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94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其主要特征是在原有棕杆式小六棱圆织机结构基础上,将凸轮(4)外圆周制有上下曲线凸台,其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各有滑块滚轮(15)与其滚动配合,滑块滚轮(15)分别安装在上滑块(14)与下滑块(16)的滚轮轴上。使凸轮工作时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整个机构不用润滑油润滑,减轻动力损耗、减少机件磨损和解决油污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和使用的棕杆式小六梭圆织机主机的双槽凸轮与滑块的传动均是采用滑动摩擦,靠油泵供油润滑,主机工作时,双槽凸轮与滑块的传动,相对滑动线速度高达500m/min,使摩擦传动时机件极易发热和引起机件过快磨损,影响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另外塑料扁丝在编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塑料粉尘进入润滑油,必须经常更换润滑油,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棕杆在频繁的上下往复运动时会把润滑油带出来而污染编织物,编织物表面一旦粘有油污,使编织物在后一道工序的复合或印字时会直接影响粘合牢度,使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上下曲线凸台凸轮与滑块的传动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取消润滑油的供油装置,使机件不易发热、磨损极少、没有油污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的棕杆式小六梭圆织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实现的。该机结构包括皮带轮(1)、主轴(2)、底盘(3)、凸轮(4)、推梭器(5)、上门圈(6)、梭子(7)、纬线纱包(8)、经线(9)、下门圈(10)、外棕杆(11)、内棕杆(12)、中圈(13)、上滑块(14)、滑块滚轮(15)、下滑块(16)、滑块导柱(17)、机架(18),其特征是所说的凸轮(4)外圆周有上下曲线凸台,其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各有滑块滚轮(15)与其滚动配合,滑块滚轮(15)分别安装在上滑块(14)与下滑块(16)的滚轮轴上。本技术是将原双槽凸轮改为上下曲线凸台凸轮,将原滑块突出圆柱部分嵌入双槽凸轮槽内改为采用滑块滚轮靠在凸轮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使凸轮工作时,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使整个机构不用润滑油润滑,减轻动力损耗、减少机件磨损和解决油污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凸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外棕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1因左右对称,画出左半图。1-皮带轮、2-主轴、3-底盆、4-凸轮、5-推梭器、6-上门圈、7-梭子、8-纬线纱包、9-经线、10-下门圈、11-外棕杆、12-内棕杆、13-中圈、14-上滑块、15-滑块滚轮、16-下滑块、17、滑块导柱、18-机架。皮带轮(1)固装在主轴(2)上,主轴(2)还固装有凸轮(4)和推梭器(5),底盆(3)固装在机架(18)上与主轴(2)活动配合,滑块导柱(17)固装在底盆(3)上,上部固装有中圈(13),中圈(13)上部固装有下门圈(10),上门圈(6)安装在下门圈(10)上部,上、下门圈(6)(10)中间放置有梭子(7),纬线纱包(8)装在梭子(7)上,上滑块(14)和下滑块(16)与滑块导柱(17)滑动配合,上、下滑块(14)(16)里边各安装有滑块滚轮(15)与凸轮(4)的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滚动配合,上滑块(14)上固装有外棕杆(11),下滑块(16)上固装有内棕杆(12),经线(9)穿过内、外棕杆(12)(11)的中间小孔进入主机。参照图3,是凸轮结构局部放大状况。参照图4,是内、外棕杆(12)(11)的形状图,在原有圆织机上已经使用,外棕杆(11)比内棕杆(12)杆脚短。主机工作时,电机带动皮带轮(1)使主轴(2)旋转,主轴(2)旋转又使凸轮(4)旋转;凸轮(4)旋转时使滑块滚轮(15)顺着凸轮(4)的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滚动,又使上、下滑块(14)(16)作上下往复运动;上、下滑块(14)(16)上下往复运动时又带动内、外棕杆(12)(11)作上下往复运动;内、外棕杆(12)(11)上下往复运动使穿过其中间小孔的两条经线(9)作上下交替运动形成交叉开口,梭子(7)由固装在主轴(2)上的推梭器(5)推动穿过开口,梭子(7)穿过开口时带着安装其上的纬线纱包(8)完成编织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包括皮带轮(1)、主轴(2)、底盆(3)、凸轮(4)、推梭器(5)、上门圈(6)、梭子(7)、纬线纱包(8)、经线(9)、下门圈(10)、外棕杆(11)、内棕杆(12)、中圈(13)、上滑块(14)、滑块滚轮(15)、下滑块(16)、滑块导柱(17)、机架(18),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4)外圆周有上下曲线凸台,其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各有滑块滚轮(15)与其滚动配合,滑块滚轮(15)分别安装在上滑块(14)与下滑块(16)的滚轮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其主要特征是在原有棕杆式小六棱圆织机结构基础上,将凸轮(4)外圆周制有上下曲线凸台,其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各有滑块滚轮(15)与其滚动配合,滑块滚轮(l5)分别安装在上滑块(14)与下滑块(16)的滚轮轴上。使凸轮工作时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整个机构不用润滑油润滑,减轻动力损耗、减少机件磨损和解决油污问题。文档编号B27J1/02GK2880430SQ20062014848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志淡 申请人:雁峰塑料机械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棕杆式无油小六梭圆织机,包括皮带轮(1)、主轴(2)、底盆(3)、凸轮(4)、推梭器(5)、上门圈(6)、梭子(7)、纬线纱包(8)、经线(9)、下门圈(10)、外棕杆(11)、内棕杆(12)、中圈(13)、上滑块(14)、滑块滚轮(15)、下滑块(16)、滑块导柱(17)、机架(18),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4)外圆周有上下曲线凸台,其上下曲线凸台的上下平面各有滑块滚轮(15)与其滚动配合,滑块滚轮(15)分别安装在上滑块(14)与下滑块(16)的滚轮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淡
申请(专利权)人:雁峰塑料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