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木工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82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木材加工机械,它在原有的小型木工平刨床上装有压刨装置.当需压刨时,木料单面一次压刨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工效比一般小型木工平刨床提高四倍以上,若批量作业,则效果更加明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刨削质量良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电能,适用于流动作业的木材加工.(*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木工行业小型木工刨床的改进。木材加工流动作业的小型木工刨床,目前在刨削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料时,先刨削基准面,然后再划出其它两面的尺寸线,反复地在平刨上进行刨削,并需经常检查所刨木料是否符合规格要求。这样不仅效率低、工质差,而且消耗大量的时间,刨床空转多、消耗电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小型木工刨床。这种刨床是在木料有基准面的基础上,其它两面不需划线、不用反复刨削、不用经常检查,每面只需一次压刨达到规格要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刨床的后工作台(10)装有可调整加工厚度的压刨装置,在前工作台(1)装有使木料紧帖平板(8)的托料装置。本技术的压刨装置是由两对称立柱(7)、横梁(6)、丝杠(4)、手轮(5)、平板(8)组成。平板(8)两侧的凸起部分与两对称立柱(7)的凹型导轨相配合,转动手轮(5)平板(8)沿着两立柱(7)上下滑动。两对称立柱(7)上标有刻度(3),指示所刨木料的规格尺寸。本技术的托料装置是由支座(11)、弹簧(12)、支撑杆(13)、托料板(14)组成。本技术经试用证明,当木料压刨时,只需将压刨装置调整到所需尺寸,木料单面一次压刨达到标准要求,工效比一般小型木工刨床提高四倍以上,若批量作业,则效果更加明显。当不需压刨装置时,只需将两侧的固定螺栓松开,便可很容易地将整个装置卸掉。本技术刨削质量良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节约电能,适用于流动作业的木材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1、前工作台;2、刀轴;3、刻度;4、丝杠;5、手轮;6、横梁;7、立柱;8、平板;9、木料;10、后工作台;11、支座;12、弹簧;13、支撑杆;14、托料板。图3为平板(8)的凸起部分与两对称立柱(7)相配合的剖视图。 本技术的实施例压刨装置的两对称立柱(7)用螺栓固定在原木工刨床的后工作台两侧,固定处采用开口长型孔,这样便于装卸。横梁(6)用螺栓固定在两立柱(7)上端,横梁(6)中间并加工成丝母,丝杠(4)与横梁(6)中的丝母配合。丝杠(4)上端装有手轮(5),下端与平板(8)配合,转动手轮(5),可使平板(8)上下移动,两立柱(7)标有刻度(3),可指示出刨削木料的尺寸。平板(8)两侧对称地凸起部分与两立柱(7)的凹型导轨配合,平板(8)可沿导轨上下滑动。 托料装置的两对称支座(11)用螺栓固定在原木工刨床前工作台(1)的两侧,固定处采用长型开口孔,便于拆装和调整。两支撑杆(13)穿过各自支座上的孔,下头与托料板(14)相接,上头装有上弹簧座。两弹簧(12)套入各自的支撑杆(13)中,上端装入支撑杆(13)上的弹簧座中,下端座落在支座(11)上平面上。 当加工木材时,转动手轮(5)可使平板(8)达到所需高度,木材通过平板(8)与托料板(14)之间,经刀轴(2)刨削而加工成所需规格木料。支撑杆(13)靠弹簧(12)的张力,带动托料板(14)向上,使木料紧贴在平板(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木工刨床,主要由机身、前后工作台、刨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刨床的后工作台上装有由立柱、横梁、丝杠、手轮、平板组成的可调整加工木料厚度的压刨装置。前工作台装有由支座、弹簧、支撑杆、托料板组成的托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小型木工刨床,主要由机身、前后工作台、刨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刨床的后工作台上装有由立柱、横梁、丝杠、手轮、平板组成的可调整加工木料厚度的压刨装置。前工作台装有由支座、弹簧、支撑杆、托料板组成的托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延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威海市通用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