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2116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涉及细木工板加工技术领域,它为顺次的包括原料锯制木方、干燥、定厚双面加工、多片锯制条、配板、涂胶、拼板机拼板、强制冷却、一次砂光、贴横向单板、预压、热压、强制冷却、二次砂光、贴表板、二次预压、二次热压、裁边、三次砂光、成品分检入库的“二压三砂”工艺流程;在涂胶工艺流程中使用的脲醛涂胶配方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5、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4-1.0,上述原料经搅拌制成脲醛涂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细木工板产品的质量;在涂胶调制工艺,在保证细木工板固化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采用强制通风冷却降低半成品的游离甲醛的含量,达到降低细木工板成品游离甲醛含量的目的,同时降低板坯的陈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涉及细木工板加工

技术介绍
在现有细木工板加工工艺中,有“一压两砂”工艺和“两压两砂”工艺。“一压两砂”工艺,需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这种工艺主要包括原木干燥,制芯条,拼板机胶拼,堆放,砂、刨光,组坯配板(横向单板、表板),预、热压,预、热压,裁边,砂光,检验包装入库工艺流程。“两压两砂”工艺,需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这种工艺主要包括原木干燥,制芯条,拼板机胶拼,预、热压,修板整理,砂光,涂胶,组坯配板,预、热压,裁边,砂光,检验包装入库工艺流程。上述的两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存在的缺陷是1、由于拼板机胶拼和组坯配板的涂胶配方中,采用高醛脲醛树脂胶粘剂,在加工过程中又没有进行降醛处理,造成成品游离甲醛释放量过高,利用上述加工工艺制作的细木工板作为室内装饰材料,对人的健康不利。2、在上述细木工板“一压两砂”工艺中,板芯虽经过砂平处理,但在组坯时,因为横向单板涂胶与表板一次组坯热压成型,由于横向杨木单板厚度不均,从而影响成品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如果杨木单板的含水率偏则出现鼓泡、开胶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再加上杨木单板的厚度偏差,从而使表板必须留有足够的砂光余量,方不至于在表面砂光时出现表面砂透的现象,而厚表板的应用,又大大加大了生产的成本;在上述细木工板“两压两砂”工艺中,板芯没有经过砂平处理,从而导致芯板的平整度较差,造成杨木芯板在砂光工序的过程中砂削量增大,使横向杨木单板的厚度极度不均,导致横向杨木单板不能发挥横向静曲的作用,以至于成品的横向静曲强度也随之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因芯板的平整度较差从而使胶合强度也不能得到保证。综上所述,按现有技术生产的细木工板存在表面光洁度、平整度较差以及翘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细木工板成品游离甲醛释放量过高以及细木工板成品的光洁度、平整度较差以及翘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它为顺次的包括原料锯制木方、干燥、定厚双面加工、多片锯制条、配板、涂胶、拼板机拼板、强制冷却、一次砂光、贴横向单板、预压、热压、强制冷却、二次砂光、贴表板、二次预压、二次热压、裁边、三次砂光、成品分检入库的“二压三砂”工艺流程;在涂胶工艺流程中使用的脲醛涂胶配方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5、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4-1.0、水200-240,上述原料经搅拌制成脲醛涂胶;采用上述基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细木板加工过程中的涂胶应用上采用甲醛捕捉剂、固化剂和填充剂,在保证涂胶固化强度的基础上,在涂胶工序降低游离甲醛释放量,适应细木工板加工对脲醛涂胶的要求;采用强制冷却工艺流程在细木工板加工过程中降低游离甲醛释放量;采用细木工板加工的“二压三砂”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成品的表面光洁度、平整度,防止了产品的翘曲变形,减小了成品的厚度公差。强制冷却工艺流程为强制通风降醛工艺流程,具体为对机拼的芯层板和第一次热压出来的三层板分别进行强制冷却和通风。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加热胶合时散发的游离甲醛及时快速地排出,避免游离甲醛被板芯和成品板吸收,缩短了板坯的陈化堆放时间。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0、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6-1.0、水200-240,以适应木条拼接对涂胶的要求。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5-35、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6-1.0、水200-240,以适应杨木芯板对涂胶的要求。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0、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4-0.6、水200-240,以适应表板对涂胶的要求。强制通风降醛工艺流程的风量为10000-20000每小时立方米,风压为350-450Pa,处理时间为15-25分钟,通过上述处理相对机拼板平均降醛量为0.320mg/L,相对热压后的三层板坯平均降醛量为0.523mg/L,机拼板和热压后的三层板温度可下降8-11℃,大大缩短了板坯的陈化堆放时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细木工板产品的质量;2、涂胶调制过程中,在保证细木工板固化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3、采用强制通风冷却降低半成品的游离甲醛的含量,达到降低细木工板成品游离甲醛含量的目的,同时降低板坯的陈化时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它为顺次的包括原料锯制木方、干燥、定厚双面加工、多片锯制条、配板、涂胶、拼板机拼板、强制冷却、一次砂光、贴横向单板、预压、热压、强制冷却、二次砂光、贴表板、二次预压、二次热压、裁边、三次砂光、成品分检入库的“二压三砂”工艺流程。在本工艺中,特点是先干燥后制条,这样制成的木条尺寸稳定性好,消除了干燥应力对木材变形的影响,减少了加工余量,使木材利用率从先制条后干燥的70.0%提高到77.8%;通过拼板机拼板和一次砂光保证了板芯的平整度,通过检测一次砂光后的板芯,在含水率9.25-10.0%的条件下,其厚度波动范围在0.10mm-0.30mm之间。一次砂光后的板芯,经贴横向单板、预压、热压和强制冷却,再进行二次砂光,砂去的厚度为0.2-0.3mm/次,二次砂光后的芯板,其厚度波动范围在0.10mm-0.23mm之间。二次砂光后的芯板,经贴表板、二次预压、二次热压和裁边,进入三次砂光的工艺流程,在三次砂光中,采用180-320目的砂光带,砂去的厚度约为0.05mm/面,这样,经三次砂光后,细木工板的厚度波动在0.10mm-0.15mm之间,板子的基本厚度趋于一致,经三次砂光的细木工板具有较好的光洁度。按本实施例制作的细木工板其波纹度≤0.3mm,翘曲度≤0.2%。在涂胶工艺流程中使用的脲醛涂胶配方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5、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4-1.0、水200-240,上述原料经搅拌制成脲醛涂胶;为适应不同木材粘接的要求,按季节的变化,它有如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木条拼接所使用的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2、甲醛捕捉剂6、固化剂0.7、水200;杨木芯板贴盖在拼接后木条的两面形成芯层板,杨木芯板对涂胶的要求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2、甲醛捕捉剂6、固化剂0.7、水200;芯层板两表面贴上表板为三层板,表板对涂胶的要求是(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2、甲醛捕捉剂6、固化剂0.5、水200。实施例2,木条拼接所使用的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4、甲醛捕捉剂8、固化剂0.8、水200;杨木芯板对涂胶的要求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8、甲醛捕捉剂7、固化剂0.8、水200;表板对涂胶的要求是(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5、甲醛捕捉剂7、固化剂0.5、水200。实施例3,木条拼接所使用的脲醛涂胶的配方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7、甲醛捕捉剂8、固化剂0.9、水200;杨木芯板对涂胶的要求可以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30、甲醛捕捉剂8、固化剂0.9、水200;表板对涂胶的要求是(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木工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为顺次的包括原料锯制木方、干燥、定厚双面加工、多片锯制条、配板、涂胶、拼板机拼板、强制冷却、一次砂光、贴横向单板、预压、热压、强制冷却、二次砂光、贴表板、二次预压、二次热压、裁边、三次砂光、成品分检入库的“二压三砂”工艺流程;在涂胶工艺流程中使用的脲醛涂胶配方为(重量分):低醛脲醛树脂100、填充剂20-35、甲醛捕捉剂5-10、固化剂0.4-1.0,上述原料经搅拌制成脲醛涂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平王厚立张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阊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