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661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9:09
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梯房楼板,电梯房楼板上通过混凝土墩子安装有主承重梁,主承重梁上通过减震垫安装有主机座,主机座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位于主机座的顶部安装曳引机,主机座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底座槽钢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位于底板加强槽钢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底座槽钢的底部安装防震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作简便,通过主机座的安装,其有效提高电梯的稳定性,由于减震垫的作用,减少电梯运行的振动,原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墩子高度450mm,可降低至150mm,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其主机座通过焊接加工,现场安装时已成一体化结构,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同时减少安装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梯房楼板,电梯房楼板上通过混凝土墩子安装有主承重梁,主承重梁上通过减震垫安装有主机座,主机座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位于主机座的顶部安装曳引机,主机座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底座槽钢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位于底板加强槽钢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底座槽钢的底部安装防震座。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作简便,通过主机座的安装,其有效提高电梯的稳定性,由于减震垫的作用,减少电梯运行的振动,原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墩子高度450mm,可降低至150mm,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其主机座通过焊接加工,现场安装时已成一体化结构,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同时减少安装周期。【专利说明】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是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规电梯曳引机,其安装方式为:直接安装在主承重梁上,主机下端无相关减震措施,曳引在运行,或者刹车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同时电梯导向轮装置,直接固定在主承重梁下端,由于导向轮装置需固定在主承重梁下端,所以承重梁两端固定的混凝土墩子,需要加高至450_高度。其安装麻烦,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从而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电梯运行的振动、减少安装周期,降低建筑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梯房楼板,所述电梯房楼板上通过混凝土墩子安装有主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上通过减震垫安装有主机座,所述主机座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位于主机座的顶部安装曳引机,所述主机座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所述底座槽钢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位于底板加强槽钢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所述底座槽钢的底部安装防震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混凝土墩子内设置有预埋铁; 所述底座槽钢的侧部安装有加强板; 所述减震垫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防震座上; 所述混凝土墩子的高度为100mm-200mm ; 所述混凝土墩子的高度为15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作简便,通过主机座的安装,其有效提高电梯的稳定性,由于减震垫的作用,减少电梯运行的振动,原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墩子高度450_,可降低至150_,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其主机座通过焊接加工,现场安装时已成一体化结构,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同时减少安装周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机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其中:1、电梯房楼板;2、预埋铁;3、混凝土墩子;4、曳引机;5、减震垫;6、导向轮组件;7、主机座;8、主承重梁;9、底座槽钢;10、防震座;11、固定底板;12、底板加强槽钢;13、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梯房楼板1,电梯房楼板I上通过混凝土墩子3安装有主承重梁8,主承重梁8上通过减震垫5安装有主机座7,主机座7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6,位于主机座7的顶部安装曳引机4,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主机座7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9,底座槽钢9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12,位于底板加强槽钢12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11,底座槽钢9的底部安装防震座10。混凝土墩子3内设置有预埋铁2。底座槽钢9的侧部安装有加强板13。减震垫5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防震座10上。混凝土墩子3的高度a为100mm-200mm。如图1所示,混凝土墩子3的高度a为150mm。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首先将主机座7焊接完成,防震座10焊接于底座槽钢9的底部,底板加强槽钢12焊接于底座槽钢9的上部,然后位于底板加强槽钢12的顶部焊接固定底板11,最后工序将固定底板11最顶面用统刀统平处理。如图1和图2所示,将主承重梁8放置混凝土墩子3上,调整水平后将主承重梁8与混凝土墩子3、预埋铁2进行焊接;主承重梁8固定好后,将主机座7与电梯曳引机4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再用起吊葫芦将其吊起,在主机座7下方用螺栓将减震垫5固定好,最后将已安装在一起的电梯曳引机4、主机座7、减震垫5吊至主承重梁8上,用螺栓可靠固定,最终将导向轮组件6安装在主机座7上。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房楼板(1),所述电梯房楼板(I)上通过混凝土墩子(3 )安装有主承重梁(8 ),所述主承重梁(8 )上通过减震垫(5 )安装有主机座(7 ),所述主机座(7 )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6 ),位于主机座(7 )的顶部安装曳引机(4 ),所述主机座(7)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9),所述底座槽钢(9)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12),位于底板加强槽钢(12)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11),所述底座槽钢(9)的底部安装防震座(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墩子(3)内设置有预埋铁(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槽钢(9)的侧部安装有加强板(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5)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防震座(10)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墩子(3)的高度Ca)为 100mm-200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墩子(3)的高度Ca)为 150mmo【文档编号】B66B11/04GK103449286SQ201310420649【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专利技术者】沈严良 申请人: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房楼板(1),所述电梯房楼板(1)上通过混凝土墩子(3)安装有主承重梁(8),所述主承重梁(8)上通过减震垫(5)安装有主机座(7),所述主机座(7)上安装有导向轮组件(6),位于主机座(7)的顶部安装曳引机(4),所述主机座(7)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平行间隔安装的底座槽钢(9),所述底座槽钢(9)上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多根底板加强槽钢(12),位于底板加强槽钢(12)的底部安装固定底板(11),所述底座槽钢(9)的底部安装防震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严良
申请(专利权)人: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