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0797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6:41
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片、同轴电缆皮线连接片、交叉互联结构、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其特征在于设置有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侧的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要额外占用空间就能有效地对局放传感器与环流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的、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片、同轴电缆皮线连接片、交叉互联结构、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其特征在于设置有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侧的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要额外占用空间就能有效地对局放传感器与环流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的、低成本的优点。【专利说明】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用装置,特别是交叉互联箱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场高压电缆长度较长的线路通常在中间接头都采用相别之间的交叉互联方式敷设,减少及平衡电缆护层所形成的环流与感应电荷,保证电缆长期安全运行。另外,由于电缆在生产、运输及安装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缺陷或因长期运行导致的绝缘老化所引起的缺陷,在电缆长时间运行中发生局部放电或环流突变。为能够提前检测发现局放信号与环流突变情况,目前越来越多的在中间接头接地线上安装局放传感器或环流传感器以便检测相应缺陷信号。该种安装检测方式较为影响电缆线路或接头的整体美观以及在防水处理上的不方便,若采用箱体形式对这些传感器进行保护,则又造成体积大、占用空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要额外占用空间就能有效地对局放传感器与环流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的、低成本的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交叉互联结构、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台面、设置在第一台面上的三个芯线连接件,三个芯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包括位于第一台面后面的第二台面、设置在第二台面上的三个皮线连接件,三个皮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构成交叉互联结构的A连接杆、B连接杆、C连接杆交叉互联在相应的三个芯线连接件、三个皮线连接件间,其特别之处在于设置有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侧的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相应地分别设置在与A相端、B相端口、C相同端口对应的芯线连接件、皮线连接件间的轴线上,各A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A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沿着箱体内壁穿出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分别与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相连。使用时,按工艺要求剥开A相主电缆、B相主电缆、C相主电缆的外层保护皮,将保护皮下面的金属护套断开,金属护套的两端分别与同轴电缆的芯线和皮线相连,三根同轴电缆分别穿过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然后,A相同轴电缆的芯线依次穿过A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连接,B相同轴电缆的芯线依次穿过B相局放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连接,C相同轴电缆的芯线依次穿过C相局放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连接,三根同轴电缆的皮线分别与相应的皮线连接件连接,这样,主电缆线路中间接头或本体上发生局放或环流均会通过互联箱与中间接头之间的同轴电缆传播至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并由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检测到相应信号,再经信号线传输至后台数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本专利技术由于将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及相应的信号线出线端口集成到交叉互联箱内,从而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要额外占用空间就能有效地对局放传感器与环流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的、低成本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右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4为前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5为带有盖的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形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I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I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2、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3、过电压保护器4、交叉互联结构16、A相端口5、B相端口 6、C相端口 7、A相局放传感器8、B相局放传感器9、C相局放传感器10、A相环流传感器11、B相环流传感器12、C相环流传感器13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I体外侧的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 14和箱体接地线15,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2包括第一台面2a、设置在第一台面2a上的三个芯线连接件2b,三个芯线连接件2b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3包括位于第一台面3a后面的第二台面3a、设置在第二台面3a上的三个皮线连接件3b,三个皮线连接件3b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构成交叉互联结构16的A连接杆16a、B连接杆16b、C连接杆16c交叉互联在相应的三个芯线连接件2b、三个皮线连接件3b间,A相局放传感器8、B相局放传感器9、C相局放传感器10、A相环流传感器11、B相环流传感器12、C相环流传感器13相应地分别设置在与A相端、B相端口、C相同端口对应的芯线连接件3b、皮线连接件2b间的轴线(附图中所显示的是同轴电缆17)、18、19上,各A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A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沿着箱体内壁穿出防水型不锈钢箱体I外分别与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 14相连。如图6所示,按工艺要求剥开A相主电缆20、B相主电缆21、C相主电缆22的外层保护皮23,将保护皮23下面的金属护套24断开,金属护套24的两端分别与同轴电缆A、B、C的芯线a和皮线c相连,三根同轴电缆分别穿过A相端口 5、B相端口 6、C相端口 7,然后,A相同轴电缆A的芯线a依次穿过A相局放传感器8、A相环流传感器11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连接,B相同轴电缆的芯线依次穿过B相局放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连接,C相同轴电缆的芯线依次穿过C相局放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后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件2b连接,,三根同轴电缆A、B、C的皮线b分别与相应的皮线连接件3b连接。【权利要求】1.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交叉互联结构、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台面、设置在第一台面上的三个芯线连接件,三个芯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包括位于第一台面后面的第二台面、设置在第二台面上的三个皮线连接件,三个皮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型交叉互联箱装置,包括防水型不锈钢箱体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内的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交叉互联结构、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同轴电缆芯线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台面、设置在第一台面上的三个芯线连接件,三个芯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同轴电缆皮线连接构件包括位于第一台面后面的第二台面、设置在第二台面上的三个皮线连接件,三个皮线连接件的连接轴线依次与A相端口、B相端口、C相端口的轴线对应,构成交叉互联结构的A连接杆、B连接杆、C连接杆交叉互联在相应的三个芯线连接件、三个皮线连接件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以及设置在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侧的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A相局放传感器、B相局放传感器、C相局放传感器、A相环流传感器、B相环流传感器、C相环流传感器相应地分别设置在与A相端、B相端口、C相同端口对应的芯线连接件、皮线连接件间的轴线上,各A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局放传感器信号连线、A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B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C相环流传感器信号连线沿着箱体内壁穿出防水型不锈钢箱体外分别与6个信号线出线端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腾彪冯晓棕覃延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友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陈腾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