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重缓冲距调整座
本技术涉及电梯对重架
,特别涉及一种对重缓冲距调整座。
技术介绍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对重与安装在地坑底部的缓冲器有一定的距离要求,然而,曳引电梯用的钢绳在电梯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伸长的情况,从而影响电梯移动的精度,使得电梯的平层精度发生变化。目前大部分电梯需要人工重调平层精度,最后会导致过长的钢绳集中到对重架的一侧,造成对重架的缓冲距离变小,长期积累容易造成电梯故障。现有的部分对重架底部设置有调节块,可以通过增加或者拆卸调节块来调整对重架的缓冲距离,例如申请号为201620529043.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对重缓冲调节座安装结构,包括对重架和调节段,通过更换或拆卸调节段来调整对重架的缓冲距离。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调节段卸去后需要妥善保存,否则容易遗失;另一方面,在安装调节段时,需要用手托着调节段进行安装,由于调节段通常是钢铁制品,质量大,安装十分不便,甚至需要两个人配合安装,不利于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对重架(4)相连的安装板(10)、与所述安装板(10)相连的上框架(11)、连接于所述上框架(11)上的下板(12)、与所述上框架(11)滑动配接的下框架(20)、连接在所述下框架(20)底部的底板(21)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下板(12)之间的调节螺栓(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对重架(4)相连的安装板(10)、与所述安装板(10)相连的上框架(11)、连接于所述上框架(11)上的下板(12)、与所述上框架(11)滑动配接的下框架(20)、连接在所述下框架(20)底部的底板(21)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下板(12)之间的调节螺栓(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开设有通孔(210),所述下板(12)开设有与所述通孔(210)同轴线设置的螺纹孔(120),所述调节螺栓(3)穿过所述通孔(210)与所述螺纹孔(120)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的下表面(212)开设有容纳所述调节螺栓(3)的头部(30)的容纳槽(211),所述头部(30)不突出于所述下表面(21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20)设置有滑槽(202),所述上框架(11)配接于所述滑槽(202)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对重缓冲距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2),所述下框架(20)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大猛,高友维,于井坤,
申请(专利权)人: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