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与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测日本遗留水中化学武器的工作船,该船可在内河道及近海水域工作。包括甲板体、两个浮体、船舱、手摇绞车、两个储物柜和工作台;所述甲板体主要由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组成,所述船舱为可拆卸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辅助浮体这种新设计增加工作船抗风浪能力;全部结构采用模块拼装结构,便于运输,组装方便快捷;除了水域日本遗弃化武探测用外,还可广泛用于其他用途的工作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测工作船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与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探测日本遗留水中化学武器的工作船,该船可在内河道及近海水域工作。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水文地质调查、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内河道、湖泊等水下工程施工的增加,市场上对工作船的需求量正旺,可谓供不应求。目前海洋活动的增长更快,因此工作船的研发多是针对海洋勘探、海洋工程施工等提供服务,如为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或开采提供供应服务、拖曳、起抛锚、救助守护等,针对内河道、湖泊施工作业的工作船研发相对较少。不同用途的工作船,其功能和技术要求差异很大,因此工作船研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船也不例外,是专门针对水中日本遗弃的化学武器探测而开发。日本二战投降时为了掩盖其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证,除了将大量化学武器掩埋地下外,还将很大一部分投入江河湖海,目前已经在10多个水域地点发现有日本遗弃化武,数量约几万枚。水域日本遗弃化武的探测对工作船的要求很高,这是由于水域日本遗弃化武分布范围广、埋藏点的水下环境各异,既有风浪较大的近海海域,也有浪大、流速大的大江大河,还有湖泊、水库等不同水域。这就要求探测工作船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域环境,在使用时要求方便、快捷、高效率等。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日本遗弃化武探测的特殊要求,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工作船设计思路,并进行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方便、快捷、适用性强的日本遗弃化武探测工作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探测日本遗留水中化学武器的工作船,包括甲板体、两个浮体、船舱、手摇绞车、两个储物柜和工作台;所述甲板体主要由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组成,所述船舱主要由舱室左侧壁、舱室右侧壁、舱室前侧壁、舱室后侧壁、顶蓬、两个舱门和玻璃窗组成;所述舱室前侧壁和舱室后侧壁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前侧壁和舱室后侧壁上开有舱门安装孔,在舱室前侧壁和舱室后侧壁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所述玻璃窗安装孔位于舱门安装孔的两侧;所述舱室左侧壁和舱室右侧壁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左侧壁和舱室右侧壁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两个浮体平行并排,所述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依次首尾相连搭接在所述两个浮体的上部并固定;所述舱室前侧壁、舱室左侧壁、舱室后侧壁和舱室右侧壁的底部外侧通过外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外角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甲板体上,所述舱室前侧壁、舱室左侧壁、舱室后侧壁和舱室右侧壁的顶部内侧通过内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内角连接件与所述顶蓬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舱门分别安装在所述舱室前侧壁和舱室后侧壁的舱门安装孔处,在所述舱室前侧壁、舱室后侧壁、舱室左侧壁和舱室右侧壁的玻璃窗安装孔处安装玻璃窗;所述工作台和两个储物柜设在舱室内部,所述工作台和两个储物柜固定安装在所述舱室右侧壁内侧,所述工作台位于中部,所述两个储物柜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手摇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甲板体上并位于舱室后侧壁的后方。所述手摇绞车包括左支架、右支架、转轴、摇轮、轴承、缆绳架和缆绳;其中,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为三角形钢板,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顶角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开有通孔;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左右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甲板体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部的通孔处,所述缆绳架通过中心孔套接并固定在转轴上对应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部位,所述缆绳缠绕在所述缆绳架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摇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左支架、右支架、转轴、摇轮、轴承和缆绳架为无磁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和浮体悬臂梁;所述辅助浮体整体呈流线型结构,所述两个辅助浮体的外型是由九个以首尾顺序等间距排列的椭圆曲线连续光滑过渡生成;所述两个辅助浮体位于甲板体的左右两侧通过浮体悬臂梁与甲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浮体悬臂梁主要由两根以上套管组成;所述套管逐层套接连接。所述辅助浮体为玻璃钢材质制作。还包括两个栏杆,所述两个栏杆设在甲板体的左右两侧,与船舱呈左右对称布置。在所述甲板体上还安装有系栏桩和拖带栏桩。所述顶蓬为玻璃钢材质制作。包括甲板体为不锈钢材质制作、两个浮体为玻璃钢材质制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全船拼装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结构唯一和避免误装。除了水域日本遗弃化武探测用外,还可广泛用于其他用途的工作船。本专利技术为无动力工作船,采取双体结构主船体,外加侧向延伸辅助浮箱,全部结构采用模块拼装结构。整个工作船拆卸包装后采用长8.6米,宽2.5米,高2.4米的集装箱即可一次性运输。各构件重量最大不超过220公斤,最多6人可以搬运。基本船体及增稳船体均满足0.5米浪高,浦氏七级含以下等级风浪的作业要求,同时,在浦氏9级风,2.0米浪高的极限海况中不致倾覆。全部金属构件满足无磁要求。由于所述船舱、两个储物柜和工作台的整体重心与工作船重心一致,这样可以使工作船更有利于平稳航行。由于还包括两个栏杆,所述两个栏杆设在甲板体的左右两侧,与船舱呈左右对称布置,可以防止船员在甲板体上行走时便于扶抓,又能使两个栏杆的重心与工作船的重心保持一致。由于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和浮体悬臂梁,所述两个辅助浮体与甲板体通过浮体悬臂梁连接,所述两个辅助浮体上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可以增加工作船的辅助浮力,可以增加工作船抗风浪能力。由于所述两个辅助浮体的中心线相平行,可以使两个辅助浮体的浮力、阻力向对应,便于工作船的航行。由于在所述甲板体上还安装有系栏桩和拖带栏桩,可以用于作业时拖船动力拖带航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摇绞车;2-栏杆;3-玻璃钢顶蓬;4-舱室右侧壁;5-玻璃窗;6-舱室前侧壁;7-系栏桩;8-拖带栏桩;10-甲板体;11-辅助浮体;12-浮体悬臂梁;13-舱室后侧壁;14-舱室左侧壁;15-片体;16-舱门;17-储物柜;18-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探测日本遗留水中化学武器的工作船,包括甲板体10、两个浮体15、船舱、手摇绞车1、两个储物柜17和工作台18;所述甲板体10主要由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组成,所述船舱主要由舱室左侧壁14、舱室右侧壁4、舱室前侧壁6、舱室后侧壁13、顶蓬3、两个舱门16和玻璃窗组成;所述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上开有舱门安装孔,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所述玻璃窗安装孔位于舱门安装孔的两侧;所述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两个浮体15平行并排,所述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依次首尾相连搭接在所述两个浮体15的上部并固定;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底部外侧通过外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外角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甲板体10上,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顶部内侧通过内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测工作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甲板体(10)、两个浮体(15)、船舱、手摇绞车(1)、两个储物柜(17)和工作台(18);所述甲板体(10)主要由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组成,所述船舱主要由舱室左侧壁(14)、舱室右侧壁(4)、舱室前侧壁(6)、舱室后侧壁(13)、顶蓬(3)、两个舱门(16)和玻璃窗组成;所述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上开有舱门安装孔,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所述玻璃窗安装孔位于舱门安装孔的两侧;所述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两个浮体(15)平行并排,所述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依次首尾相连搭接在所述两个浮体(15)的上部并固定;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底部外侧通过外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外角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甲板体(10)上,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顶部内侧通过内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内角连接件与所述顶蓬(3)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舱门(16)分别安装在所述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舱门安装孔处,在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后侧壁(13)、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玻璃窗安装孔处安装玻璃窗;所述工作台(18)和两个储物柜(17)设在舱室内部,所述工作台(18)和两个储物柜(17)固定安装在所述舱室右侧壁(4)内侧,所述工作台(18)位于中部,所述两个储物柜(17)分别位于工作台(18)的两侧;所述手摇绞车(1)固定安装在所述甲板体(10)上并位于舱室后侧壁(13)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工作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甲板体(10)、两个浮体(15)、船舱、手摇绞车(1)、两个储物柜(17)、工作台(18)、两个辅助浮体(11)、浮体悬臂梁(12)和两个栏杆(2);所述甲板体(10)主要由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组成,所述船舱主要由舱室左侧壁(14)、舱室右侧壁(4)、舱室前侧壁(6)、舱室后侧壁(13)、顶蓬(3)、两个舱门(16)和玻璃窗组成;所述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上开有舱门安装孔,在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所述玻璃窗安装孔位于舱门安装孔的两侧;所述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结构相同,在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上半部开有玻璃窗安装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两个浮体(15)平行并排,所述甲板a、甲板b、甲板c和甲板d依次首尾相连搭接在所述两个浮体(15)的上部并固定;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底部外侧通过外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外角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甲板体(10)上,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左侧壁(14)、舱室后侧壁(13)和舱室右侧壁(4)的顶部内侧通过内角连接件的连接面固定连接并通过内角连接件与所述顶蓬(3)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舱门(16)分别安装在所述舱室前侧壁(6)和舱室后侧壁(13)的舱门安装孔处,在所述舱室前侧壁(6)、舱室后侧壁(13)、舱室左侧壁(14)和舱室右侧壁(4)的玻璃窗安装孔处安装玻璃窗;所述工作台(18)和两个储物柜(17)设在舱室内部,所述工作台(18)和两个储物柜(17)固定安装在所述舱室右侧壁(4)内侧,所述工作台(18)位于中部,所述两个储物柜(17)分别位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宗中,周学志,王新明,卢彩虹,李亚军,张文丽,吴明飞,王宁,关彩虹,管英强,李文丹,唐丽娟,李杰,何水军,汤海荣,周廷,胡强,葛卫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