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中的通信录本质上可以构成一种广阔的基于真实身份的社交网络。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基于通信录来构造更为自然的真实社会性网络服务(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网络成为一个热点,大量的应用也随之出现,例如国外的KIK、WhatsAPP、国内的米聊、微信等等。上述应用的特点是,将通信录的关系映射到应用提供的名字空间里,然后即可在终端自己的名字空间里直接建立点到点的通信(内容分享),包括简单文本通信(类似短信)、图片分享、录音分享、甚至直接进行点到点的语音聊天、视频通信等。基于通信录构建点对点互动和交流最关键的内容是如何将电话号码的关联关系转换到应用的关系空间,现有的实现方式如下:a)将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过短信等以注册的形式发给服务器,从而服务器上将保留该用户的电话号码;同时,将该用户的电话号码与应用的名字空间中该用户的ID建立映射关系。b)将用户的通信录发送到服务器上,服务器将搜索通信录中的电话号码,并在其建立的ID与电话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三标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一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的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反馈的一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四标识,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三标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一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的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网络是电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是用户网络,所述用户网络是终端基于应用所形成的网络;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反馈的一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四标识,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供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通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供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所述响应消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为具有预定特征的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在识别出具有所述预定特征的所述请求消息后,能够直接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反馈所述响应消息,而不向用户输出所述请求消息或所述请求消息的相关提示。5.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三标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一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的第四标识,所述第一网络是电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是用户网络,所述用户网络是终端基于应用所形成的网络;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反馈的一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获得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所述第四标识;第一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标识,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供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通信。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供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所述响应消息。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具有预定特征的所述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在识别出具有所述预定特征的所述请求消息后,能够直接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反馈所述响应消息,而不向用户输出所述请求消息或所述请求消息的相关提示。9.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二终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