺复合与杀菌整理等,不仅工艺复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其过滤功能会随着多次的清洗很快降低与消失。因此存在提供一种能够吸附不同有毒气体并能长期有效净化环境的净化材料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吸附不同有毒气体并能长期有效净化环境的环境净化材料及制备方法。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环境净化材料所含组分按重量计为:锆英砂:30-40%镧系稀土:3-5%火山泥:30-40%苏州土:10-12%硫化锌:3-4%磷矿粉:10-15%纳米银粉:1-3%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0-75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500-700目;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0.5-1毫米的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小于5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到1260-1280°C ;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其中,所述环境净化材料的颗粒粒径为550-650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境净化材料能够杀菌消毒,且能产生大量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同时还具有吸附室内家具散发的苯、氨、醛、等有机挥发物和其他异杂味等。此环境净化材料可用于工业、农业及家庭生活中,其用途较广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实施例1: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环境净化材料中所含各组分按重量计为:锆英砂35%,镧系稀土 4%,火山泥:35%,苏州土: 10%,硫化锌:3%,磷矿粉:11%,纳米银粉:2%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2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600目;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I毫米的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4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到1260°C ;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其中,所述环境净化材料的颗粒粒径为600目。实施例2: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环境净化材料中所含各组分按重量计为:锆英砂35%,镧系稀土 4%,火山泥:35%,苏州土: 10%,硫化锌:3%,磷矿粉:11%,纳米银粉:2%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5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600目;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I毫米的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5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至1J 12800C ;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其中,所述环境净化材料的颗粒粒径为650目。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得的环境净化材料能够杀菌消毒,且能产生大量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同时还具有吸附室内家具散发的苯、氨、醛、等有机挥发物和其他异杂味等。此环境净化材料可用于工业、农业及家庭生活中,其用途较广泛。例如:1、可将上述600目环境净化材料按重量比0.5-5%掺入到防水涂料中,用于涂刷墙面和天花板,也可掺入水泥、石灰中一起粉刷。环境净化材料即可吸收室内的有毒气体,并产生大量负离子和远红外线,提高室内空气品质。2、将600目环境净化材料按重量比5-60%加入到橡胶,塑料、陶瓷、环氧树脂等材料中,制成各种形状,如球状、环状、网状、管状、片状等的制品,或者用各类外壳、金属、塑料、陶瓷、橡胶及其它包装物包装的制品。放置于车厢内,橱柜内,卫生间、禽畜场圈及各类房间内,达到净化环境空气的目的。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环境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环境净化材料所含组分按重量计为: 2.如权I所述的一种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70-75小时,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颗粒粒径至500-700目; 步骤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径为0.5-1毫米的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颗粒用油压机压成厚度小于5mm的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并将其加热至 Ij 1260-1280°C。 步骤四:将管状或扁平状物体冷却后,放入球磨机研磨后得到环境净化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净化材料的颗粒粒径为 550-650 目。【文档编号】C04B35/16GK103449805SQ201210173669【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胡锦耀, 庄国明 申请人:鹤山市雷迅新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锆英砂、镧系稀土、火山泥、苏州土、硫化锌、磷矿粉和纳米银粉组成,环境净化材料所含组分按重量计为:。FSA000007259493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耀庄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雷迅新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