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776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31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窗口,该窗口包括键按钮部分;透光图案,该透光图案被形成在窗口的后表面处;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被布置成覆盖窗口的后表面;以及金属图案,该金属图案被形成在触摸传感器的一个表面处,金属图案重叠键按钮部分以便通过透光图案被暴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其中键按钮部分在窗口中形成。
技术介绍
另外,因为移动终端被认为是属于表达个性的个人物品,所以要求各种设计。移动终端的设计包括改进移动终端的外部的结构更改和改进。作为结构更改和改进之一,最近,已经对改进前键按钮部分的图画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为“浮雕部分(pictopart)”)的图像进行研究,以便于实现提供高端感觉的终端。因此,可以考虑能够实现提供精细的感觉的浮雕部分同时节省生产成本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被形成以提供金属感觉以使其图像升级的前浮雕部分,并且具有用于实现该前浮雕部分的新颖结构。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并且广泛描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窗口,该窗口包括具有被形成在其后表面上的透光图案的键按钮部分;和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被布置成覆盖窗口的后表面并且具有在其一个表面形成的金属图案,其中金属图案重叠键按钮部分以便通过透光图案被向外暴露。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示例,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使用由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电荷的数量中的改变来检测被施加到输入区域的触摸输入。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金属图案可以被形成在相同的平面上,在该平面上形成电气地连接触摸传感器和检测单元的导电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电极膜,该第一电极膜被配置成感测在第一方向上施加的触摸输入;和第二电极膜,该第二电极膜被形成以覆盖第一电极膜的后表面并且被配置成感测在第二方向上施加的触摸输入,其中导电图案和金属图案可以被形成在第一电极膜的后表面上。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光源,该光源被布置在触摸传感器的后表面的方向中;和导光膜,该导光膜被布置在光源和触摸传感器之间以朝着透光图案导向从光源照射的光。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金属图案可以包括透光部分,该透光部分允许来自光源的光经过。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特定形状的孔,该特定形状的孔被并排地布置以形成图案。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特定形状可以是规则的六边形。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透光部分的孔径比可以处于从25%到40%的范围内。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多个突起图案可以被形成以从导光膜的表面突出使得它们垂直于导光膜的表面。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扩散片可以被布置在窗口和导光膜之间以便于散射反射从光源照射的光。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扩散片可以由合成树脂和被附接到合成树脂的珠状颗粒组成以散射光。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合成树脂片可以由聚乙烯、聚碳酸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当中的任何一个制成。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扩散片可以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该第一层和第二层被布置成被层压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突起可以被形成在第一层的表面上以折射光。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凹槽被形成在第二层的表面上以折射光。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突起和凹槽可以被形成为相互啮合。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金属图案可以被表面加工以允许在外侧感觉到各种图像。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可以通过将不同的金属沉积在金属图案的表面上来执行表面加工。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另一示例,可以通过蚀刻金属图案的表面以提供三维效果来执行表面加工。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覆盖透光图案的金属图案层被形成在触摸传感器上并且被向外暴露。因此,在没有必须附加地执行用于将金属沉积在窗口的后表面上的工艺或者向其附接装饰品的情况下,通过与现有技术的制造工艺相同的制造工艺能够实现仿佛金属被沉积在窗口的后表面上的感觉,从而能够提供以下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够实现提供高端感觉的浮雕部分,同时节省生产成本。另外,因为金属图案层被蚀刻以允许通过其透射光,所以甚至在黑暗中也能够提供浮雕部分的金属图像,并且因为各种类型的膜和片被层压以散射反射光,所以防止浮雕部分的图像具有阴影并且减少光的传播,从而能够提供实现提供精细的感觉的浮雕部分的移动终端。从下文中给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适用性的更宽范围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理解的是,仅通过说明在指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同时给出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因为根据详细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以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2A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移动终端的前透视图。图2B是在图2A中图示的移动终端的后透视图。图3是在图1中图示的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示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触摸传感器的示例的横截面图。图5是在图3中的金属图案的放大的概念图。图6是采用扩散片的移动终端的概念图。图7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从光源沿着其移动的路径的概念图。图8是图示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扩散片的另一示例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会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元件,尽管实施例是不同的,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的描述将会被用于不同的实施例的描述。如在此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在下面的描述中,仅给出诸如被用于指的是元件的“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的使用以有助于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身不具有任何显著的意义。在本公开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用于数字广播的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等等。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为移动用途特别地配置的任何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配置也可以适用于诸如数字TV、桌上型计算机等等的固定型终端。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单元180、以及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如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实现所有被图示的组件不是必要条件。替代地,可以实现较多或者较少的组件。在下文中,将会详细地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允许在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移动终端所位于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以及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关联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和传输广播信号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窗口,所述窗口包括键按钮部分;透光图案,所述透光图案被形成在所述窗口的后表面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被布置成覆盖所述窗口的后表面;以及金属图案,所述金属图案被形成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一个表面处,所述金属图案重叠所述键按钮部分以便通过所述透光图案被暴露。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26 KR 10-2012-0044025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窗口,所述窗口包括键按钮部分;透光图案,所述透光图案被形成在所述窗口的后表面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被布置成覆盖所述窗口的后表面;金属图案,所述金属图案被形成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一个表面处,所述金属图案重叠所述键按钮部分以便通过所述透光图案被暴露,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器的后表面下方;和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被布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触摸传感器之间以朝着所述透光图案导向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被布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窗口之间,所述反射片包括:下反射片,所述下反射片被布置在所述光源上方以防止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偏离确定的路径并且被扩散;以及上反射片,所述上反射片被附接到所述导光膜的上表面以防止经过所述导光膜的光从所述确定的路径偏离并且被扩散,其中,所述扩散片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具有在其表面上形成的突起以折射光;以及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下方,所述第二层具有在其表面上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其中,所述金属图案与导电图案在相同的平面上形成,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膜,所述第一电极膜被配置成检测当在第一方向上施加时的所述触摸输入;和第二电极膜,所述第二电极膜被配置成覆盖所述第一电极膜的后表面并且检测当在第二方向上施加时的所述触摸输入,其中,所述导电图案和所述金属图案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膜的后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奕李宗奂李相娥金成圭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