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冀文平专利>正文

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422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尘降室,尘降室内沿轴线方向由左向右设有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尘降室下面对应设置有集灰斗,U型波浪除尘装置由倒置U型板和其槽底的多个导风翅连接组成,相邻导风翅之间的U型板上设有通风口,迷宫式除尘装置由多个片状孔板组成,相邻孔板上的孔交错布置,滚筒式除尘装置包括多个由动力设备带动的滤筒,各滤筒的筒体由骨架、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锈钢膜网依次连接组成,进气口垂直于各筒体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灰量大,可解决高湿度、高温、高腐蚀、高粘度粉尘,能适应各种工况环境使用,除尘效果好,适应新的环保排放标准,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尘降室,尘降室内沿轴线方向由左向右设有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尘降室下面对应设置有集灰斗,U型波浪除尘装置由倒置U型板和其槽底的多个导风翅连接组成,相邻导风翅之间的U型板上设有通风口,迷宫式除尘装置由多个片状孔板组成,相邻孔板上的孔交错布置,滚筒式除尘装置包括多个由动力设备带动的滤筒,各滤筒的筒体由骨架、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锈钢膜网依次连接组成,进气口垂直于各筒体表面。本专利技术处理灰量大,可解决高湿度、高温、高腐蚀、高粘度粉尘,能适应各种工况环境使用,除尘效果好,适应新的环保排放标准,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指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中国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严竣局面。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烟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断引起全世界广泛高度重视,发展高效、节能、高性价比的烟气净化设备(除尘设备)及技术是从根本解决发展与环保,当前与长远的不同诉求。除尘器使用的种类很多,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对粉尘的除尘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布袋除尘器表面过滤不均匀,局部的过滤速度又过大,以及需要压缩空气通过脉冲阀进行清灰等,这些缺陷导致了除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其处理灰量大,可以解决高湿度、高温度、高腐蚀性、高粘度粉尘,能适应各种不同工况环境使用,除尘效果好,适应新的环保排放标准,提高和保护了环境,使用寿命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尘降室,所述尘降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尘降室内腔沿轴线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所述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尘降室的底部与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位置对应的部位分别连接集灰斗,所述U型波浪除尘装置包括固定于尘降室内腔且沿尘降室轴线方向延伸的倒置U型板,所述U型板的槽底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有多个导风翅,各所述导风翅与尘降室的轴线垂直或交叉,所述U型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导风翅之间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迷宫式除尘装置由多个由左向右间隔设置的片状孔板组成,各孔板与尘降室的轴线垂直或交叉,相邻孔板上的孔呈交错布置,所述滚筒式除尘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尘降室内腔且由动力设备及传动装置带动转动的滤筒,各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连接封堵端板和出气端板,所述筒体内腔沿轴向穿置有滚筒轴,所述滚筒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于封堵端板和出气端板,各所述筒体由筒形骨架、包裹于骨架外表面的筒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附着于聚四氟微孔薄膜外表面的筒形不锈钢膜网组成,所述进气口垂直于各筒体表面。所述导风翅的纵截面呈抛物线形,且导风翅的悬置端朝右下方延伸。所述U型板的一端设置于进气口右侧的尘降室内腔上端,所述U型板的另一端设置于靠近迷宫式除尘装置的尘降室内腔下端。多个所述孔板相互平行,各孔板的下端相对其上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聚四氟微孔薄膜通过环形第一锁扣与所述骨架两端连接,所述不锈钢膜网通过环形第二锁扣与骨架的两端连接。所述尘降室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分布且沿竖直方向放置的第一、二隔板,各所述筒体上靠近出气端板的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上连接有多个带座轴承,各所述滚筒轴另一端穿过第二隔板后与对应的带座轴承连接。所述出气端板由圆环板和位于圆环板内腔的十字形肋板连接而成,所述肋板与圆环板之间形成四个通孔,所述滚筒轴的一端垂直穿过肋板的中心。所述传动装置为链轮或皮带轮传动机构,各所述滤筒的滚筒轴一端与链轮或皮带轮传动机构的链轮或皮带轮连接固定。各所述滤筒的筒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调整压套、第一密封座套和第一密封压盖,各所述筒体与第一密封压盖之间分别设置有V型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一密封座套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一密封压盖与第一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0型第二密封圈,各所述第一密封座套、第一密封压盖与第一隔板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固定,各所述第一调整压套的前端分别塞入相应的第一密封座套后端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内,各所述第一调整压套、第一密封座套及筒体之间设置有0型第五密封圈,各所述第一调整压套与第一密封座套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固定。各所述滤筒的滚筒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密封压盖、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调整压套,各所述滚筒轴与第二密封压盖之间分别设置有V型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密封压盖分别位于尘降室前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二密封压盖与前板之间分别设置有0型第四密封圈,各所述第二密封座套、第二密封压盖与前板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固定,各所述第二调整压套的后端分别塞入相应的第二密封座套前端与滚筒轴之间的间隙内,各所述第二调整压套、第二密封座套与滚筒轴之间设置有0型第六密封圈,各所述第二调整压套与第二密封座套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固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通过在尘降室内腔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依次设置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含尘气体首先通过U型波浪除尘装置进行一级沉降,大颗粒粉尘受到U型板及各导风翅的撞击而向下,受惯性力作用、粉尘自然落在U型波浪除尘装置下方的集灰斗内;细小的粉尘随气流折向迷宫式除尘装置进行二级沉降,在多个孔板作用下气体流速下降且产生多项变化,粉尘在压力、撞击力、流速降低等因素作用下与气流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粉尘落入迷宫式除尘装置下方的集灰斗内;没有分解出的细微粉尘,随着气流向上,进入滚筒式除尘装置内部,经各滤筒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环绕力、摩擦力综合处理的含尘气体进入由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锈钢膜网过滤,粉尘与烟气经完全分离后,清洁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本专利技术处理灰量大,除尘效果好,利用筒体由筒形骨架和包裹于筒形骨架外表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锈钢膜网制成,使超细不锈钢膜网附在聚四氟微孔薄膜之上,二者结合具有阻燃,耐高温,耐酸碱特点,可满足大多数场合废气排放温度的要求;聚四氟微孔薄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水滴的滑落角>15.V,在处理含湿量高的气体时,不糊袋、不堵塞,尘饼剥离率>95% ;具有很强的耐酸碱性,避免了聚四氟微孔薄膜与空气的摩擦损坏,可以解决高湿度、高温度、高腐蚀性、高粘度粉尘,能适应各种不同工况环境使用,适应新的环保排放标准,提高和保护了环境,使用寿命长;另外三个除尘装置可根据现场工况环境的需要设计尺寸,尽可能减少除尘器的占地空间,真正做到最合理的空间布置;并且滚筒式除尘装置中各滤筒的不锈钢网膜及聚四氟微孔薄膜与现有的布袋除尘器的滤布比较更具耐老化性,它的使用寿命是布袋除尘器的滤布使用寿命的2-3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将导风翅的纵截面设计为抛物线形,且导风翅的悬置端朝右下方延伸,这样设计使粉尘碰撞到导风翅上,受惯性力直接落入U型波浪除尘装置下方的集灰斗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环绕离心网膜式除尘器,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尘降室,所述尘降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尘降室内腔沿轴线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所述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尘降室的底部与U型波浪除尘装置、迷宫式除尘装置和滚筒式除尘装置位置对应的部位分别连接集灰斗,所述U型波浪除尘装置包括固定于尘降室内腔且沿尘降室轴线方向延伸的倒置U型板,所述U型板的槽底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有多个导风翅,各所述导风翅与尘降室的轴线垂直或交叉,所述U型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导风翅之间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迷宫式除尘装置由多个由左向右间隔设置的片状孔板组成,各孔板与尘降室的轴线垂直或交叉,相邻孔板上的孔呈交错布置,所述滚筒式除尘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尘降室内腔且由动力设备及传动装置带动转动的滤筒,各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连接封堵端板和出气端板,所述筒体内腔沿轴向穿置有滚筒轴,所述滚筒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于封堵端板和出气端板,各所述筒体由筒形骨架、包裹于骨架外表面的筒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附着于聚四氟微孔薄膜外表面的筒形不锈钢膜网组成,所述进气口垂直于各筒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冀文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