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62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主要是于机台设有一对平行组置之刀轴,每一刀轴乃等间设有多数沟槽,二刀轴的沟槽恰呈错离互补关系,在每一刀轴入料侧分别设有一基座,基座轴设有组数与刀轴沟槽相符之压料鞋,压料鞋具有顺应刀轴沟槽之弧曲面,并使其前端得以延伸超过刀轴的中心,在压料鞋两侧组设有导屑板,该等导屑板则具有顺应刀轴外径之弧曲度,俾使其刨削之木屑得以顺利排出而由集尘设备吸排集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使其薄木片的刨削品质得以获得稳定之维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木质地板或墙壁之踢脚板,通常系采薄木片制咸,而此类薄木片在产制上,多采整块木料加以分割裁切成薄木片型态,再予进行后续之抛光及制作。惟,因此类薄木片在进行分割裁切时,多采平行设制之多组锯片一次完成木料之裁切,在此一情形下,位于最外侧之二薄木片与中间之薄木片将会存在有厚度上的误差,是以必须再进行适当之刨削磨平作业,以确保其规格的统一,而为解此类薄木片的刨削作业需求,业者乃研制出专用之薄片刨木机。已有的薄片刨木机在结构设计上,主要是设有一刀轴,于刀轴上组设有刀具,而在刀轴的进料端设有一压料座,藉以利用输送带将薄木片往刀轴方向输送进行表面刨削作业时,特得以该等压料座对薄木片形成适当之压抵,令薄木片得以稳定地通过刀轴,以顺利完成其刨削作业,而其刨削所产生的木屑则顺着压料座的弧度往外排,并利用集尘设备加以集排集中,依此构成之薄片刨木机,特能适用于薄木板表面赘料的刨平,使其符合预定的规格。惟,以此类薄片刨木机在结构设计,虽利用其压料座得以对薄木片形成适当压抵,但为了避免压料座影响刀具的刨削动作,使其压料座的压抵点并无法深入刀具与薄木片的接触点,甚至未达刀轴的1/3,在此一情形下,当刀具在接触薄木片刨削的瞬间,其作用应力往往会对薄木片形成刨拉作用,造成薄木片产生跳晃现象,致使其刨刮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容易造成刀具的受损,且其刨削品质亦容易产生瑕疵不良品,实不利用产业利用上之实用价值,实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刨削作用稳定性好,刨削品质好的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主要是设有一机台,于机台上部横设有刀轴,而在刀轴下方穿置有一组输送带,而在刀轴相对于入料侧设有一组基座,于基座制设有压料鞋,又于刀轴上方空间覆设有集尘盖,俾得配合集尘管及集尘设备而将刨削之木屑吸排集中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部横设之刀轴,系为一对成平行置设之刀轴,该二刀轴的外周缘乃等间隔凹设有预定数目的沟槽,并使其沟槽间之凸环部乃预设有数刀槽以组设刀具,且二刀轴的沟槽与凸环部乃呈错离互补型态;另在每一刀轴入料侧分别设有一基座,该等基座乃制设有对应其刀轴沟槽之缺槽,并分别以一轴孔贯通各缺槽,于其每一缺槽内各嵌设有一压料鞋,并以轴栓加以轴设枢结,据以赋予该等压料鞋具有适当之枢摆活动效能,于各压料鞋后端与基座底板分别夹掣有弹簧;该等压料鞋,其前侧乃具有顺应刀轴沟槽之弧曲面,并使其前端得以延伸深入刀具与薄木片的刨削接触点,而在其压料鞋略后部各设有轴孔,藉以利用轴栓穿设枢结于基座;又,在其每一压料鞋两侧分别组设有导屑板,该等导屑板的厚度仅及于刀轴之凸环部宽度的1/2,且该等导屑板具有顺应刀轴凸环部外径之弧曲度。该二刀轴之沟槽的宽度略小于凸环部。该基座顶部对应每一压料鞋后端部乃分别设有调整螺栓。该等压料鞋前端乃延伸超过刀轴的中心线。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经由结构之组成设计,使其压料构件得以深入刀具与薄木片的接触点进行触抵,俾可避免薄木片在刨削作业时无被刨拉晃动之虞,从而可维持其刨削作业之稳定进行,以维持其刨削品质。2、本技术经由结构之组成设计,使其压料结构得以因应其薄木板的厚度规格作适当调整,藉以取得最佳之压抵效果,以维持其刨削作业之稳定而顺畅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向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俯视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侧视结构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之局部侧视结构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于本技术之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图式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 请参阅图1之结构示意图、图2、图3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4、图5、图6之结构关系示意图,系为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技术于结构设计上,主要是设有一机台10,于机台10上部设有一对平行组置之刀轴20、20’,而在该对刀轴20、20’下方穿置有一组输送带11,藉以将薄木片1置于输送带11上送经刀轴20、20’,使其得利用刀轴20、20’上组设之刀具23、23’对薄木片1进行刨削作业,而在每一刀轴20、20’相对于入料侧分别设有一组基座30、30’,于该等基座30、30’制设有压料鞋40、40’,利用该等压料鞋40、40’得对薄木片1形成适当压抵作用,据以使刨削作业得以获得稳定之进行,又于刀轴20、20’上方空间覆设有集尘盖60、60’,俾得配合集尘管61、61’及集尘设备(未显示)而将刨削之木屑吸排集中处理;其中该二刀轴20、20’的外周缘乃等间隔凹设有预定数目的沟槽21、21’,并使其沟槽21、21’间之凸环部22、22’乃预设有数刀槽以组设刀具23、23’,且各凸环部22、22’的刀具23、23’恰排列呈螺旋状排列,且二刀轴20、20’的沟槽21、21’与凸环部22、22’乃呈错离互补型态,同时其沟槽21、21’的宽度略小于凸环部21、22’,藉以利用二刀轴20、20’对薄木片1行使前、后两阶段之刨削,特能达成对薄木片1表面之全面性刨削效果;另在每一刀轴20、20’入料侧分别设有一基座30、30’,该等基座30、30’乃制设有对应其刀轴20、20’沟槽21、21’之缺槽31、31’,并分别以一轴孔32、32’贯通各缺槽31、31’,于其每一缺槽31、31’内各嵌设有一压料鞋40、40’,并以轴栓33、33’加以轴设枢结,据以赋予该等压料鞋40、40’具有适当之枢摆活动效能,于各压料鞋40、40’后端与基座30、30’底板分别夹掣有弹簧34、34’等弹性元件,俾可利用弹簧34、34’对压料鞋40、40’后端部之推顶作用,特可维持压料鞋40、40’对薄木片1的压抵状态,并配合自基座30、30’顶部锁入之调整螺栓35、35’对压料鞋40、40’后端顶部之迫抵程度,特可因应不同厚度之薄木片1之刨削作业;该等压料鞋40、40’,其前侧乃具有顺应刀轴20、20’沟槽21、21’之弧曲面,并使其前端得以延伸超过刀轴20、20’的中心线,而在其压料鞋40、40’略后部各设有轴孔41、41’,藉以利用轴栓33、33’穿设枢结于基座30、30’,配合压料鞋40、40’后端下缘凸柱42、42’与基座30、30’底板间夹掣之弹簧34、34’的推顶作用,将可使压料鞋40、40’平稳地压持薄木片1;又,在其每一压料鞋40、40’两侧分别组设有导屑板50、50’,该等导屑板50、50’的厚度仅及于刀轴20、20’之凸环部22、22’宽度的1/2,且该等导屑板50、50’具有顺应刀轴20、20’凸环部22、22’外径之弧曲度,俾得以将刀具23、23’刨削的木屑顺势导出;据此,经由上揭结构在组成设计上,因该等刀轴20、20’的沟槽21、21’设计,使其刀具23、23’对薄木片1的刨削呈非连续型态,配合其压料鞋40、40’的设计,将使其压料鞋40、40’对薄木板1的压抵点得以延伸深入并超过刀具23、23’与薄木板1的接触点,如此一来,当刀具23、23’接触刨削薄木板1的瞬间作用力,将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刨木机之稳定刨削结构,主要是设有一机台,于机台上部横设有刀轴,而在刀轴下方穿置有一组输送带,而在刀轴相对于入料侧设有一组基座,于基座制设有压料鞋,又于刀轴上方空间覆设有集尘盖,俾得配合集尘管及集尘设备而将刨削之木屑吸排集中处理;其特征在于,    该机台上部横设之刀轴,系为一对成平行置设之刀轴,该二刀轴的外周缘乃等间隔凹设有预定数目的沟槽,并使其沟槽间之凸环部乃预设有数刀槽以组设刀具,且二刀轴的沟槽与凸环部乃呈错离互补型态;    另在每一刀轴入料侧分别设有一基座,该等基座乃制设有对应其刀轴沟槽之缺槽,并分别以一轴孔贯通各缺槽,于其每一缺槽内各嵌设有一压料鞋,并以轴栓加以轴设枢结,据以赋予该等压料鞋具有适当之枢摆活动效能,于各压料鞋后端与基座底板分别夹掣有弹簧;    该等压料鞋,其前侧乃具有顺应刀轴沟槽之弧曲面,并使其前端得以延伸深入刀具与薄木片的刨削接触点,而在其压料鞋略后部各设有轴孔,藉以利用轴栓穿设枢结于基座;    又,在其每一压料鞋两侧分别组设有导屑板,该等导屑板的厚度仅及于刀轴之凸环部宽度的1/2,且该等导屑板具有顺应刀轴凸环部外径之弧曲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民
申请(专利权)人:万代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