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片熔接装置及分离片的熔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382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18:01
应用分离片熔接装置而成的装袋电极(20)的制造装置(100)具有接合头(301),该接合头(301)包括用于将一对分离片(30)彼此接合的接合片(302、303)和用于按压一对分离片的按压部(304)。使接合头(301)相对于分离片相对地接近,在利用按压部(304)按压了分离片之后,利用接合片(301)将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另一方面,使接合头(301)相对于分离片相对地离开,在使接合片自一对分离片离开之后,解除按压部(304)对分离片的按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应用分离片熔接装置而成的装袋电极(20)的制造装置(100)具有接合头(301),该接合头(301)包括用于将一对分离片(30)彼此接合的接合片(302、303)和用于按压一对分离片的按压部(304)。使接合头(301)相对于分离片相对地接近,在利用按压部(304)按压了分离片之后,利用接合片(301)将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另一方面,使接合头(301)相对于分离片相对地离开,在使接合片自一对分离片离开之后,解除按压部(304)对分离片的按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将电极装袋于一对分离片之间而成的装袋电极(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装袋时,将正极配置在分离片之间,在利用按压构件按压分离片之后,利用熔接构件对分离片的外周进行热熔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32911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分别通过单独的工序执行了分离片的按压和热熔接,因此存在周期变长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熔接一对分离片所需的周期、并谋求分离片熔接操作的高效化、而且能够有助于电池整体的制造的高效化的。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分离片熔接装置是用于熔接一对分离片的熔接装置。该熔接装置的接合部具有相对于上述一对分离片相对地自由接近和离开的接合头,在上述接合头上安装有用于将上述分离片彼此接合的接合片和用于按压上述分离片的按压部。上述按压部以在超过上述接合片的顶端的前进位置与自上述前进位置退避的后退位置之间自由进退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接合头。在上述接合头与上述按压部之间设有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将用于使上述按压部朝向上述前进位置移动的作用力施加于上述按压部。而且,通过上述接合头相对于上述分离片相对地接近,从而上述按压部与上述分离片相接触并从上述前进位置后退至上述后退位置,上述接合片的上述顶端与上述分离片相接触而进行接合。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接合头从上述接合片的上述顶端与上述分离片相接触的状态相对于上述分离片相对地离开,从而在上述按压部按压着上述分离片的状态下,上述接合片的上述顶端自上述分离片离开。上述按压部在上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从上述后退位置前进至上述前进位置并自上述分离片离开。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分离片的熔接方法是一种用于熔接一对分离片的熔接方法。在该熔接方法中,使具有用于将上述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的接合片和用于按压上述一对分离片的按压部的接合头相对于上述分离片相对地接近,在利用上述按压部按压了上述分离片之后,利用上述接合片将上述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另一方面,使上述接合头相对于上述分离片相对地离开,在使上述接合片自上述一对分离片离开之后,解除上述按压部对上述分离片的按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的(A)是表示装袋电极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的(B)是示意性表示对电极和一对分离片一边进行输送一边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依次重叠的样子的立体图。图2的(A)、图2的(B)是对图1中用两点划线围成的部位2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是在将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的“前端”的位置的说明中使用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应用分离片熔接装置而成的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5的(A)是表示第I接合部的俯视图,图5的(B)是沿着图5的(A)的5B — 5B线的剖视图,图5的(C)是沿着图5的(A)的5C - 5C线的剖视图,是表示对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的前端进行接合的第I次接合动作时的状态的图。图6的(A)是表示第2接合部的俯视图,图6的(B)是沿着图6的(A)的6B — 6B线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利用第I接合部将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接合的第2次以后的接合动作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对第I接合部中的按压部的形状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9的(A)是表示接合头接近工件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的(B)是表示接合头接近工件且按压部与工件相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的(A)是表示按压部与工件相接触并从前进位置后退至后退位置、且接合片的顶端与工件相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的(B)是表示通过接合头自图10的(A)的状态开始离开工件、从而在保持按压部按压着工件的状态下、接合片的顶端自工件离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的(A)?图11的(H)是示意性表示第I接合部中的按压部的往返动作的图。图12的(A)?图12的(G)是示意性表示第I接合部中的第I次接合动作的图。图13是示意性表示利用圆柱旋转体输送的工件的输送速度与多次往返的第I接合部的速度的变化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添加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为了便于说明而被夸大,与实际的比例不同。另外,图1的(A)、图1的(B)及图3所示的箭头arr表示在制造装袋电极20时对电极40和一对分离片30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在图1的(A)、图1的(B)及图3中,图中右侧是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称作各个构件中的“前方”,图中左侧是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称作各个构件中的“后方”。另外,将分离片的位于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边缘称作“侧方边缘”,将分离片的位于输送方向上的边缘称作“前方边缘”、“后方边缘”。将在一对分离片30之间夹有电极40的层叠体、即分离片30彼此的接合结束之前的层叠体也称作“工件W”。如图1的(A)、图1的(B)所示,装袋电极20利用一对分离片30将正极或负极的电极40包装为袋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正极作为装袋电极20。电极40包括在金属箔的两面涂布了活性物质的主体部41和由金属箔的一部分形成并与其他构件电连接的极耳(日文:夕7')42。分离片30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薄膜,具有比电极40的主体部41稍微大的尺寸。利用一对分离片30仅夹持电极40的主体部41,使电极40的极耳42置于外部。将重叠后的一对分离片30的侧方边缘31彼此接合。另外,将重叠后的一对分离片30的前方边缘32和后方边缘33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彼此接合。在图1的(A)所示的例子中,将重叠后的一对分离片30的后方边缘33彼此接合。侧方边缘31处的接合点50例如有5处,后方边缘33处的接合点50例如有4处。参照图2的(A)、图2的(B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将分离片30彼此接合的“前端51 ”的位置。将分离片30彼此接合的“前端51”能够基于能够抑制重叠后的分离片30的所谓的开口的观点自由地进行设定。例如,也可以是对齐于电极40的主体部41的位置(图2的(A))、除如文字所述的分离片30的角部(图2的(B))以外对齐于活性物质的涂布线的位置。如图3所示,应用分离片熔接装置而成的装袋电极20的制造装置100包括用于对电极40和一对分离片30 —边进行输送一边从输送方向的前端51侧依次重叠的输送部200、用于将一对分离片30的侧方边缘31彼此接合的第I接合部300以及用于将一对分离片30的前方边缘32和后方边缘33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彼此接合的第2接合部400。而且,利用第I接合部300从输送方向的前端51侧将由输送部200 —边输送一边依次重叠的一对分离片30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油原浩柳岳洋山下学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