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4907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14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实际信道测量数据的分析,针对列车行进过程中规律建筑对地面与列车之间通信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建模,主要包括:根据实际环境以及列车运行特点,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各传播径的传播时间;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提取各传播路径的功率衰落;利用仿真实现理论传播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高速铁路场景下的宽带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精确描述信道的规律多径特性,对改进和优化高铁场景下的无线系统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根据列车运行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建立理论模型:步骤102:计算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间,然后计算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时延,c表示光速,则计算信号由发射机直接到达列车接收机的直射径传播时间为:τBM=1c·(DS-ds*Tfloor-v*trem)2+H2---(a)其中,trem=rem(t,tinterval)表示取余函数,Tfloor=floor(t/tinterval),其中floor(A)表示小于或等于A的最大函数,计算信号由发射机到达某一个接触网电杆的传播时间为:τBP=1c·(Ms2-ds*Tfloor)2+(H-h)2---(b)计算由该接触网电杆到达列车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为:τPM=1c·(abs(ds2-v*trem))2+h2---(c)计算反射径的传播时延为τBPM=τBP+τPM直射经与反射径之间的传播时延差随着列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是一个移动的反射径,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相对传播时延Δτ可以表示为Δτ=τBP+τPM?τBM??????(d)Δτ即为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时延;步骤103:根据实际测量的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impulse?response,CIR)提取各传播路径的功率衰落,提取得到的直射径的功率为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的功率为计算理论模型中的移动反射径的功率增益为Gm=PmaveragedBm-PoaveragedBm;步骤104:利用计算机采用传播图论方法实现理论模型。FDA00003596097800014.jpg,FDA00003596097800015.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佳慧陶成刘留谈振辉程文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