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20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为提供一种无须设置集尘机便可避免木屑纷飞的现象的木工刨床辅助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木工刨床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传统的手压刨木机包括工作台面、设于工作台面下的刀轮及包覆于刀轮并背侧倾斜延伸至排屑口的导引槽。其中刀轮横贯设有排屑槽,且该排屑槽呈与刀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亦即该排屑槽的侧边及槽底均为呈朝向排屑口方向的倾斜面,并另藉由集尘机的导引才能将木屑排出,故除非消费者另外购买一部集尘机,否则将会造成木屑纷飞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设置集尘机便可避免木屑纷飞的现象的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本技术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其中第一送风管为于透空槽底端横向设置的呈大U形的送风管。第二送风管为于透空槽侧设置的呈小U形的送风管。导风结构包括对接组合的前排风板及后排风板。由于本技术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组装时,将本技术设置于木刨机机座内部,并位于工作台面的下方;当驱动电机驱动刨刀进行刨木作业时,驱动电机同时带动叶扇转动,以产生空气流,并使空气流由风扇座两侧的出风口送出,分别经导风结构的第一、第二入风口进入送风管,并分别经第一、第二排风口排出,藉此使空气流形成较大的流速,以将木屑吹送排出至定点位置,无须设置集尘机便可避免木屑纷飞的现象无须设置集尘机便可避免木屑纷飞的现象,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组设本技术木刨机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排风板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前排风板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后排风板结构示意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后排风板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系设置于木刨机机座1内部,并位于工作台面2的下方。本技术包括驱动电机10及导风结构20。驱动电机10系原用于带动刨刀的电机,其前端中央部位设有转轴11,于转轴11前端固设有风扇座12,并于风扇座1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13。当驱动电机10运转带动刨刀进行刨木作业时,同时带动该风扇座12的叶扇121转动,亦即藉由驱动电机10带动叶扇121转动形成经风扇座12两侧出风口13送出的空气流。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导风结构20包括对接组合的前排风板21及后排风板22。于前、后排风板21、22上预定部位设有开放的以容纳驱动电机10的透空槽23,于透空槽23一侧设有第一入风口24,透空槽23的另一侧依序设有第二入风口27、第二排风口29及第一排风口26,于透空槽23的底端横向设有与第一入风口24及第一排风口26衔接的呈大U形第一送风管25,于透空槽23侧面设有与第二入风口27及第二排风口29衔接的呈小U形的第二送风管路28。如图7所示,当驱动电机10驱动刨刀进行刨木作业时,驱动电机10同时带动叶扇121转动,以产生空气流,并使空气流由风扇座12两侧的出风口13送出,分别经导风结构20的第一、第二入风口24、27进入第一、第二送风管25、28,并分别经第一、第二排风口26、29排出,藉此使空气流形成较大的流速,以将木屑吹送排出至定点位置,以利清除。本技术的功效如下驱动电机10前端设置有内设叶扇121的风扇座12,并于风扇座12两侧边分别设有出风口13;于驱动电机10前方加设有内部设置送风管25、28的导风结构20。当驱动电机10带动刨刀传动进行刨木作业时,即可带动风扇座12的叶扇121转动,进而使叶扇121产生的空气流由风扇座12的出风口13导出,经导风结构20的入风口24、27进入送风管25、28,并经排风口26、29排出,藉此使空气流形成较大的流速,以将刨木过程中产生的余屑吹送排出刨木机外,可有效避免木屑致使刨木机故障的机率,更可便于木屑的清除。且设置于导风结构20内部送风管包括第一、第二送风管25、28,可输送较大送风量,相对产生较大的排风量,可增加木屑的清理量,相对提高清理效率。于导风结构20透空槽23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第二入风口24、27,并使第一、第二排风口26、29并列靠接,可同时将空气流同步送出,增加了集风效果。风扇座1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13,从而可产生两股空气流,进而获得较大的排出空气流,以获得较大的排风量,使排屑效果更加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送风管为于透空槽底端横向设置的呈大U形的送风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送风管为于透空槽侧设置的呈小U形的送风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结构包括对接组合的前排风板及后排风板。专利摘要一种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为提供一种无须设置集尘机便可避免木屑纷飞的现象的木工刨床辅助装置,提出本技术,它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文档编号B27C1/10GK2427306SQ0023929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庄博彦 申请人:巨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压刨木机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电机及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前端设有固设风扇座的转轴,风扇座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导风结构设有容纳驱动电机的透空槽,于透空槽两侧设有与风扇座两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二入风口,并于第二入风口侧并列靠设经第二、一送风管与第二、一入内口衔接的第二、一排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博彦
申请(专利权)人:巨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