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3770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向一个或多个浇注模具供给料浆的料浆供给系统,包括有一条料浆供给管2,它与带有一个浇注阀门4的每个浇注软管3的底端连接,浇注软管3的一端同浇注模具1可拆卸连接,在料浆供给管2的附近有一条带有若干连通口22的料浆排出管20,在向浇注模具1供入料浆之前,浇注软管3的管端从各个浇注模具1上拆下而连接到各个连通口22上,在这一状况下,料浆就供进来,使粘挂在料浆供应管2内部和浇注软管3内部的固体物质被冲到刷料浆排放管20中,然后,浇注软管3的管端再连接到浇注模具1上,让料浆供入浇注模具1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料浆浇注卫生洁具或类似产品中向一个或多个模具供给料浆的料浆供给系统尤其涉及能提高料浆注浆模产品的质量和有效地利用排出料浆的料浆供给系统。在采用石膏模的料浆浇注技术中,每天浇注操作的次数,由于石膏的性能原故,一般受限制于两或三次,而且每一浇注周期需要一或两小时。由于这些原因,一种高产量系统使用如图3所示的浇注设备,同时在一组浇注模具中实行料浆浇注操作,从而保证了每一周期的模制品数量。这一浇注设备包括有一条位于多个模具1下部的料浆供给管2和从料浆供给管2分支出的浇注软管3,浇注软管3的一端通过一个浇注阀门4连在模具1的料浆出、入口(图中未示出)上。在料浆供给管2的开口有一个料浆供给源阀门5,其上连有一个供给料浆的顶部箱体6,料浆是由料浆供给源(图上未示出)通过料浆总管7和料浆总阀8供入顶部箱体6,料浆总阀8受一个装置(图上未示出)的控制,控制住顶部箱体6内的料浆液位。此外,在料浆供给管2的出口有一个料浆排放阀门9,开口处连有一个料浆排放箱体10。在每一个模具1的顶部有一个压缩空气供入口11,它通过其中带有压缩空气阀门12的压缩空气管13与压缩空气供给源14连接。此外,在压缩空气管13上还设有一个排空阀门15。在料浆的浇注操作过程中,压缩空气阀门12和料浆排出阀门9首先关闭,同时料浆总阀门8,料浆供给源阀门5,浇注阀门4和排空阀门15打开。料浆就由供给料浆的顶部箱体6的压头供入模具1的内部来供给料浆,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之后,模具产品就形成了。然后,关闭料浆供给源阀门5和排空阀门15,同时打开料浆排放阀门9和压缩空气阀门12,将在模具1内部剩余下来的料浆排放到料浆排放箱体10中。这一操作称为料浆排放操作。料浆排放完毕以后,关闭浇注阀门4,随后就实现硬化操作,即在一预定时间内向模具1内通入压缩空气,将模具1的模制品的水份排走,使模制品的水份含量下降。在硬化操作完成之后,模制品就从模具1中取出,再进行下一个生产周期。在以上所述的料浆供给系统中,在料浆排放完成之后,料浆供给管2和浇注软管3的内部基本上是空的,但管子内壁上则挂有料浆。由于等到下一个浇注周期还需有一段时间,挂住的料浆会变得干燥和固化,而在下一次的浇注过程中,固化了的料浆会被由顶部箱体6来的供给料浆剥落下来并混进料浆中,和把空气引进料浆中。这样,混有固体物质和空气的料浆就会被浇注到石膏模中。结果,模制品就含有固体物质,以及因导入空气而生成针孔,这就造成模制品质量变劣,产量下降。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固体物质混入到排出料浆中,排出料浆也就不能回收利用,需要有额外的设备来处理排出料浆,这就使排出料浆不可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套料浆供给系统,它可改善料浆浇注产品的质量和提高产量,并可有效地利用排出料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套料浆供给系统,它可防止任何外部异物进入料浆排放管内,以及防止管子内部变干。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目的,依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浆供给系统,它包含有供给料浆的设备;一条从所述料浆供给设备供给料浆的料浆供应管;一个或多个浇注模具;一些从所述料浆供给管分支出向该浇注模具供给料浆的分支管,从料浆供给管分支出的各分支管的一端同所述浇注模具是可拆卸连接的;一条带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口的料浆排放管,上述各分支管的一端可同各连通口可拆卸连接;在向浇注模具供入料浆之前,各分支管是从浇注模具上拆下,而连接在各个连通口上,在料浆从各分支管中排出后,各分支管子又连接在浇注模具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各连通口可由一套开关装置来加以开关。在操作过程中,在开始向浇注模具供给料浆之前,各分支管的端部先从浇注模具上拆下,连接到料浆排出管的各个连通口上,在这一状况下供入定量的料浆,因此,在前一浇注过程中,在料浆供给管内部或各分支管内部的固体物就会被供入的料浆剥落和带走并排进料浆排出管中,同时管子内部也充满了新的料浆,也就是说,完成了管子内的料浆的排放了,然后,各分支管从各连通口上拆下,连接到各个浇注模具上,料浆就供给进各个浇注模具了,这样就消除了固体物质混入模制品和排出料浆中的问题,而且也消除了空气引入料浆中而产生针孔的问题,因而可以达到提高模制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及有效地利用排出料浆的目的。此外,由于在本专利技术中,各个连通口可由一套开关装置来加以开关,也就可防止外部异物混入料浆排放管中以及管子内部变干。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特征,通过结合附图和对以下的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就将更为明确,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料浆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浇注软管附近的细部图;图3所示的是料浆供给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现在就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浆供给系统的一个例子。在图中,标号1表示许多并排的浇注模具,其下面有一条料浆供给管2,从料浆供应管2上分支出的各浇注软管3的一端,通过一个浇注阀门4,可同每一浇注模具1的料浆出、入口1a可拆卸连接。料浆供给管2的开口处有一个料浆供给源阀门5,在料浆供源阀门5的上方,它又同供给料浆的顶部箱体6相连接。料浆是由料浆供给源(图上未示出)通过料浆总管7和料浆总阀8供入顶部箱体6,料浆总阀8受一套装置(图上未示出)控制,控制住顶部箱体6的液位。此外,在料浆供应管2的出口处有一个料浆排放阀门9,其下方连有一个料浆排放箱体10。在每一个浇注模具1的顶部有一个压缩空气入口11,压缩空气是由压缩空气源14,通过一个带有压缩空气阀门12的压缩空气管13供入的。在压缩空气管13上还有一个排空阀门15。在料浆供给管2的附近,有一条其上端封闭的料浆排放管20,其下端连有一个料浆回收箱体21。在料浆排放管子20上,同对应的浇注软管3相匹配设置有许多连通口22,在向浇注模具1供入料浆之前,浇注软管3的管端从每一浇注模具1上拆开,对应地连接在各个连通口22上。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料浆供给系统的运行操作。在向每个浇注模具1供入料浆之前,先实行各管子内部的料浆排施在料浆的排放中,每一浇注软管3的管端先从各浇注模具1的料浆出、入口1a上拆下,并连接到料浆排放管20上的各个连通口22上。然后打开料浆供应源阀门5,料浆就借料浆顶部箱体6的压头压出。料浆在压力下流经料浆供应管子2,浇注软管3和料浆排放管子20而在料浆回收箱体21中回收。料浆在压力下供入一预定的时间可使挂在料浆供给管2内部和浇注软管3内部的固体物质被压入的料浆冲刷下来,同时在料浆供给管2内部和浇注软管子3的内部形成充满性能稳定的新的料浆。也就是说,管子内料浆已经排放完了。然后把料浆供应源阀门5关闭。接着把每一浇注软管3的一端从连通口22拆下,连接到每一浇注模具1的料浆出、入口1a上。以后就按常规程序进行向浇注模具1供入料浆的浇注周期。还有,在浇注的过程中,最好利用一橡皮塞子塞住每一个连通口22,以防止任何外来异物混入料浆排出管20和防止管子内部变干。更有效地是采用一种手动或自动的开关阀门来代替橡皮塞子。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就可让模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得以提高,因为固体物质和空气不会混入供向浇注模具1内部的料浆了。再者,也不会有外来的异物在排放料浆中排入到料浆排放管20中,因而也就不需要为回收的料浆准备清除外来杂质的装置。综上所述,由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一个或多个浇注模具供给料浆的料浆供给系统,包括有:供给料浆的设备;一条从所述料浆供给设备供给料浆的料浆供给管;一个或多个浇注模具;一些从所述料浆供给管分支出向所述浇注模具供给料浆的分支管,从所述料浆供给管分支出的所述各分支管的一端同所述浇注模具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一条带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口的料浆排放管,所述各分支管的一端可同各个连通口可拆卸连接,在向浇注模具供入料浆之前,所述各分支管是从所述浇注模具上拆下,而连接到各个连通口上,在料浆从所述管中排出后,各分支管 又连接到浇注模具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本岳生阿部俊哉村上弘展平城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