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406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压机10由上加热板11、下加热板12及调距模板14组成。调距模板最好是可拆卸地固定在两块加热板之一上或两块之上,以便决定由这两块加热板压制的工件13的加工厚度。若干为使加压加热后的蒸汽之类注入的注孔14b,制于调距模板对着受压工件的内表面14a上。调距模板最好充当封围工件的封围体,并在受压状态下把工件连同两块加热板一起密封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机,它适于在注入蒸汽或气体时热压由层板、薄胶合板、碎料板、刨花板、纤维板、硬质纤维板以及木质纤维构成的片状物等制成的工件。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装有调距模板且该模板带有若干在加热板之间注入加压加热的蒸汽或气体之用的注孔之热压机。在本说明书中,“工件”代表待压的薄板,而“产品”代表压制过的层压板。一种由木质纤维制成的如胶合板、碎料板、纤维板之类的产品,是经过在若干薄木片、木屑、纤维的表面施用粘合剂后,又将这些东西叠合起来并将叠合好的工件置于热压机的一对加过热压板之间加以热压而成的板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预定的热压时间使粘合剂受热和变硬。尤其是要生产厚的产品时,就必须考虑到热量传送到工件内部的时间而使热压工件时间长一点。热压时间直接与生产时间相关。因此,长时间热压是批量生产的障碍,而且也提高了产品单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缩短热压时间,迄今已采用了注入蒸汽压制法。这种压制方法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是一种在热压机的上加热板1和下加热板2的压面上制成许多小注孔2a并从注孔2a中将加压加热后的蒸汽或气体注入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安装在加热板1和2上的蒸汽管3与每个压面上的小注孔2a通连,并分别装有由电磁阀构成的断通式阀门。从蒸汽管3送来的加压加热后的蒸汽或气体从小注孔2a中注入,工件4就被蒸汽之类加热。这样一来,整个工件瞬间即达到使粘合剂干硬的温度。因此,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也能提高。蒸汽注入式压机已有公开的例子,如带有一个舱式划分设备用以在一对压板之间分出一个舱来围住一个区域的“压机压制碎料板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57—1416号);带有一个喷嘴加热器将蒸汽注入喷嘴加热至超过蒸汽凝结温度的“蒸汽注入式压机”(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192906号),以及带有邻接着蒸汽注入板的冷压板的“热压长板形物为半成品的气体注入式压机”(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4—113809号)。“压机压制碎料板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57—1416号)通过舱式划分设备中一块压板上的注孔中注入的蒸汽,快速使粘合剂干硬,从而快速传送热量。此外,“蒸汽注入式压机”(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192906号)以喷嘴加热器防止蒸汽注入时产生水滴而提高生产效率。“热压长板形物为半成品的气体注入式压机”(见日本专利公开文本第4—113809号)则是以一块冷却板在工件被热压及干硬之前防止其变成半干硬状态,以便继续热压工件并使其干硬。然而,上述公开文本所公开的无论哪一种设备,都不能使现有的热压机利用加热板来压制,因为必须使注入蒸汽之类所用的注孔制于上下两个压面上,且必须使与这些注孔通连的蒸汽管固定在另一个压面上。因而,制作压制所用的加热板的成本会增加,从而热压机肯定昂贵。此外,以新方式热压工件,与由许多注孔形成的蒸汽之类的整个注入范围大为不同,这就必须预备另一个压面用来压数目及位置随工件范围而变动的注孔。还有,由于蒸汽注孔制在压面上,就产生一个问题工件表面由于潮湿而受磨损,且由于把抗水性差的材料如纸板和纤维板叠合在工件表面而在该表面产生折痕和波纹而致其不平滑。此外,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板状物堵住注孔及蒸汽之类注入受阻,或由于为了加固或美化把透气性差的平整板状物叠合在工件表面而使得注孔中注入的不必要的蒸汽滴落在板状物上,就会有污疵附在工件表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现有热压机所用加热板,从而能经济有效地压制各种规格工件的并不昂贵的热压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把蒸汽或气体注入工件中,能使产品表面平滑,并能使得即便把抗水性差的材料或透气性差的板状物叠合在工件表面也没有污疵附在工件表面这样一种热压机。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产品机械强度的热压机。为达到上述目的,下面参照图1对应一个实施例来叙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热压机10,由上加热板11、下加热板12,以及安装在上加热板11和下加热板12两者之一上或两者上以决定被加热板11和12两者所压工件加工厚度的调距模板1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热压机,其结构特征在于对着受压工件13的调距模板14内表面14a设有多个用于喷注加热加压后的蒸汽或气体的注孔14b。也可通过在现有热压机加热板11或12上制作丝扣孔并用螺丝把调距模板14固定在加热板上的方式,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热压机。把工件13置于调距模板14之中,用一对加热板11和12压制工件13,同时从调距模板上的若干注孔14b中注入加压加热后的蒸汽,被注入的蒸汽就浸透工件13,并传送能量,且在瞬间把整个工件13加热至预定温度。以用调距模板14作为围封体来围封工件13的方式,工件13就连同上加热板11和下加热板12一起被调距模板14密封住,且注入的蒸汽就将工件充分浸透。如图9和图10所示,即使把抗水性差的材料或透气性差的板状物32叠合在工件13的两面,蒸汽也能透入工件之中,且受压工件13的表面依然平滑不产生污疵。附图简要说明如下图1所示立体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热压机,其用于热压一个仅由若干片状物组成的工件;图2是图1所示热压机的下加热板之顶视图;图3所示立体图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压机其用于热压一个叠合板状物于若干片状物上下两侧而成的工件;图4所示剖视图表示另一实施例的热压机,其用于热压一个叠合金属板于若干片状物上下两侧而成的工件;图5是用作工件原料的植物茎杆之立体图;图6是挤压图5所示植物茎杆使其表面产生裂缝所用的压辊之立体图;图7是叠合若干片状物以便其植物茎杆均顺朝同样方向而形成的工件之侧视图;图8是叠合若干片状物使一些片状物植物茎杆的朝向与另一些片状物植物茎杆不同而形成的工件之侧视图;图9所示立体图表示多层片状物叠合的一种状态,植物茎杆交叉布置,然后在叠合物两侧再各叠合一板状物;图10是叠合板状物于被叠合的片状物上下两侧而形成的工件之侧视图;图11是与图1相应而显示一件现有热压机之立体图。以下参照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热机压10上部为一块上加热板11,下部为一块下加热板12。就此实施例而言,下加热板12是固定的,而上加热板11可垂直移动以便桥压位于加热板11与12之间的工件。下加热板12装有调距模板14,调距模板14决定被热压工件13的厚度。在此实施例中,四方形工件13于一个与工件13形状对应而将其围住的四方框形封围体中形成。下加热板12的预定位置上制有几个丝扣孔(未显示),并用6根螺丝15将四方框形调距模板14固定住。构造调距模板14,是为了在受压状态下把工件13连同上加热板11和下加热板12一起密封住。用以注入加压加热后的蒸汽或气体的若干注孔14b,排列在对着受压工件13的调距模板14内表面14a上。这样,就可经济有效地使蒸汽之类从注孔14b中注入而渗透于工件13里面。调距模板14的高度最好不小于15毫米。这是因为,用高度不足15毫米的调距模板14热压工件,上下加热板只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作用于不足15毫米厚的工件就能完成热压,而当调距模板高度14为15毫米以上时,减少热压时间效果就会增强。如图2详细显示那样,许多注孔14b分别以相等的间隔排列在与下加热板12压面平行的调距模板14的4个内表面14a上。注孔14b与调距模板14的里面如虚线所示那样彼此相连,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机(10,40),它包括一块上加热板(11,43)、一块下加热板(12,44),以及固定在上加热板(11,43)和下加热板(12,44)其中之一或两者的压面上以决定被上下两块加热板(11,12,43,44)压制的工件(13,42)加工厚度的调距模板(14,45),其中: 对着受压工件(13,42)的调距模板(14,45)内表面(14a)设有多个用于喷注加热加压后的蒸汽或气体的注孔(14b,45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光正田村靖夫
申请(专利权)人:光洋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