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德川专利>正文

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58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包括梭子、上门圈、下门圈、周向分布于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若干滚柱,还包括直接周向安装在上门圈上的若干上滚轮组件和直接周向安装在下门圈上的若干下滚轮组件,所述梭子的梭体上侧位于上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梭体下侧位于下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有梭轮滚动轨道经丝易被滚轮刮伤、刮断和缠绕的缺陷,且梭子刚性好,重量轻。与现有无梭轮滚动轨道相比,因将上滚轮组件及下滚轮组件直接安装在上门圈及下门圈上,故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滚轮调整更换方便的优点,且上滚轮及下滚轮的轴心线均通过梭子的回转中心点,使滚轮与梭子配合为纯滚动,提高了滚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尤其涉及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圆织机滚动轨道有两种结构, 一种是有梭轮滚动轨道, 一种是无梭 轮滚动轨道。作为前一种有梭轮滚动轨道,其存在经丝易被梭轮刮伤、刮断,且梭子结 构复杂、刚性差、重量重等缺陷。作为后一种无梭轮滚动轨道,首先,因为组成侧向轨道的滚轮,不是直接 安装在门圈上,而是先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再将该支架安装在门圈上。这种连接方式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滚轮调整更换不方便;其次,目前的滚轮轴 心线都是水平向的,滚轮与梭子配合不是纯滚动,造成滚轮的过度磨损和发热, 影响了滚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第三,梭子通过梭底板与滚柱接触,故有梭子 运行不稳、梭底板磨损后更换不便的缺陷;第四,目前的结构中大多不是采用 滚轮,而是采用轴承,致使影响轴承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 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 滚动轨道,能够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并方便滚轮的更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包括 梭子、上门圈、下门圈、周向分布于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若干滚柱,还包括 直接周向安装在上门圈上的若干上滚轮组件和直接周向安装在下门圈上的若干 下滚轮组件,所述梭子的梭体上侧位于上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梭体下侧位于 下滚轮组件与滚柱之伺。作为优选,所述上滚轮组件包括有上滚轮,下滚轮组件包括有下滚轮;所 述上滚轮组件倾斜安装,其轴心线通过梭子的回转中心点,所述下滚轮组件倾 斜安装,其轴心线通过梭子的回转中心点,从而保证滚轮与梭子为纯滚动配合, 避免滚轮的过度磨损和发热,提高滚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上滚轮组件和下滚轮组件的数量均等于滚柱的数量,每个 滚柱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滚轮组件和下滚轮组件,且上滚轮的轴心线与滚 柱的轴心线相交,下滚轮的轴心线与滚柱的轴心线相交。使梭子、滚轮、滚柱 三者的运转状况最优。作为优选,所述上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上门圈上的心轴、套在心轴上的 偏心套、安装在偏心套外部的轴承、固定偏心套的螺母,所述上滚轮设置在轴 承的外部,上滚轮与梭子接触;所述下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下门圈上的心轴、 套在心轴上的偏心套、安装在偏心套外部的轴承、固定偏心套的螺母,所述下 滚轮设置在轴承的外部,下滚轮与梭子接触。如滚轮磨损,可调节偏心套位置 来调节梭子和滚轮的间隙,保证其正常运转。作为优选,所述梭子的底部设有槽,所述槽内镶嵌有减震条。梭子通过减 震条与滚柱接触,使梭子运行平稳、噪音减少,且减震条磨损后更换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槽为U形槽或者一字形槽或者S形槽。U形槽定位效果好, 一字形槽结构简单,S形槽多点定位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形或者T形或者矩形,减震条的横截面 为与之相对应的燕尾形或者T形或者矩形。矩形形状结构简单,T形形状减震条 易定位,燕尾形形状减震条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梭子的梭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凸缘,两凸缘分别介与上滚轮 和滚柱之间及下滚轮和滚柱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凸缘处的槽内镶有导丝条。导丝条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且 磨损后更换方便,节省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有梭轮滚动轨道经丝易被滚轮刮伤、刮 断和缠绕的缺陷,且梭子刚性好,重量轻。与现有无梭轮滚动轨道相比,因将 上滚轮组件及下滚轮组件直接安装在上门圈及下门圈上,故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滚轮调整更换方便的优点,且上滚轮及下滚轮的轴心线均通过梭子的回转 中心点,使滚轮与梭子配合为纯滚动,避免了滚轮的过度磨损和发热,提高了 滚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总之,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织机的编织效率和使用寿命, 且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右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中梭体底部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中梭体底部的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 2,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包括梭子9、上门圈1、下 门圈3、周向分布于上门圈l和下门圈3之间的若干滚柱2,还包括直接周向安 装在上门圈1上的若干上滚轮组件和直接周向安装在下门圈3上的若干下滚轮 组件,所述梭子9的梭体10上侧位于上滚轮组件与滚柱2之间,梭体10下侧 位于下滚轮组件与滚柱2之间。若干滚柱2构成一组,沿上门圈1、下门圈3周 向均布,组成梭子9的径向滚柱轨道。上滚轮组件沿上门.圈.l周向均布,组成 梭子9的上侧向滚动轨道,下滚轮组件沿下门圈3周向均布,组成梭子9的下 侧向滚动轨道。上滚轮组件、下滚轮组件均处于滚柱2的内侧。所述上滚轮组件包括有上滚轮14,下滚轮组件包括有下滚轮4,所述上滚 轮组件倾斜安装,使上滚轮组件中的上滚轮14的轴心线通过梭子9的回转中心点;所述下滚轮组件倾斜安装,使下滚轮组件中的下滚轮4的轴心线通过梭子9 的回转中心点。所述上滚轮组件和下滚轮组件的数量均等于滚柱2的数量,每 个滚柱2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滚轮组件和下滚轮组件,且上滚轮14的轴心 线与滚柱2的轴心线相交,下滚轮4的轴心线与滚柱2的轴心线相交。所述上 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上门圈1上的心轴6、套在心轴6上的偏心套8、安装在 偏心套8外部的轴承5、固定偏心套8的螺母7,所述上滚轮14设置在轴承5 的外部,上滚轮14与梭子9接触;所述下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下门圈3上的 心轴6、套在心轴6上的偏心套8、安装在偏心套8外部的轴承5、固定偏心套 8的螺母7,所述下滚轮4设置在轴承5的外部,下滚轮4与梭子9接触。滚柱 2、上滚轮14、下滚轮4的数量相同,为梭子9的正整数倍,在小六梭塑料圆织 机上一般滚柱2、上滚轮14、下滚轮4的数量为36个或72个。参阅图3、 4,所述梭子9的底部设有槽15,所述槽15内镶嵌有减震条11。 所述槽15为U形槽15或者一字形槽15或者S形槽15。所述槽15的横截面为 燕尾形或者T形或者矩形,减震条11的横截面为与之相对应的燕尾形或者T形 或者矩形。所述梭子9的梭体10的两侧各设有一凸缘12,两凸缘12分别介与 上滚轮14和滚柱2之间及下滚轮4和滚柱2之间。所述凸缘12处的凹槽15内 镶有导丝条13。导丝条13磨损后可方便更换。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 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包括梭子、上门圈、下门圈、周向分布于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若干滚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接周向安装在上门圈上的若干上滚轮组件和直接周向安装在下门圈上的若干下滚轮组件,所述梭子的梭体上侧位于上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梭体下侧位于下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 轮组件包括有上滚轮,下滚轮组件包括有下滚轮;所述上滚轮组件倾斜安装, 其轴心线通过梭子回转中心点;所述下滚轮组件倾斜安装,其轴心线通过梭 子回转中心点。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 组件和下滚轮组件的数量均等于滚柱的数量,每个滚柱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 有上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圆织机的无梭轮滚动轨道,包括梭子、上门圈、下门圈、周向分布于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若干滚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接周向安装在上门圈上的若干上滚轮组件和直接周向安装在下门圈上的若干下滚轮组件,所述梭子的梭体上侧位于上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梭体下侧位于下滚轮组件与滚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劲松周德川
申请(专利权)人:周德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