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自动移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5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秧苗自动移栽机(包括田间用和温室用两种)属于农业机械。它是由秧盘、移行机构、带加速杠杆机构的投苗单体以及土壤工作部件等组成。其秧盘装在移行框架上,移行框架置于移行平台上,移行平台下面装有投苗单体,移行框架由移行机构驱动,移行机构由微机控制器控制。移行机构由纵横两个方向的两套气动(或液压)马达及丝杠丝母构成,也可采用气缸-棘爪齿条结构。投苗单体是由活动缸套及加速杠杆机构组成,加速杠杆可由气杠(液压缸)或凸轮弹簧或交直流电磁铁驱动。该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秧苗自动移栽机本技术所提供的秧苗自动移栽机是用于田间或温室内秧苗移栽作业的机械,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现有的机械式秧苗移栽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复杂,秧苗采用普通方法培育,因此,不容易实现自动化,产量提高不明显。采用先进的空气整根营养钵育苗技术的秧苗自动移栽机已经问世,对于增产具有明显效果。但其结构也比较复杂。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秧苗移栽机存在的上述缺点,在现有采用先进的空气整根营养钵育苗技术的自动移栽机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容易实现的秧苗自动移栽机。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秧苗自动移栽机主要是由秧盘,移行机构,投苗单体以及土壤工作部件组成,秧盘21装在移行框架上,移行框架在移行平台22上滑动,移行平台22下面投苗单体19,移行框架由移行机构驱动,移行机构由微机控制器23控制其动作。装有秧苗20的秧盘21是由上小下大并且上下皆开口的数个钵腔36组成。投苗单体19是由固定板37,投苗管43,固定活塞41,活动缸套40,端盖45,布门44等件组成,投苗管43通过固定板37固定在移行平台22的下面,投苗管孔与固定板孔和移行平台孔的尺寸相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田间和温室的秧苗自动移裁机,它是由秧盘(21),移动机构,投苗单体(19)以及土壤工作部件等组成,其特征是秧盘(21)装在移行框架上,移行框架置于移行平台(22)上,移行平台(22)下面装有投苗单体(19),移行框架由气动马达(或液压马达)带动移行机构而驱动,移行机构由微机控制器(23)控制其动作,投苗单体(19)由固定板(37),投苗管(43),固定活塞(41),活动缸套(40),端盖45,布门(44)组成,投苗管(43)通过固定板(37)固定在移行平台(22)的下表面上,投苗管孔与固定板孔和移行平台孔的尺寸相同且同轴线,固定活塞(41)固定在投苗管(43)的外壁上,活动缸套(40)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田间和温室的秧苗自动移裁机,它是由秧盘(21),移动机构,投苗单体(19)以及土壤工作部件等组成,其特征是秧盘(21)装在移行框架上,移行框架置于移行平台(22)上,移行平台(22)下面装有投苗单体(19),移行框架由气动马达(或液压马达)带动移行机构而驱动,移行机构由微机控制器(23)控制其动作,投苗单体(19)由固定板(37),投苗管(43),固定活塞(41),活动缸套(40),端盖45,布门(44)组成,投苗管(43)通过固定板(37)固定在移行平台(22)的下表面上,投苗管孔与固定板孔和移行平台孔的尺寸相同且同轴线,固定活塞(41)固定在投苗管(43)的外壁上,活动缸套(40)装在投苗管(43)的外壁上,端盖(45)装在活动缸套40的端部,它与固定活塞(41)下表面形成吸气空腔(42),端盖(45)的中部为一大于投苗管孔口尺寸的开口,其上装布门(44),投苗单体(19)上的活动缸套(40)上装有加速杠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自动移裁机,其特征是所说的移行机构为实现纵横向移行共设置两套,它是由做正反两个方向往复摆动的马在(2)、(8)以及电磁离合器(3)、(9),传动箱(4)、(10),丝杠(6)、(15),丝母(5)、(14)组成,一套布置在移行平台(22)的上面,另一套布置在移行平台的下面,用以实现横向移行布置在移行平台(22)上面的丝杠丝母机构为:在移行平台(22)上面横向布置一导轨(即横梁)(12),在横梁上依次装有马达(2)、电磁离合器(3)、传动箱(4)、丝杠(6)及装在丝杠(6)上的丝母(5)与移行框架联接,用以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廷琮杨子万范云翔王秀荣林玉祥张格马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