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彦林专利>正文

多功能大豆玉米精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8 阅读:5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大豆玉米精点机,是由主框架(2)、主框架(2)上中部焊有凸起的上架(27)、安装在上架(27)前部的施肥装置(9)、安装在上架(27)中部的播种装置(8)、安装在上架(27)后部的喷洒农药装置(7)和安装在主框架(2)下部前侧的前轮(13)和施肥分土装置、在主框架下部与播种装置上下相对应处安装的播种分土装置、在主框架下部与喷洒农药装置上下相对应处安装的复土装置(20)和动力轮(22)以及安装在主框架(2)下部后侧的震压辊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的播种装置(8)底部中间安装一竖轴,竖轴上端安装有播种盘(26),播种盘(26)呈圆形,上面有多个分种孔,分种孔呈弧形长圆孔,分种孔均布在播种盘上开有的多条环状沟槽(28)上,播种盘上面安装有定位板(25),定位板(25)为三角形,覆盖半个箱底,覆盖半个播种盘,定位板(25)的下面安装有挡刷或者滚刷和划针,挡刷或者滚刷呈辐射状排列,挡刷下端与播种盘相接,划针下端在播种盘的环形槽内;播种装置底部开有漏种孔和播种孔,漏种孔分布在定位板下的播种盘边缘,与播种装置外底部的布袋相通;播种孔在播种箱装置的底后部,与划针上下对应,在播种盘(26)下面与播种装置下部的导管通过漏斗相通。    b)所述的分土装置是在两个夹板(14)间安装有分土片轴,在分土片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分土片(15),在分土片(15)外侧安装有腮片(17);分土片呈圆形,其横截面周边呈箭头形;腮片(17)前下部呈弧形,中下部为直线形,尾下部翘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大豆玉米精点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国际专利分类:A01C7/06。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机械种类繁多,播种与施肥组合在一个机械上也不乏其有,但这些机械结构都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功能单一,制造费用比较高,不适用于农村小户应用。另外有些播种机点种不精确,容易起摞,致使当秧苗长出后不容易间苗,容易伤根,影响全苗率;更主要的是普遍采用豁钩开沟施肥,把垄里压埋的农作物残叶、残茎、根须豁出垄面,而严重影响播种质量;用铧开沟点种,把垄破开使土壤松动透风,保湿性不好,严重影响出苗率,另外,苗行排列不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克服上述播种机的不足,同时又省时、省力、省种,并且一次性完成春播作业的集施肥、播种、喷洒农药和开沟、复土、震压于一体的多功能大豆玉米精点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矩形的主框架上中部焊有凸起的上架,在凸起上架后端焊有两根竖立的角铁;在主框架上中部焊有凸起的上架上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喷洒农药装置;在主框架下前部安装有-->转向装置和施肥分土装置,在播种装置对应的主框架下部安装有播种分土装置,在喷洒农药装置对应的主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大豆玉米精点机,是由主框架(2)、主框架(2)上中部焊有凸起的上架(27)、安装在上架(27)前部的施肥装置(9)、安装在上架(27)中部的播种装置(8)、安装在上架(27)后部的喷洒农药装置(7)和安装在主框架(2)下部前侧的前轮(13)和施肥分土装置、在主框架下部与播种装置上下相对应处安装的播种分土装置、在主框架下部与喷洒农药装置上下相对应处安装的复土装置(20)和动力轮(22)以及安装在主框架(2)下部后侧的震压辊所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的播种装置(8)底部中间安装一竖轴,竖轴上端安装有播种盘(26),播种盘(26)呈圆形,上面有多个分种孔,分种孔呈弧形长圆孔,分种孔均布在播种盘上开有的多条环状沟槽(28)上,播种盘上面安装有定位板(25),定位板(25)为三角形,覆盖半个箱底,覆盖半个播种盘,定位板(25)的下面安装有挡刷或者滚刷和划针,挡刷或者滚刷呈辐射状排列,挡刷下端与播种盘相接,划针下端在播种盘的环形槽内;播种装置底部开有漏种孔和播种孔,漏种孔分布在定位板下的播种盘边缘,与播种装置外底部的布袋相通;播种孔在播种箱装置的底后部,与划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彦林
申请(专利权)人:吕彦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