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6705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24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该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主要由水蛭素、白蛋白、脱水剂、交联剂组成。制备方法为改造的去溶剂化-交联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在体内具备缓释功能,可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粒径在160nm左右,能延长水蛭素在体内的半衰期,提高疗效,提高了水蛭素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包封率及载药量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蛭素是水蛭中主要的有效抗凝血成分。水蛭为环节动物水蛭科水蛭(HirudoaipponicaWhitman)和蚂蝗(Whitmaniapigrauhitman)或柳叶蚂蝗(WhitmaniaacranulaataWhitman)等的全体。水蛭素为一种氨基酸多肽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抗凝活性。其N端含有3个二硫键,是核心区域,具疏水性,是凝血酶的活性位点。尾部C端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为阻止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识别位点,产生抗凝作用。中部是水蛭素与凝血酶结合的催化位点。63位酪氨酸的硫酸化提高了水蛭素与凝血酶的结合能力,增强了其抗凝作用的特异性。通过系统查阅了有关水蛭素剂型研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报道,发现水蛭素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存在着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水蛭注射液半衰期短,水蛭素从血浆消除较快,其消除半衰期在多数动物种属不到1h。若能研制出水蛭素缓释制剂,延长水蛭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从而达到更高的治疗效果,这无疑是水蛭素制剂的一大突破性进展。临床研究表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水蛭素、白蛋白载体、脱水剂、交联剂和注射用水组成的,以100ml纳米脂质载体制剂计,其组成如下:FSA000007020529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如下:所述脱水剂为无水乙醇;所述交联剂为2.5%戊二醛;所述附加剂为渗透压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抗氧剂或防腐剂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自丙二醇、丙三醇、甘露醇;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选自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所述抗氧剂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E;所述防腐剂选自苯扎溴铵、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素白蛋白纳米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白蛋白、水蛭素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注射用水,超声溶解;(2)于25℃的水浴中在800r/min转速下搅拌,以1.0ml/min向锥形瓶中滴加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凡波隋忠国徐文刘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