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寒专利>正文

一种香菇的水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196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菇的水培方法。具体包括:按常规方法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时适时在菌棒上放几个小孔的气,菌丝由此生长迅猛,污染率低;在菇棚内建立栽培畦床,然后将菌棒进行排场“练简”,菌棒转色均匀后用水全部浸末菌棒让菌棒吸足水分最后进行出菇管理。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水分充足继而使香菇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同时,因为水分是整体灌施,所以使管理变成非常简单。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水培香菇不带泥沙,折干率与覆土栽培相当,品质远远优于后者。同时,水培香菇不光在夏季有较大的优势,在其他季节照样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人工调控的方便性甚至可用于设施栽培。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包括:按常规方法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时适时在菌棒上放几个小孔的气,菌丝由此生长迅猛,污染率低;在菇棚内建立栽培畦床,然后将菌棒进行排场“练简”,菌棒转色均匀后用水全部浸末菌棒让菌棒吸足水分最后进行出菇管理。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由于水分充足继而使香菇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同时,因为水分是整体灌施,所以使管理变成非常简单。实施本专利技术,水培香菇不带泥沙,折干率与覆土栽培相当,品质远远优于后者。同时,水培香菇不光在夏季有较大的优势,在其他季节照样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人工调控的方便性甚至可用于设施栽培。本专利技术,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专利说明】一种香薛的水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新
,具体涉及到。技术背景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而且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又素有“植物皇后”美誉。传统的香菇栽培方法是开始从段木栽培出菇到袋料栽培出菇,乃至到目前最多用覆土栽培的方法。而覆土栽培香菇有采用菌筒先转色后覆土的方法,也有先覆土后转色的方法。先转色后覆土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菌筒转色管理工艺极为繁杂,而且菌筒营养容易流失,菌丝又受到伤害,常 因处理不当造成菌筒上部不转色甚至发生烂筒。而先覆土后转色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就是的缺陷,但香菇的转化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具体包括:按常规方法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时适时在菌棒上放几个小孔的气,菌丝由此生长迅猛,污染率低;在菇棚内建立栽培畦床,然后将菌棒进行排场“练简”,菌棒转色均匀后用水全部浸末菌棒让菌棒吸足水分最后进行出菇管理。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由于水分充足继而使香菇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同时,因为水分是整体灌施,所以使管理变成非常简单。实施本专利技术,水培香菇不带泥沙,折干率与覆土栽培相当,品质远远优于后者。同时,水培香菇不光在夏季有较大的优势,在其他季节照样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人工调控的方便性甚至可用于设施栽培。本专利技术,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1、菌棒制作和发菌管理:按常规方法配好料,并装袋、灭菌、接种,然后移到可通风及遮阴的场地进行培菌;当菌棒里的菌丝发至直6cm-8cm时在菌棒上放4个-5个小孔的气,接着继续培养至整个菌棒发满菌丝。2、出菇场地的选择和菇棚的搭建: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温低、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出菇场地,并搭建拱棚高度是1.8-2m、宽度是4m-5m、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菇棚,菇棚搭建的同时要求棚体既可遮阴又可以四周通风。3、整畦:在菇棚内分成3个栽培畦床,中间一畦宽1.7m,两边两畦各lm,中间及四周水沟宽是0.3m、深是0.2m ;整畦时,先用水将畦面调整到同一高度,便于后期水位高度的统一控制,同时必须要达到排灌自如,行走方便的要求。4、排场:当菌棒进入出菇管理期时提前I个月左右将菌棒搬到出菇场地按井字形排放整齐,让其在田里进一步的培养和“练简”,放在大棚“练简”的菌棒受光均勻,整个菌棒转色均匀,然后把经过练简及转好色的菌棒进行I次性脱完袋并进行出菇管理。5、出菇管理:菌棒脱袋后紧密排放,并用塑料绳子将菌棒固定住,然后往沟里灌水,直至水位高度全部浸末菌棒,经过3d-6d时间的浸泡,菌棒上面的颜色由棕黄色变成灰黑色时说明菌棒吸足水分;当菌棒漫灌结束后,把水位下降至畦面以下,使菌棒吸收氧气以利孕蕾,I周后就会开始长菇;当大量的小菇长出后,把水位升高至菌棒高度的一半,出菇后到采菇前一段时间要经常在菌棒表面喷水或浇水,以防止菌棒脱水和菌皮硬化,每天2次-3次,而且要做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当采收完一潮菇后把畦里的水和沟里的水都放干,通气养菌7d以上,直到菌疤上的菌丝开始转色再进入下潮菇的出菇管理;以后几潮菇的管理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6、采收:采菇是根据市场要求适时采收。本专利技术既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香菇栽培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新颖、措施独特,而且工艺简单,容易实施。2、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菌棒在培菌时期适时在菌棒上放几个小孔的气,菌丝由此生长迅猛,污染率低,培养周期短、成品率高;3、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当菌棒进入出菇管理期时提前I个月左右将菌棒搬到出菇场地按井字形排放整齐,让其在田里进一步的培养和“练简”,放在大棚“练简”的菌棒受光均匀,整个菌棒转色均匀。4、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菌棒转色均匀后用水全部浸末菌棒让菌棒吸足水分最后进行出菇管理。由于水分充足继而使香菇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同时,因为水分是整体灌施,所以使管理变成非常简单。5、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水培香菇不带泥沙,折干率与覆土栽培相当,品质远远优于后者。6、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水培香菇不光在夏季有较大的优势,在其他季节照样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人工调控的方便性甚至可用于设施栽培。7、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菌棒制作和发菌管理:按常规方法配好料,并装袋、灭菌、接种,然后移到可通风及遮阴的场地进行培菌;当菌棒里的菌丝发至直6cm-8cm时在菌棒上放4个-5个小孔的气,接着继续培养至整个菌棒发满菌丝。2、出菇场地的选择和菇棚的搭建: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温低、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出菇场地,并搭建拱棚高度是1.8-2m、宽度是4m-5m、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菇棚,菇棚搭建的同时要求棚体既可遮阴又可以四周通风。3、整畦:在菇棚内分成3个栽培畦床,中间一畦宽1.7m,两边两畦各lm,中间及四周水沟宽是0.3m、深是0.2m。整畦时,先用水将畦面调整到同一高度,便于后期水位高度的统一控制,同时必须要达到排灌自如,行走方便的要求。4、排场:当菌棒进入出菇管理期时提前I个月左右将菌棒搬到出菇场地按井字形排放整齐,让其在田里进一步的培养和“练简”,放在大棚“练简”的菌棒受光均匀,整个菌棒转色均匀,然后把经过练简及转好色的菌棒进行I次性脱完袋并进行出菇管理。5、出菇管理:菌棒脱袋后紧密排放,并用塑料绳子将菌棒固定住,然后往沟里灌水,直至水位高度全部浸末菌棒,经过3d-6d时间的浸泡,菌棒上面的颜色由棕黄色变成灰黑色时说明菌棒吸足水分;当菌棒漫灌结束后,把水位下降至畦面以下,使菌棒吸收氧气以利孕蕾,1周后就会开始长菇;当大量的小菇长出后,把水位升高至菌棒高度的一半,出菇后到采菇前一段时间要经常在菌棒表面喷水或浇水,以防止菌棒脱水和菌皮硬化,每天2次-3次,而且要做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当采收完一潮菇后把畦里的水和沟里的水都放干,通气养菌7d以上,直到菌疤上的菌丝开始转色再进入下潮菇的出菇管理;以后几潮菇的管理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6、采收:采菇是根据市场要求适时采收。【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菌棒制作和发菌管理:按常规方法配好料,并装袋、灭菌、接种,然后移到可通风及遮阴的场地进行培菌;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菇的水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棒制作和发菌管理:按常规方法配好料,并装袋、灭菌、接种,然后移到可通风及遮阴的场地进行培菌;当菌棒里的菌丝发至直6cm~8cm时在菌棒上放4个~5个小孔的气,接着继续培养至整个菌棒发满菌丝;(2)出菇场地的选择和菇棚的搭建: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温低、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出菇场地,并搭建拱棚高度是1.8~2m、宽度是4m~5m、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菇棚,菇棚搭建的同时要求棚体既可遮阴又可以四周通风;(3)整畦:在菇棚内分成3个栽培畦床,中间一畦宽1.7m,两边两畦各1m,中间及四周水沟宽是0.3m、深是0.2m;整畦时,先用水将畦面调整到同一高度,便于后期水位高度的统一控制,同时必须要达到排灌自如,行走方便的要求;(4)排场:当菌棒进入出菇管理期时提前1个月左右将菌棒搬到出菇场地按井字形排放整齐,让其在田里进一步的培养和“练简”,放在大棚“练简”的菌棒受光均匀,整个菌棒转色均匀,然后把经过练简及转好色的菌棒进行1次性脱完袋并进行出菇管理;(5)出菇管理:菌棒脱袋后紧密排放,并用塑料绳子将菌棒固定住,然后往沟里灌水,直至水位高度全部浸末菌棒,经过3d~6d时间的浸泡,菌棒上面的颜色由棕黄色变成灰黑色时说明菌棒吸足水分;当菌棒漫灌结束后,把水位下降至畦面以下,使菌棒吸收氧气以利孕蕾,1周后就会开始长菇;当大量的小菇长出后,把水位升高至菌棒高度的一半,出菇后到采菇前一段时间要经常在菌棒表面喷水或浇水,以防止菌棒脱水和菌皮硬化,每天2次~3次,而且要做 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当采收完一潮菇后把畦里的水和沟里的水都放干,通气养菌7d以上,直到菌疤上的菌丝开始转色再进入下潮菇的出菇管理;以后几潮菇的管理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6)采收:采菇是根据市场要求适时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寒
申请(专利权)人:何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