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华专利>正文

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615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阻止物料粘结在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使包边时上、下护面层粘结更牢固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其结构包括:在所述生产设备的机架中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隔离带位于上成型压辊的进料方向那一侧,两条隔离带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两侧边沿的内侧。生产时将两条光滑的隔离带的下侧部分放置在上护面层的内侧、并位于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这样,在上、下成型压辊进行滚压的过程中,中间物料与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就不会相互接触,杜绝了因上护面层的粘结部分粘有物料而使粘结不牢固的现象,从而可确保包边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带护面层的防火装饰板材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到该种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饰行业,以无机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类板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阻燃、节约自然资源等诸多优点。其中,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石膏板用量较大,目前,一种以氧氯化镁、氧硫酸镁、及改性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装饰板材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述建筑装饰板材的结构大同小异,通常至少包括一个中间料层和其两侧的护面层,中间料层由石膏、或氧氯化镁、氧硫酸镁及改性石膏等原料制成,设置在中间料层两侧的护面层通常由韧性纸质、无纺布、或玻纤毡等材料制成,在实际制作中,护面层也可由两层材料构成,如在中间料层的外面先紧贴一层玻纤毡,在玻纤毡的外面再紧贴一层韧性纸质,由玻纤毡和韧性纸质共同构成护面层。生产上述装饰板材的生产设备的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在机架1中设置有输送带2、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上护面层21及其传送机构3、下护面层25及其传送机构4、刻痕装置24、及相关动力传动机构、送料机构等,另外,在机架1中还设置有包边装置;上述结构的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输送带2上铺设好生产装饰板材所需的模板,将下护面层25穿过刻痕装置24后铺设在模板上,刻痕装置24的作用是在下护面层25上刻压出包边折弯时所需的折痕,以利于包边装置进行包边;由送料机构将生产中间料层所需的物料23——如氧氯化镁、氧硫酸镁及改性石膏等放置到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前侧——即进料那一侧的下护面层25上,随着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的运转以及输送带2的运行——如图1中输送带2的上侧自右向左逆时针运行,下护面层25、物料23及上护面层21一起跟着向左运行,经过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的滚压及包边装置的包边后,就制成了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装饰板材的坯体,再根据所需的长度进行切割、并经干燥后,就得到了成品装饰板材。上述生产设备的缺点是在下护面层25、物料23及上护面层21一起经过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滚压的过程中,物料容易进入并粘结在上护面层21的两侧边沿部分——即包边时与下护面层25的翻边进行粘结的部分,造成上、下护面层21和25之间粘结不牢固,从而影响到包边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阻止物料粘结在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使包边时上、下护面层粘结更牢固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生产设备的机架中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隔离带位于上成型压辊的进料方向那一侧,两条隔离带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的边沿部分的内侧。上述的隔离带的宽度与下护面层的翻边宽度一致,其厚度与下护面层的厚度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生产时将两条光滑的隔离带的下侧部分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的内侧、并位于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这样,在上、下成型压辊进行滚压的过程中,物料就不会粘到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杜绝了因上护面层的边沿粘结部分粘有物料而使粘结不牢固的现象,从而可确保包边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图;图3是图2的局部俯视结构图;图4是图3中的D-D剖面结构图;图5是图4中C部分放大结构图;图6是成品装饰板材的横截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在上成型压辊22进料方向那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12,实际制作中,可将两条隔离带12悬挂在一根设置在机架1中的横杆11上,两条隔离带12之间的间距与所生产的装饰板材28的宽度相对应,使得两条隔离带12的下端可以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21两侧的边沿粘贴部分的内侧。并且,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图6所示,上述隔离带12的宽度与下护面层25的翻边251的宽度一致,其厚度与下护面层25的厚度一致。设置有上述隔离装置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相似,即首先在输送带2上铺设好生产所需的模板30——参见图5所示,将下护面层25穿过刻痕装置24后铺设在模板30上,刻痕装置24的作用是在下护面层25上刻压出包边折弯时所需的折痕,以利于包边装置进行包边;将两条光滑的隔离带12的下侧部分放置在上护面层21的内侧、并位于上护面层21的两侧边沿部分——参见图2、图3、图4、图5所示,由送料机构将生产中间料层所需的物料23——如氧氯化镁、氧硫酸镁及改性石膏等放置到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前侧的下护面层25上,随着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的运转以及输送带2的运行——如图1中输送带2的上侧自右向左逆时针运行,下护面层25、中间物料23及上护面层21一起跟着向左运行,经过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的滚压及包边装置的包边后,就制成了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装饰板材的坯体,再根据所需的长度进行切割、并经干燥后,就得到了成品装饰板材,其横截面结构参见图6所示——由上护面层21、中间料层28及下护面层25构成。如图2、图3所示,在上、下成型压辊22和26对中间物料23进行滚压成型的过程中,两条光滑的隔离带12就位于上护面层21两侧边沿部分的内侧,从而起到将上护面层21的边沿部分与中间物料23相隔离的作用,防止物料粘结在上护面层21的边沿内侧——即包边时进行粘贴的部分,这样,经包边装置包边后,上护面层21的边沿粘贴部分就能与下护面层25的翻边251牢固地粘贴在一起——参见图6所示;同时,由于隔离带12的宽度与下护面层25的翻边251的宽度一致,其厚度与下护面层25的厚度一致,这样,在保证包边质量的同时,还可保证成品装饰板材整体厚度的一致性和表面的平整度。权利要求1.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设备的机架中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隔离带位于上成型压辊的进料方向那一侧,两条隔离带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的边沿部分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带的宽度与下护面层的翻边宽度一致,其厚度与下护面层的厚度一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阻止物料粘结在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使包边时上、下护面层粘结更牢固的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其结构包括在所述生产设备的机架中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隔离带位于上成型压辊的进料方向那一侧,两条隔离带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两侧边沿的内侧。生产时将两条光滑的隔离带的下侧部分放置在上护面层的内侧、并位于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这样,在上、下成型压辊进行滚压的过程中,中间物料与上护面层的两侧边沿部分就不会相互接触,杜绝了因上护面层的粘结部分粘有物料而使粘结不牢固的现象,从而可确保包边的质量。文档编号B28B11/02GK1927562SQ20061009617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洪华 申请人:李洪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装饰板材生产设备中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设备的机架中设置有两条光滑的隔离带,隔离带位于上成型压辊的进料方向那一侧,两条隔离带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需进行包边的上护面层的边沿部分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