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411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液可稳定地供给切断用钢丝与被加工件的接触位置的线锯装置。该线锯装置具备:并列配置并使其在轴线方向行进的多根切断用钢丝W;放置被加工件(30)的工作台(14);使工作台(14)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15);加工液供给管(16);从加工液供给管(16)的加工液供给开口使加工液向下方落下的同时,通过利用移动机构将被加工件推压到行进的多根切断用钢丝上从而切断被加工件。该线锯装置还具有多根带状构件(17)。带状构件(17)固定在加工液供给管上并垂下。从加工液供给管落下的加工液的形状由带状构件控制,从而使其不集中在中央,而是大致铅直向下地落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以张力架设的钢丝在其轴线方向上行进的同时,与被加工件压力接触从而切断该被加工件的线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公知的线锯装置是使施加规定的张力架设(以张力架设)的多根钢丝在其轴线方向上行进的同时与被加工件压力接触,同时一面在该钢丝上滴下使磨料分散的加工液(浆液)一面用该钢丝切断该被加工件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9050,权利要求5)。参照立体11对这种现有的线锯装置的一种进行说明。该线锯装置具备钢丝10;一对圆筒形滚筒11、12;马达13;工作台14;工作台移动装置15;加工液供给管16。钢丝10通过交替卷装在圆筒形滚筒11、12上,形成以张力架设的多根切断用钢丝W使其在一个平面上(与由互相正交的X、Y及Z轴组成的坐标系上的X-Y平面平行的平面)相互平行。滚筒11通过马达13转动。由此,使切断用的钢丝W行进在各轴线的方向(X轴方向)上。另外,为了使图示简洁,在图11中切断用钢丝W的根数为4根。在工作台14上面载放着陶瓷烧结体等被加工件30。被加工件30用粘接剂固定在工作台14上,与工作台一起通过移动装置15上下移动。加工液供给管16在切断用钢丝W的上方,其轴线设置在与切断用钢丝W的轴线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上。在加工液供给管16上的底面一侧形成切缝。加工液S从未图示的泵供给加工液供给管16的内部,经由切缝落下到下方。采用以上结构,线锯装置在使切断用钢丝行进的同时,使加工液S浇在切断用钢丝W上,同时,通过用移动装置15将工作台14上的被加工件30推压在多根切断用钢丝W上,从而切断被加工件30。但是,加工液S由于是有粘性的液体,所以如侧视12所示,随着其从加工液供给管16的切缝向下方落下,逐渐向中央集中(凝聚)。为此,加工液S不能直接到达处于多根切断用钢丝W的两端部的切断用钢丝W1、W2,而是通过在落下时反弹,或通过停留在被加工件30上而到达切断用钢丝W1、W2。其结果,尤其是当加工速度上升时,或加工液S的质量发生变化时等,会发生加工液S对处于两端部的切断用钢丝W1、W2的供给不充分,或被这些切断用钢丝W1、W2切断的被加工件30的切断面起伏不平,不能成为平坦的平面的问题。为了应付这个问题,如图13所示,如缩短切断开始前的被加工件30和加工液供给管16之间的距离,加工液S就能够遍及所有的切断用钢丝W。但是,当被加工件30的切断方向(Z轴方向)的长度(高度)大时,如图14所示,会发生另外的问题加工液供给管16与被加工件30在切断过程中会碰上,不能切断被加工件30。针对该问题,只要预先使处于切断开始前状态的被加工件30和加工液供给管16之间的距离比被加工件30的高度稍长,加工液供给管16与被加工件30在切断过程中就不会碰上。可是,这时,每变更被加工件30的高度都必须调整切断开始前的被加工件30与加工液供给管16之间的距离,又产生作业变得繁杂之类的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线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线锯装置具备在一个平面内相互平行地以张力架设的多根钢丝;使上述多根钢丝各自在该多根钢丝的各轴线方向上行进的行进机构;配置在上述多根钢丝的下方的同时上面放置被加工件的工作台;通过使放置上述被加工件的工作台和上述多根钢丝中的至少一方,向与上述平面交差的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将该被加工件推压到该多根钢丝上的移动机构;具有从上述多根钢丝的上方位置向下方落下加工液的加工液供给开口的加工液供给机构;在通过上述加工液供给机构从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向下方落下上述加工液的同时,通过上述移动机构将上述被加工件推压在上述行进的多根钢丝上,由此切断该被加工件的线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配设在上述加工液供给机构的加工液供给开口与上述多根钢丝之间,为使从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落下的加工液到达该多根钢丝与上述被加工件搭接处,控制该加工液落下时的该加工液的形状的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据此,被加工件被推压到轴线方向上行进中的多根钢丝上(使其搭接),由此被加工件被切断。这时,从在钢丝上方的加工液供给机构的加工液供给开口落下的加工液由于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的存在而到达多根钢丝与被加工件的所有的搭接处。因此,加工液能稳定存在于多根钢丝切断被加工件的地方。其结果,被加工件的切断面成为预定的平坦的平面。这时,上述加工液供给机构是由管状构件及泵组成,该管状构件具有在上述平面内,将位于正交于该多根钢丝的各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上述多个钢丝中的2根钢丝上的任意点的各铅直向上位置附近的2处特定点连接延长的轴线,且作为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在底面一侧具有在该轴线上实质上平行的该2处特定点附近位置之间跨越延设的切缝状开口;上述泵将上述加工液供给该管状构件的内部;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最好是由配置在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与上述钢丝之间,同时搭接在上述被加工件上时弯曲的可挠性的薄板组成。这时,可挠性薄板最好是对加工液有良好的可湿性。另外,切缝状开口可以是所谓的切缝,或者也可以是直线排列的多个小径孔(实质上发挥与切缝同样的功能)。据此,加工液通过泵供给管状构件,从设于管状构件的底面一侧的加工液供给开口即切缝状开口落下。该加工液落下时的形状是在以加工液从切缝状开口落下为开始的时间上,具有与上述多根钢丝的两端的钢丝间距离大致相等的宽度(2处特定点附近位置间的距离)的膜状;且在加工液落下中途,由切缝状开口和钢丝之间配置的薄板控制。其结果,能够切实使加工液到达瞄准的地方(即多根钢丝与被加工件的所有的搭接处)。而且,该薄板具备在搭接在被加工件时弯曲的可挠性。因此,在被加工件的切断中,即便薄板万一搭接被加工件,也不会发生被加工件损伤。而且,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2处特定点附近的位置,固定在上述管状构件上,同时,从该管状构件向下方垂下的至少2个带状构件。如上所述,加工液从切缝状开口膜状落下。因此,如上述构成,只要通过向下方垂下的带状构件控制该膜的两端,就能够使加工液很容易地广范围地到达。另外,在本说明书上,带状构件只要具备能够控制加工液的形状的刚性即可,例如,带状构件的宽度非常窄,实际上可称为线状构件的构件也包括在带状构件中。另外,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在上述2处特定点附近位置间被固定在上述管状构件上的同时从该管状构件向下方垂下的带状构件。据此,能够自由变更带状构件的个数和固定位置,所以能够很容易地将落下时的加工液的形状控制为期望的形状。这时,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将使上述多个带状构件的各下端部附近与上述管状构件大致平行地连接的连接构件。据此,从切缝状开口落下的加工液经由带状构件被引导在连接构件上,其后,从该连接构件自由落下。因此,加工液最终事实上的开始落下的地方(连接构件)与被加工件之间的距离能够变小,所以能够使加工液切实到达瞄准的地方。另外,当仅是带状构件时,有可能在带状构件下端部附近加工液的量不足,加工液膜中断,但通过上述连接构件能够避免这种膜的中断。另外,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从上述2处特定点附近位置的一方跨越延续到另一方的同时,从上述管状构件向下方垂下的膜状构件。据此,能够通过膜状构件很容易地控制落下时的加工液的形状。而且,上述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锯装置,具备:以张力架设使其在一个平面内相互平行的多根切断用钢丝;使上述多根钢丝各自在该多根钢丝的各轴线方向上行进的行进机构;配置在上述多根钢丝的下方的同时,其上面放置被加工件的工作台;通过使放置有上述被加工件的工作台和上述多根钢丝的至少一方,在与上述平面交差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将该被加工件推压到该多根钢丝上的移动机构;有从上述多根钢丝的上方位置向下方落下加工液的加工液供给开口的加工液供给机构;通过利用上述加工液供给机构使上述加工液从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向下方落下 的同时,利用上述移动机构将上述被加工件推压到上述行进的多根钢丝上,从而切断该被加工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加工液落下形状控制装置,该装置配设在上述加工液供给机构的加工液供给开口与上述多根钢丝之间,控制该加工液落下时的该加工液的形状从而 使从上述加工液供给开口落下的加工液到达该多根钢丝与上述被加工件接触的地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信爱吉田信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